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报:不误熊市良机,乐观以待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92回复:227喜欢:342

去年年报展望2022年:“鉴于整体市场格局没有大的变化,绝大部分优质股估值仍然高企,相反一些看不到长期未来的股票确飞上天;少数历史龙头估值合理,但看长期成为了债券,所以,不管看向哪里,整体看机会极其寥寥,需要一次大的熊市来创造机会。但不管怎样,我们投的不是股指,而是企业,继续铆定背后的优质资产,个股机会不会缺的,只要不贪,获取双位数的组合收益还是可以想的;在公用事业、后疫情和跌残的优质医药消费科技等港股新经济板块,明年可能出现极佳的机会。”

应该说对市场整体预判,是偏差不大的一年。但跌宕起伏的股指表明,预测永远没有真实市况来的精彩,永远都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极端事件值得铭记,2022年对投资人而言,绝对是值得总结和仔细复盘的一年。世界、中国都发生了太多事,股市也发生了极端波动,每个人都在见证着一个绝然不同的世界。某种意义上,2022年揭开了未来世界的序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逆全球化,贸易和产业链集团化,新兴市场崛起与中国经济转型……等等,都具有世界意义,也必将深刻影响,甚至决定投资者的长期未来。

一、2022年市况回顾

对全球股市而言,2022年的E-Wu冲突、全球通胀、美元加息、脱钩断链、新冠疫情、国内地产与投资萎靡等等,以上因素互相交织,都给中国经济和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内外扰动。尽管希望2022年永不再见,但战争,瘟疫,通胀,汇率利率和美元指数波动,国际政治等对股市的影响值得记录和复盘。

1.A股,沪深300指数从年初一直跌到10月底,2月发生E-Wu冲突,3月华东静止,5、6月上海解封后出现小幅反弹,随后又受地产数据、美国通胀爆表激进加息等内外因素影响,继续下跌4个月,并没有出现什么大会行情,反而在大会后,因悲观情绪聚集和宣泄而加速下跌。一度从年初的4940点,跌穿3500点或-29.4%,到10月底时沪深300指数估值约10.3倍PE,与2018年底相仿,低于2008年底部估值,以年内下跌最低点计,一度创造了仅次于2008年的指数跌幅记录。熊市让市场充斥着国运不再的见解,这次不一样的声音再次四起,结果到年尾11月,国内地产融资放松、联储加息近尾声、美元指数见顶等影响,市场开始快速反弹,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21.6%,跌幅仅次于2008、2011、2018年。

今年熊市同历史上的熊市不同之处在于,A股市场流动性一直充裕,IPO近400家,融资额全球第一,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日成交量基本在8000亿以上。国内市场并未跟随美元、港元发生钱紧的冲击,市场利率在低位进一步走低,银行不再操心存款不足,而是忧心如何找到可靠的贷款人,贷款利率跌到4%以下,中美利差发生倒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年初到年尾约贬值9.4%,指数估值也在合理低估区间,从各个方面观测,可以归结为经济基本面萎靡和信心缺失导致的熊市。

A股行业板块方面,自选股跌幅靠前是苹果产业链、制药CMO产业链,比如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凯莱英博腾股份等等,是不是同世界格局变化、脱钩断链有关系,值得继续观察。涨幅榜居然是年底受益疫情放开突飞猛进的普药,比如新华制药、中国医药、华润双鹤康缘药业等等,全年硬气的机场酒店旅游板块,比如天目湖中青旅上海机场等;受益能源通胀的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等,均提供了熊市中的正收益。到年底时,漂亮50为代表的优质股在2年前的疯狂后,股价有一定下跌,估值有一定回落,但仍然处在合理偏高的估值位置,相对港股跌残的优质股,吸引力不足。

