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Metaphysicae: N-TOPCon的产能不会出清,因为是新产能(又好又便宜),因为可以转产P-PERC,当P型电池的毛利明显相对更划算的时候。无缝切换电池类型的能力,在今后至少3年内,可以看做电池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不能生产N-TOPCon不是。
无壁垒的电池产能本质就是代工产能,而且汰换率极高,比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能的汰换率更高。原班人马,忽悠投资,上新设备,N倍的。
钧达股份成为下一个爱旭股份的概率极高——“PERC红利”最终成了巨大的前浪包袱,必须以“革命性的技术”来续命。估计,将来,首先忽悠“叠层遥遥领先”的会是钧达。但是,到了那天,你就知道快要Game Over了。
当然,如果大A醒悟了,知道N-TOPCon是个天坑了,融资扩产变得困难了,钧达反而可能活得相对长久一些。但是,钧达会停止宣传“N-TOPCon是无敌的存在”吗?饮鸩止渴就饮鸩止渴吧,Après moi, le déluge!
隆基绿能太缺双面电池产能了,应该尽全力帮助电池代工厂们扩产才对啊!而你却提醒电池路线风险,到底是肿么想的![捂脸]@隆基官方 @今日话题//@Metaphysicae:回复@赶碳号:TOPCon是比PERC早几年发明出来的,但是更晚量产,从步骤和流程看也知道更复杂更困难,所以争议的焦点就是技术上还是工艺上了。现在的问题很明显是主流的两种不同的工艺都能够生产,差异在于良率,因为高温的控制。如果LPCVD能够降低成本和提升良率,就会是更优的;如果PECVD能够更有效的提升良率,那就会是更优的。
当大家的良率不够,但是大量产能量产的情况下,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压缩了整个电池片环节的盈利能力,不只是TOPCon,还有PERC和HJT,并且在对PERC有一定溢价的情况下,一些公司还是会亏损,导致整个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的恶化,直到一些TOPCon的产能出清。
雪球转发:1回复:55喜欢:1
引用:
今年年初,多家第三方机构根据企业公开披露的TOPCon产能数据统计:2023年、2024年规划产能高达600GW,其中仅在2023年就有300GW-400GWTOPCon产能。
然而,现实却有些打脸:今年上半年,钧达股份以6.56GW,一举就成为TOPCon出货量最大的专业电池片企业。
9月1日,在钧达股份的半年度投资者交...

精彩评论

一人一个世界09-19 08:47

这是爱旭在可转债中的数据,仅供参考。如果存疑,可以去翻公告看每GW的投资金额,然后去各大官网看产品技术说明书,,然后打电话问产品的销价。比这里拍脑袋,打嘴仗更有说服力。$隆基绿能(SH601012)$ $$晶科能源(SH688223)$ $爱旭股份(SH600732)$

加息首季09-19 08:28

说的都对,$爱旭股份(SH600732)$

加息首季09-19 07:42

PERC?
HI-MO7(HPDC) ≈ N-TOPCon = PERX+。
HI-MO7就是PERC,别家的N-TOPCon也是,与PERC产线相似度80%。停掉一部分设备,减掉一部分工艺,换上P型硅片,N-TOPCon就成了P-PERC。只要N-TOPCon的毛利明显低于P-PERC,随时转产,反之亦然。
N-TOPCon是找不到技术跨度时的无奈之选,“还没投产,就已过剩”。N-TOPCon红利?就别蒙韭菜了。
前两天就建议过你们,别聊技术,聊商业逻辑。产业上的人,蒙你们做媒体的就跟玩儿似的。一旦被人利用,长期而言就会失去公信力,就会被迫成为企业的附庸,就没了事业。曹胖儿就是光伏媒体圈儿,城门的那颗人头,你们仔细观赏一下网页链接。四年了都快成木乃伊了。

全部评论

毒打丈母娘09-19 15:30

这感叹号是个杠精啊

升C小夜曲09-19 15:15

你看他某些原文章就知道了,不收钱谁会写那样无脑吹的文章?典型的就是那篇吹钧达的

再别说了66609-19 10:52

其实确实差不多意思,但是在讨论的时候容易混淆被抓到漏洞感觉

升C小夜曲09-19 10:08

专业一点不会,骂街倒是一把好手!胡搅蛮缠,改名字叫赶架号吧!

赶碳号09-19 09:57

配合到位,中午给你加个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