入职先贷款培训,学生苦求别放款——培训贷危墙下的海尔消费金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求求你们!阻止他们!本人大学生并不能承担那么高的费用!”

“求求了,不要放款,我还是个学生π_π。

“海尔消费金融你们能不能不要发放贷款下来,也不要给了第三方,我可是一个没有任何费用支出的一个学生啊。

这些请求都来自黑猫投诉,这些学生投诉的对象都是海尔消费金融和它的合作机构。

1、培训贷危墙

“重庆九龙坡区亿力健身"、“青岛天启慧智科技有限公司”、“龙呈教育”、“齐伦云设计”、“成都可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这些公司与海尔消费金融一起出现在黑猫投诉上,据投诉内容,贷款的学生有的是想实习、找工作、兼职,有的单纯想学技能,也有的只是被忽悠填了份资料,就背上了海尔消费金融的培训贷款。

“一边拿工资赚钱,一边还贷款”,这是培训机构引诱学生贷款时的常用话术,一些机构还画出了“安排接单、包分配工作”这样的大饼,学生涉世未深,且实习或兼职本就是为了赚钱,故而这种话术、大饼十分成功,吸引了很多学生贷款接受培训。

同时,一些培训机构似乎也知道学生贷款的敏感性,故而在让学生贷款时选择“不是学生”,一名ID为“用户7771613502”的用户因为这项操作而感到异常,故而诉求仅仅是希望海尔消费金融不要放款,但据该用户后续发帖,该诉求并未被满足,放款并未被取消。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消费金融曾多次踩雷培训贷,其中最被诟病的是与学霸君的合作。

2020年12月末,在线教育机构学霸君陷入跑路风波,多地出现员工欠薪、学员退费难、门店倒闭等问题。而海尔消费金融作为学霸君的合作金融机构,向学霸君的学员们发放了大量培训贷款,学霸君的学员无法继续享受学霸君的服务,但却仍要继续偿还贷款。

为何海尔消费金融频频踩雷却依然对培训贷如此情有独钟?一份裁判文书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2021年11月,长沙市岳麓区鑫美英语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下称“鑫美公司”)停止运营,多个学员将其告上法庭,要求退费并承担贷款逾期的罚息,鑫美公司与学员之间的退费纠纷没有悬念,法院支持;但对于学员要求鑫美公司承担“海尔消费金融”滞纳金、违约金及罚息及后续利息的主张,法院却表示:原告(即学员)与海尔公司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与本案教育培训合同关系并非同一法律关系,原告逾期还款所应向案外人承担的违约责任要求被告鑫美公司承担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对原告的该项诉请,本院不予支持。

贷款的本金都是直接打给培训机构,承担债务的是学生,这就构成了一个套利空间。如果培训机构正规,学生的风险还算可控,如果培训机构最开始就想通过贷款牟利,这些学生的处境就变得极为危险。

根据投诉内容可以看出,海尔消费金融诸多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合作方,本身就有割韭菜的意味,比如“入职先贷款培训”像极了早年在某8同城上要求“交押金再入职”的骗子公司,而所谓的兼职接单赚钱,是否真的能赚回学费也是个未知数,起码从投诉来看,很多学员没有赚回学费。

涉世未深的学生与可能想要割韭菜的培训机构形成了一个漩涡,处于漩涡中心的海尔消费金融能否独善其身?

2、业绩加速器还是定时炸弹?

2021年,海尔消金总资产155.52亿,实现营业收入20.64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1.75亿元,同比上升75.66%;实现净利润1.91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1.23亿元,同比上升55.28%。根据上半年业绩计算,2021年下半年,海尔消金营收为13.32亿元,环比增长82%,净利润为1.14亿元,环比增长48%。

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培训贷自然是功不可没,但这种模式的潜在风险和持续性几何?(下文将培训机构、长租公寓等服务提供方,统称为企业)

从表面看,可控。

鑫美公司的判例与此前培训贷、长租公寓暴雷事件中的律师意见相同,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企业与金融机构,是三个独立的法律关系,亦即企业暴雷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消费者可以去找企业维权,但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还款义务会消失。

而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往往会为消费者的还款行为签订兜底代偿协议,即消费者如果逾期,由企业为消费者垫付,比如在蛋壳公寓暴雷的案例中,如租户的租约提早终止,或租户欠缴每月分期付款,蛋壳公寓须将余下租约期的预付款项退还有关的金融机构。

这种设置的好处是,如果消费者逾期甚至甘做“老赖”,金融机构可以向企业追溯余款,这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但问题在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往往不是来自消费者。

若消费者不按时还款,而企业可以通过停止服务或其他手段反制消费者,实际的风险可控,而且消费者逾期属于散发型风险——“兵熊熊一个”,而企业自身暴雷则是集中性风险——“将熊熊一窝”。

且多数企业暴雷的原因总结起来就三个字:没钱了,暴雷就意味其失去了兜底代偿的能力,过去与金融机构签署的协议等于一张废纸,最终金融机构的还款方依然只有一个——消费者。

虽然已经无法继续享受企业服务的消费者还款意愿大幅下降,但从还款能力的角度讲,几千至几万元的贷款对于一个人或者家庭来说,都是可以承受的金额。这或许是培训贷、租金贷频繁爆雷,但依然被海尔消费金融等机构广泛经营的原因之一。

再向深层次讨论,企业暴雷引发的逾期风险,更加复杂往往会伴生社会矛盾。

企业暴雷首先失去的是服务消费者的能力,比如蛋壳公寓事件中房主没有收到房租,把租客赶出家门,而租客依然需要还贷,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尴尬。

鑫美公司的判例也有同样的问题。虽然法院判决鑫美公司向学员退费,退费后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偿还海尔消费金融的贷款,但鑫美公司是否有资金退还呢?

在过往的企业暴雷案例中,金融机构常常无视这一矛盾,而继续让消费者还贷,但也有特例,还是蛋壳。

蛋壳公寓爆雷,涉及人数十几万,加上一个年轻租户的“绝望一跃”,微众银行兜底了,承担了“社会责任”,类似的案例还有晋商消费金融的长租公寓暴雷事件。蛋壳公寓最本质的问题,其实是步子太大扯到了蛋,其本质还不能说是纯恶意,与海尔消费金融更相似的特例是早年的北银消费金融。

北银消费金融初期通过第三方公司获取资产,但大量的借款人因“代还”、“返利”等虚假承诺而被第三方公司骗到北银消费金融贷款,该事件涉及用户数量也十分巨大,且多次于线下爆发矛盾,最终北银消费金融也承担了“社会责任”。

笔者认为,当前海尔消费金融培训贷资产还能平稳运行的一个原因是合作机构资产“小额、分散”,起码学生投诉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不算知名,这意味即使企业暴雷,涉及人数不会如蛋壳、北银事件中那么巨大,但若有大型企业暴雷,则海尔消费金融也可能成为“特例”,“危墙”便可能倒塌。

当前的培训贷模式,对海尔消费金融而言可能是业绩加速器,也可能是定时炸弹。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消费金融培训贷有一个稍显敏感的因素是——贷款者很多是学生,虽然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海尔消费金融向学生放款并无不可,但作为无收入的特殊群体,学生往往会获得舆论的支持与同情,这对于海尔消费金融是一个不利因素。

海尔消费金融对此也明显是心知肚明,其曾对媒体表示:我司在贷款办理过程中,明确告知用户我司贷款不向全日制在校大中专学生群体发放,要求 23 周岁(含)以下成年用户签订《非学生承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