2.港股,作为全球资金自由流动的离岸市场,经济锚定内地,利率和流动性受美元制约,受业绩、流动性、脱钩断链等多重打击,恒生指数从年初全球股市估值洼地,约11倍PE的23400点,一度跌到约7倍PE,0.75PB。10月份时指数点位最低跌到14600点,优质公用事业股股息率大面积达8%以上,大批股票股息率超过10%。优质权重股腾讯控股年度最低跌超50%,股价穿200港币,真实估值跌穿10倍PE……,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跌幅跌速创历史记录,年度内一度腰斩,年尾才收窄跌幅,市况之惨烈仅2008年可见,甚至超过了2008年。直到11月初,受美元加息预期见顶、地产放松、国内疫情逐步放开经济预期改变刺激,又飞速回升5000点,收在19781点,全年下跌15.5%,估值约10倍PE,股息率3.4%,是过去5年中的第4次年线下跌,连续第2年双位数下跌。应该说,能经受住今年港股极端波动考验的投资人,必然是哪些闲钱投资、无杠杆、优质股的长期投资者,否则不是被消灭,就是一蹶不振。尽管过程不易,事实上港股为投资者提供了10年、20年一遇的极佳投资机会。

行业板块方面涨幅前列为疫后博彩,代表性股票如银河娱乐、金沙中国等;受益国际冲突、全球通胀刺激的煤炭、石油等能源板块,代表性股票如中国神华中海油等;年底疫情防控放开激发的普药板块,代表性股票如山东新华制药华润医药等等,对个人来说,后两者是年初难以把握的机会,但博彩、机场、优质旅游等疫后受益板块是可以把握的机会。跌幅前列的有房地产服务、新能源汽车、科技股、医疗股,年度低点时跌7成、8成、9成都不是事,指数跌幅超过8成,纷纷跌回6年前,10年前,20年前,港股18A跌到好多家市值低于净现金。年度过山车奖非地产莫属,销售下滑近半,从商票、信用债、外债违约濒临破产,暴雷一个就单日跌超3-5成,到年底融资放宽,1个多月又涨1-4倍,代表性股票如龙湖集团碧桂园服务。年度妖股非新东方在线莫属,5月底时股价已从年初5.3港币,跌穿3港币,后转型直播带货,一度涨到58港币,年内发生10倍波动,年线涨892%。

因E-Wu冲突西方制裁而下跌的俄罗斯铝业,值得复盘,开战后几天即从8港币跌到3港币,英国上市的俄联邦银行存托凭证,几天从14英镑跌到1分钱,并被摘牌停止上市交易,相反欧美股市并未受冲突明显影响,仅在短期下跌冲击后恢复,倒是A股、港股跌的稀里哗啦,欧美将中俄对标和捆绑应该是原因吧,毕竟我们还有个东南问题,也确实一度搞到剑拔弩张。

港股中百心安也值得复盘,上市后从12港币一路上涨,8个月即涨到75港币,随后发生约2成下跌伴随约10%的换手,随后4个月毫无反弹的一路跳水到5港币。看来不管在哪个市场,投机确实如山岳般古老,基本面支撑不了的股票,即使有人做K线,但K线不如估值靠谱,泡沫股从哪里来必然回哪里去;也再次说明,港股波动大,但定价效率高,短期走势谁也猜不到,只有长期业绩和估值可以把握和依靠。

3.美股,道琼斯指数-9.4%,标普500指数-20%,纳斯达克指数-33.9%。2020年的天量放水后果显现,欧美乃至全球发生40年来仅见的大通胀,美国通胀率一度超过9%,欧洲超过10%,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百分之十几、几十的通胀,俄罗斯12%,土耳其通胀率85%,阿根廷100%!美联储进行了1980年以来的最快速加息,年内7次加息425基点,年底基准利率4.25-4.75%,美元指数从年初的90左右一路上涨到11月初的114,美国国债10年期同2年期利率倒挂,美元升值、回流共同影响美股和全球流动性。

全年美股跌幅居前的是科技股、网络股,包括前几年在流动性驱动下风头无两的META-64.5%、亚马逊-51.7%等龙头股,特斯拉-69.2%跌下神坛,苹果在大型科技股中属表现较佳之列-28.2%。美国生科、芯片、木头姐的创新ETF-ARK-67.8%等为代表的科技股,更是跌的找不到北,特别是木头姐的创新基金连续两年大跌,完美的阐释了什么叫水中的鸭子、当潮水褪去时谁没有穿底裤。

