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格力多元化的一些看法---证券市场红周刊采访全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4回复:36喜欢:39

最近证券市场红周刊就格力的多元化,跟我做了个采访,但由于篇幅限制,很多观点没登出来,下面是采访的问题和我的回答全录,供感兴趣的兄弟做个参考。全篇有点长,但里头有很多大伙儿可能都没注意到的东西,拜托有点耐心。如果不耐烦的,可以先看看下头我的回答。

先是红周刊那边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十一个问题。

1、董明珠提出格力要大力进行多元化。其实,格力自身小家电业务等,都是进行中的多元化。您怎么看这些年格力的多元化表现?从多元化产品或跨领域布局看,哪些是值得注意的,哪些是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

2、从营收和净利表现看,格力的多元化产品在其中的贡献是怎样的,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3、董明珠再提多元化,究竟是在传递什么信号?是有更多投入的表态,还是格力在多元化方面做足了准备?您觉得格力多元化的准备工作怎么样,有怎样的基础和短板?

4、格力看得见的多元化产品包括:手机、冰箱、洗衣机、环境电器、厨房电器和智能装备等新兴业务,目前来看这些产品的销量都不高,原因是什么?

5、您怎么看格力在冰箱、洗衣机方面的拓展?董明珠想走“高质量”的路线,而不是走“性价比”这条路。“高质量”往往体现在用料比较足上,现在的“高质量”还体现在科技方面,如果是前者,格力的工业制造体系是可以满足的,但在科技方面,格力能比其他如西门子、海尔更有优势吗?从性价比来看,本质是低价策略在短期内占据市场份额,格力真的直接把这条路舍弃了吗?当前晶弘冰箱的价位策略有没有性价比的策略在里面?

6、您怎么看格力在小家电领域和苏泊尔、九阳等的竞争?格力有抓住消费者痛点的优势吗?

7、您怎么看格力在智能制造、机器人方面的拓展?格力能够占有的市场空间有多少?

8、您怎么看格力在光伏空调领域的拓展?虽然光伏是国家战略,有很积极的意义,但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是否能在这个领域内赚钱?

9、日前,董明珠表示道2023年,营业收入要达到6000亿元,拆解后,空调占3000亿元,冰箱、洗衣机、环境电器、厨房电器和智能装备等新兴业务,占3000亿元。您认为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10、董明珠今年64岁了,大家担心董明珠会犯“老年执掌者”的错误,也担心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风险点,您怎么看?

11、最后,我们想了解,如果格力多元化走得顺利,以未来5年来测算,对其每股收益的影响大概是怎样的?如果走得不顺利,影响又是怎样的?

下面是我的回答。

第一第二个问题可以合起来回答。数据均来自格力的公开报告。2017年,格力空调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的83.22%,年报里头特别单列出来的两项业务,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分别占总营收1.55%和1.43%。对比一下美的就看得很清楚。2017年,美的的小家电业务占总营收的44.18%,空调业务占比是42.67%,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占比是12.1%。简单一句话,空调业务仍然是格力最重要的支柱,多元化任重道远。

第三个问题,我觉得,从国外同类企业的经验看,多元化是家电企业的必经之路。因为单一产品做到寡头垄断以后,市场占有率想有较大提升会是很困难的事情。 空调方面,格力美的,海尔三家市场占有率70%左右,格力占了其中的一半份额,寡头垄断已经形成。未来格力的业绩还要进步的话,多元化是不得不搞的。董明珠的讲话,无非就是顺应这个趋势,强调企业继续发展的决心。至于说多元化作了多少准备,我觉得很难说。毕竟从格力试图收购银隆,收购长园的两次行动可以看到,收购提案被否掉以后没多长时间,银隆,长园就都爆出很大的问题。这是巧合还是调查准备不充分呢?说不清楚。

第四个问题,格力的产品线其实很长的,甚至还有智能门锁这样的产品。销量一般,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在人们心目中,格力就是做空调的,跨界做冰箱手机什么的,在价格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觉得无法和长期专门做这些产品的厂家相提并论。第二个原因就是进入这些领域晚了,相应的市场寡头都已经出现,没有长时间的宣传推广,没有与众不同的切入点的话, 很难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