中概互联受国际政治、审计底稿、流动性和国内反垄断、监管扰动、基本面等多重打击,爹不疼妈不爱的,从年初崩盘到年尾,在2021年指数腰斩的基础上,一度再次腰斩,从高点算起跌幅超过80%,同港股趋同,最后两个月的反弹也极为凌厉,年度-16.5%。每日优鲜年度跌超98%。

西方将俄罗斯踢出了国际银行间清算系统,没收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包括3000多亿美元美债,不仅海外上市的俄罗斯股票飞流直下三千尺,美股俄罗斯ETF-VanEck Vector冲突发生前即开始自31美元阴跌,冲突发生后,两周即从25美元跌到5美元而停盘

二、2022年末个人持仓

去年年报总结关键词为“躺平”,但面对极端波动的市场,有悖于年初预期,不仅没有躺平,今年调仓频率和幅度反而是近几年最大的一次。回头看绝大部分基于相对估值的调仓,事后看都是对的,为年度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老规矩,按仓位排序。

1.微创医疗年线-27.6%。2022年销售低于年初指引,半年度仍然维持,但看目前疫情形势,完成年度指引难,2022年财报利润亏损见底在4亿美元左右,预期未来会一年好过一年;业务方面今年获批了21件三类器械,新增了1400件专利和4000员工。为应对过于疯狂的市场,2021年中时减到半仓,将仓位给了下跌中的上海机场和公用事业股北控水务集团,调仓完成后基本一半进攻一半防御。谁能想,2022年一季度市场就让港股生物医药投资者感受到严寒,微创医疗在2021年大幅下跌基础上,一度如水银泻地般的从28港币下跌到12港币,从高点计算跌幅超过8成。重仓经历整个过程的人才能体会,市场有多残酷,甚至一度跌到投资人信心尽失,认为国家不要创新了,国际市场会因为断链而归零,老常又回到志大才疏的人设,甚至沦为不顾员工利益的万恶的资本家。

不过不管如何,在股市里,对于有未来的企业,极端下跌的另外一面就是建仓良机。基于持仓个股相对估值评估,其时微创医疗不管是按一级、二级估值评估都已跌入低估区间。市场电闪雷鸣时,想想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未来格局就觉得不抓住机会,以后恐怕难免后悔,所以,没有管市场还会如何发疯,当股价跌到23港币时开始将北控水务集团换回到微创医疗,包括小部分上海机场,全部给了微创医疗,不跌就不买,越跌越买,一直买到13港币,到3月最低点前后时微创医疗持仓增加了2倍,几乎清空了北控水务集团。随后微创医疗未再创新低,就停止了换仓。

如果看72港元跌到12港元这段,持股体验极度不友好,如果从2014年3港币看到现在,其实公司发展和股价增长是相匹配的,且并不慢。微创外部股东中赚最多的是2000年初期,以700多万美元入股后,再也未动的大冢控股。经此一役,希望备受打击后,未来的器械一哥,中国植入医疗器械的代表不要让人失望,不管路有多长,多快,多慢,都不要紧,已经陪了它5年多了,正常的话,未来20-30年都可以继续陪它走下去。

2.上海机场年线+23.6%。重组完成的机场,更加巩固了中国门户、亚太枢纽机场的地位,缺陷是资产变重了,ROE短期会下降,好在有两场协同商业潜力值得期待。这货表面看是机场公用事业股,实际上是靠高端消费、广告变现的优质垄断流量股,不管是有税、免税商业的量价空间,同国际同行相比还有诱人的增长空间,成长时间可以看20-30年,上海机场仍然是下注国运的最佳标的。疫情3年确实超预期了,市场一度怀疑国门还会不会开放,都没有动摇自己对上机未来的信心。

随着今年上机股价逐步恢复,特别是港股市场跌出不少诱人的机会,逐步将超配的部分分批减持,分仓到确定性相仿,未来空间更大的股票上去了。今年调仓后,恢复到了疫情三个跌停前的上海机场持仓量,成本确下降到39元,所以,不要怕优质股跌,股价跌了是市场送钱,也不要怕不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利空,尽管三年疫情不短,但疫情总会过去是确定的,人们还是会坐飞机去向全球。三年来的上海机场再次证明了,只要企业长期未来无忧,短期股价下跌就是好机会;相比死抱住极度高估的漂亮50股票,或杀进杀出的选手,拿住上机的朋友,幸福感应该是满满的。

3.青岛港港股年线-5.3%。四季度由上海机场换仓而来,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有着最优质的港口业务表现,还有1892年开埠……青岛港背靠山东及华北腹地,有一定的垄断性,同时估值低廉,买入估值PE4.4倍,港股股息率超过8%,港股通股息率6.7%,万恶的港股通红利税,如果不是这个红利税,会给青岛港更大的仓位。

青岛港优异的财务表现来自于其业务结构,大宗投资链条的装卸业务不怎么赚钱,真正赚钱的是液体散货和集装箱,主要利润来自于管道运输,预期未来5年随着液体散伙业务增长,以及北方生活物资集散地的定位,主要赚钱业务还有一定慢速增长。董家口港区的建设高峰即将过去,自由现金流、利润率和分红率疫后改善可期,业绩和股息都有一定增长预期的低负债垄断公用事业股,估值低残到和银行地产相仿,放到全世界都难以思议,居然在2022年的港股出现了,作为收息配置还是靠谱的,总比存钱、理财、买债券等要吸引多了,保证每年股息足够零花和支付捐赠所需即可。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港过去3年营收增速远超利润增长,员工成本迅速增长是主因,不晓得疫情影响几何,如果员工成本在2023年疫后得到缓解,不排除进一步加仓。

4.腾讯控股,年线-24.3%。买入均价约230港币,标准配置,四季度由上海机场分仓而来,同样是垄断优质流量变现股,机场靠免税和广告,腾讯赚钱靠游戏、广告、支付等业务,未来还有云计算。因为增长失速,大股东减持,国际政治,国内反垄断,游戏牌照等多重打击,腾讯股价自2021年中700多港元见顶后一路下跌,一度跌穿200港币,估值跌穿10倍PE,而企业竞争地位和未来并没有实质受损,要说变化就是增速不可能像历史上一样快了。700港币时市场上的声音是腾讯任何时候都可以买,跌到20倍PE平了历史最低估值时,市场上抄底声四起,那晓得会继续跌到10倍PE。在市场风声鹤唳时如果不买入,怕以后后悔,所以在跟踪看了14年后,首次买入做了配置。已经有些后悔的是,因不喜欢追涨,分批买的习惯,导致尽管抓住了良机,但配置的还不够多。

5.涪陵榨菜,年线-31.1%。持有5年多了吧,在消费股最牛的时候减持到所剩无几,50多倍的估值不减持我觉得会后悔,和清仓白酒的思路是一致的。哪晓得今年四季度出现23.5元的涪陵榨菜,估值跌到20倍PE以下,扣掉净现金真实估值17倍左右,不买回来也担心会后悔。既然市场又给了机会,在四季度买回了部分持仓。作为优质细分消费股,尽管短期销量增长失速、品类扩张不顺,但公司核心竞争力还在, 并看在50多亿在手现金的份上,做个配置总是可以的。何况持仓市值基本就是盈利,够吃一辈子榨菜了。

6.恒瑞医药,年线-23.7%。早期给儿子定投而来,给自己也给儿子留一个实证试验,应该有10多年了,一度涨了10几倍,快20倍,由于仓位有限对账户没有啥实质影响。多年的观察,让恒瑞医药成为促我进化,反思了好多年的一个经典案例,是恒瑞的惊人长期涨幅,让我从留恋平庸走向追逐优质,从追寻黑马走向紧跟白马,从期待乌鸡变凤凰到要么第一要么唯一。企业和人一样,资质差异从来不是什么平均分布,也不是正态分布,在投资领域,优秀乃至卓越本就是千里挑一的存在。恒瑞医药近年受集采、医保谈判和市场打击,股价连续两年大幅度下跌,谁还记得曾经的一哥,医药投资人言必称恒瑞呢?多的时候占总仓位1%,现在萎缩到约等于无了,属于长期忘记的持仓,做实验嘛,未来还会继续拿着,以继续见证医药行业企业的风云变幻,命运兴衰。