第五个问题,我不觉得冰箱洗衣机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另外也不认为格力的冰箱洗衣机更有科技含量。因为从研发投入看,格力2017年是57亿人民币,海尔是46亿,均低于美的的85亿,和国际大企业如索尼比,就是个零头,索尼2017年在研发上一共投了差不多280亿人民币,你说的西门子更高,是400亿。研发投入和科技含量基本是可以划等号的。由于空调是季节性相当强的商品,在淡季的时候,如果没有其他商品作补充,那对于格力强大的销售渠道来说是个浪费,所以我认为格力推出冰箱洗衣机业务,主要的原因是出于这个考虑。

第六个问题,小家电领域,抛开美的不谈,如果是单纯同苏泊尔,九阳较量,格力我认为有相当的优势。无论在生产端,还是在销售端,格力作为大型企业的优势都很明显。问题在于,格力小家电方面的产能跟得上吗?要知道,小家电领域,格力一直都是很摇摆的,一方面是觉得利润不错,不愿意放弃,另一方面又担心质量管控跟不上,怕影响了格力作为专业空调品牌的声誉。2013年曾经发生的北美除湿机召回事件,就令格力下决心在小家电领域启用大松这个牌子做品牌隔离。

第七个问题,机器人领域,国有品牌大约只有三成多一点的市场占有率,接近七成左右的市场由外资品牌占据,而这接近七成的市场里头,以ABB为首的机器人四大家族占了80%以上的份额。换言之,这个领域,机器人四大家族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实际性的寡头垄断。格力要在这方面抢食,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格力虽然起步晚,在这个400多亿的市场上还是切了点蛋糕,年销售大约有十个亿。考虑到中国是未来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增长空间很广阔,千亿我认为都只是起步而已,这是一个万亿的大市场。格力哪怕只占个百分之六或七的市场份额,都可以有不错的收益。

第八个问题,光伏空调,作为一个概念是很好的,如果讲远景,也是很有前途的。但就现阶段来说,因为储能技术没有大的突破,铅酸电池寿命短占用空间大,锂电则比较贵,光伏空调很难进入千家万户,主要还是用于商业项目。现在看盈利应该有,但市场容量有限,很难成为格力的新增长点。

第九个问题,我觉得董明珠的目标很难实现。如果能提高外销量,提高自有品牌而非贴牌的比例,空调营收翻一倍以上,达到三千亿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很多热带地区,比如越南,印度这些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对空调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的。但格力的其他电器产品,面临着其他寡头的竞争压力,很难做到三千亿的规模。格力要在多元化方面取得突破,恐怕不是跨界生产其他家电产品能解决的。 芯片方面要是能有所突破的话,应该会有点机会。但芯片领域不是靠砸钱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有人才或者说天才的引领。这一点需要看运气吧?

第十个问题,现代人寿命变得越来越长,六十多岁和过去的五十来岁差不多。而且格力这么多年形成了强大的护城河,说得不好听一点,即便换个能力不行的人上来坐董明珠的位置,只要不瞎折腾,是很难出大问题的。所以我不认为董会成为格力的风险点。

最后一个问题,多元化如果顺利,格力实现六千亿的营收,即便综合净利率从15%降到海尔现在的水平5.6%左右,每股业绩也能有个五块多钱。如果是美的的水平,10%附近,每股收益会有差不多10块钱。不顺利的情况下,如果是空调业务无法实现3000亿营收的目标,而且其他业务起色不大,仅能维持现有水平,假定空调业务10%左右的增长,以我的估值模型计算,格力每股内含价值在五年以后大约能达到7-7.8元。即便有个一两年空调销售增长率为零甚至下降,维持4-5元/股的内含价值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寡头垄断的重要特点就是实现垄断的市场很难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在空调整体仍有增长空间的前提下,格力空调业务维持现有优势没有什么悬念。换言之,如果用五年作为周期核算,格力现在40元附近的价格仍然是有一定的安全边际的。这一点我在雪球的多篇文章都提过了。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贾财神2019-02-25 23:21