到年底时,微创又回到了持仓的绝对主导,但分仓配置的另外4只股票也非常重要,他们的存在给了我淡定以待股市波动的底气,能够让我在哪怕最黑暗的时候,都不至于担心资产下台阶,更不用担心投资失败。

只要不关国门,地球不毁灭,目前持仓组合有信心应对任何极端波动,甚至能将账户带向更为激动人心的未来。四季度交易过香港交易所,在港股最黑暗的时候也有26倍PE的估值,鉴于历史上两次出现10倍PE的最低估值,很难下重手,买入量不敢给大,很快反弹到40倍估值,由于估值高仓位低,拿不住,玩了一把,属于值得继续观察和等待的好生意。四季度对观察多年的博彩、房地产服务一度起心动念,一犹豫就过去了,特别是博彩有些遗憾,没能抓住2022年的港股极端下跌带来的博彩股长期配置良机。

三、观察组合情况

1.买的便宜是王道

个人观察组合中A股“怕高都是苦命人”、 “喝高了”等今年终于开始下跌了,但跌幅并不显著,近2年来估值有所消化,但相对市场跌出来的机会,仍然不够吸引。组合收益率约-15%~-20%,时间还短,继续观察,事实说明再优质的股票,并不能不计估值的买入。

相反,两年来只买极端便宜,淡化质地要求的港股“贪便宜都是苦命人”,按高股息配置的 “股息诱人”组合取得了35%-58%的亮眼正收益。港股公用事业组合“公用垃圾”在2020年7月建仓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跑赢市场的,显示出了极强的抗跌能力,甚至取得了27.4%的正收益。遗憾的是个人精挑细选,当时配置的北控水务集团,是组合中表现最差的一只股票。有必要吸取教训,管理层、地域和经营现金流质量都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低效扩张、借钱分红的疑虑不去掉,这家公司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对比前述2个高估值的A股组合,港股整体估值低的特点决定了,只要不追高买贵,都能取得良好的正收益,而且是穿越了5年极端熊市考验的正收益。哪怕只是撒网式买便宜,2年来的结果还比精选个股、适时换仓的个人实盘表现要好,一来一去,投资者的选择会带来长期收益率的巨大分野,反复说明买的便宜、买当期现金流绝对是王道。

2.白马黑马?

2018年初建仓了“漂亮50” A股优质股组合,也可以说是白马组合,2018年底建仓了二线消费医药股组合“垃圾汇”,也可以说是黑马组合,4年多时间时间过去,二者获得收益率分别为42.5%和46%,看样子在A股投资买优质,只要买的估值合理;或者买成色稍逊的二线股,只要买在市场底部,都能获得可以接受的收益。继续观察,按道理,只要时间足够长,最终胜出的应该还是白马组合。

3.风不可靠

2015年5月建仓的创业板疯牛龙头股组合“烟花绚丽”,组合中都是当年风头无两的当红炸子鸡,今年继续下跌约33%,7年多时间过去了,累积跌幅-82.5%,迄今组合中两只股票退市,表现最好的一只股票是光环新网,从当年牛市高点迄今跌幅仍然高达-77%。所以不管是买白马还是黑马,都可以玩,但真的垃圾哪怕能飞天,没有长期基本面支撑千万不能买,烟花再绚烂,结果难免一闪而过,并最终消失于无形。该组合也实证了,A股定价效率尽管低,但长期一定是有效的,而且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上市企业越来越多,以前牛市鸡犬升天,只要死拿着不动,总会解套赚钱的历史永远过去了。历史股价毫无意义,企业的质地和未来才是投资的皈依。