手痒,我也来发表一下观点。
1,格力多元化,有些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比如智能装备、冰箱等。但大多数仍然属于进行中的事件,有的刚刚布局,说不上成功,但是肯定不能说失败,在成功和失败之间还有一个“在路上”。
2,格力现在营收和利润绝大部分都是空调相关产品,这说明多元化虽然有一些成绩但不能称得上是已经成功。
3,格力的多元化,既是拓展业务的需要,也是技术外溢的需要。格力的优势:有钱、创新机制和企业文化、基础技术的积累等。缺点:缺乏赛道,并购银隆就能为格力提供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并购长园是格力集团的事,并购银隆时被坑是事实,但是也不过是没买到更低的价格而已,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现在的银隆一百多亿是买不到的了。
4,格力产品销量不高,原因还是属于多元化“在路上”。产品先存在,再等待技术和品质上的爆发点,有了好的产品,再扩产能,然后才有可能有销量。 有了好的产品,再去推广嘛,比如晶弘冰箱。
我再提一点,格力的优势之一是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的机制。所有机电产品基本是电、机械、IT这三个方面的排列组合,我们国家的企业喜欢复制组合好的“画”,进行批量销售,很少有企业去专研创造一幅“画”的基本功。如果一个企业掌握的不然复印“画”,而是创作“画”,那他能画好猫,大概率也能画好狗,需要的不过是经验而已。
5,冰箱洗衣机没有技术含量,那是因为很久没有变革,生产企业都吃老本,这是现状,不代表趋势和未来。研发费用也不等于科技含量,除了研发费用统计口径不同、使用效率不同,还有使用的方向差异,具体可能单独开帖说。
格力推出冰箱洗衣机,更多是为了智能家居布局,当然也为了更多的营收和利润。
6,小家电,格力仍然是以更高品质为目标在做。消费升级是趋势,格力有其受众,也代表趋势。苏泊尔和九阳代表现状。现状和趋势结合,是分析问题的基础方法。
7,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格力的优势在于自身有产业应用,并且自己掌握核心部件(部分核心部件的研发“在路上”)。缺点是没有其他行业大规模应用的经验和口碑。
国内产业用国产装备是趋势,除非实在没有才买国外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新产品,在研发阶段,就需要相关装备进行配合,等于产品提前曝光各种参数。以库卡为例,库卡是德国人控股时,德国的奔驰宝马大众都用其设备,被美的控股后,新产品的生产马上就不用库卡设备了。顺便摆一句,库卡就是一个组装厂,核心部件都靠买,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利润呢?能赚钱才怪。
8,格力的光伏空调,储能用的银隆的技术,储能是其优势,耐高低温和寿命都很长,在中东卖得很好。当然建设成本不低,目前国内卖得不多。
9,6000亿的营收,我认为就算实现不了也大概率接近,能实现的概率也不小。营收增长可以参考美的啊,一大堆收购就有了,要是收购个做进出口的企业,一亿都分分钟。参考厦门国贸,市值150亿,营收2000亿。开玩笑了
10,朱江洪和董明珠两代领导人都很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二十多年下来,企业文化早已形成。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几乎是不可改变的,改变基本上只有理论上的可能,董明珠无论在与不在,格力的发展不会有大的改变,改变的只会是领导人不同带来的风格微调。
11,未来五年业绩大概率是稳中有升,大爆发可能很小,下降和停步的可能也不大。

凌点风灵2019-02-24 20:21

格力离职一年,很负责任的说,现在所有多元化,以现在的情况看,都是失败的,智能装备5年,在业界毫无建树,几十亿的智能装备销售额怎么来的,自行YY,手机不说了,已经杳无音信,其他乱七八糟的,,,,,,,,,董小姐根本没法一个人对所有项目尽心尽力,完全是自己YY,然后一声令下,底下的人去迎合着做的。

shi20132019-02-24 19:19

保存跟踪。

敬畏知止2019-02-24 15:47

明白人

天下有牛2019-02-24 15:01

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里头,关于格力的估值可能有人看不明白。内含价值是我自己的模型估算,用于取代每股盈利。每股内涵价值4-5元,相当于市场交易价格在40-50元为合理,即取十倍为计量因子。

一腔热情文文2019-02-24 14:38

小家电市场做得好完全是个蓝海,每个细分市场都有空间,格力在这一块需要赶紧拓展。

超越ROE162019-02-24 14:17

刚好有空,码了点字,发表我的一些看法。未必正确,说得好点个赞,说得不好勿喷。

蟲鳴無聲2019-02-24 13:54

董明珠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格力由此走在末路途中

云汐步月2019-02-24 13:22

一般企业搞多元化,想做好都难,如果是加大投入空调新技术,争取做世界顶级的空调那就还好,企业一赚大钱就容易膨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