以上组合会继续观察,长期回测。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新发现,无非就是,通过实证证明投资前辈们的真知灼见,以及自己内心愈加坚定的投资认知而已。

四、新年展望

中国投资者的未来,必须放到全球政治经济演化的大格局中去看,放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去看,放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中去看。尽管面临较过去40年不曾有的脱钩断链的外部环境制约,但仍然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过去40年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当前更严峻的时期比比皆是,以个人所知所经历的89年,93年银河号事件, 96年台海危机,99年炸馆,2001年撞机,2016年南海对峙,2018贸易战,同今天我们面临的局势、拿到的牌相比,都要严峻的多。但始终要相信和平仍然是主流,双方应该都有智慧,在竟合中让局势不至于失控。

总体而言,国家还是在往开放、现代化方向阔步前进,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经济崛起的大方向也没有改变,反而有着比过去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地位,更好的工业科技基础,更高的人口素质和更富有的消费群体,更加统一和超大的内外市场,不管是经济还是安全,外部环境并不能决定中国这种体量的经济体、全球政治军事强国的走向,中国的未来始终决定于我们自己。对人类未来更是谨慎乐观,毕竟连伊朗、沙特这样的国家,都在逐步世俗化,这一点是必须有深刻认知的,否则每一次内外政经扰动,每一轮熊市自己吓唬自己,是熬不出来的。

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快速发展40年后,面临的投资和房地产见顶环境(网页链接,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我们经历过的大时代)。以及人口老年化压顶的前景,决定了历史上的获益者大多会消失或成为类债券,而消费转型、创新和国际化转型升级才是各行各业,企业和投资人的未来。只要国运不是太差,沪深300指数1万点,恒生指数5万点,下一轮牛市应该就能见到。

综上所述,2023年尽管宏观上有外需转弱,美元利率高企等不利影响,但欧美降速,中国疫后复苏的大趋势是比较明确的,甚至我们完全可能“一枝独秀”。至于股市,对于刚刚从熊市中爬出来的个人投资组合,在新的一年里,躺平加享受即可。因为,历史表明,每一次极端熊市带来的都是战略性的,系统性的大机会,何况我们刚刚经历的是港股10年一遇的大机会,特别是有未来的优质企业,熊市过后的股价不会仅仅只有一年好日子的,未来数年都适合抱朴守拙,等待大熊之后的大牛过激。到那时候回头看,投资人应该会遗憾2022年买的太少,而熊市过去的太快。

五、收益率记录

全年重仓两只亏损股,除调仓时有点现金外,几乎全程满仓穿越,年底现金仓位约3.4%。艰难而幸运的取得了年度正收益,组合人民币计价+17.3%,已经爬出了去年的下跌(因内含了人民币贬值的贡献,实际上有所夸大);如果考虑年中提现消费和年底捐赠的部分,应该是+19%,只当每年基金提了管理费吧,总市值离新高还有20-30%的距离。整体结果和年初预期的差不多,但过程太多跌宕起伏,功劳应该归功于疫后复苏预期支撑的上海机场,一季度和四季度两次战略性调仓,以及港股持仓的人民币贬值效应。

回看过去三年,在新冠动荡的三年中,能够逆大势资产上台阶,并保住了2019-2020年两年暴涨的成果,运气确实爆棚,嘉奖也算应得。回看过去11年,组合投资后无论是资产增值的稳定性,还是增值速度,都超过了以往单一持仓的时候,保守估计累积增值了14.5倍,复合收益率约28.3%。回看过去15年,度过前几年无知学费期后,持续的学习和改进投资,不仅带来了资产的增值,更是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人生提升体验。

今年尽管未能抓住部分机会,但最开心的是抓住了战略性熊市的机遇,在市场底部区间换得了大量优质资产,为未来资产增值打下了坚实基础,比如微创医疗,尽管持有市值不及72元时,但持有量确倍增不止。2022年底时的组合资产含金量和增值潜力,不仅远超过2021年年中,也超过了2021年年末,相比账户可见的市值这才是最要紧的,期待来年组合持仓市值新高,更期待投资布局预期实现时的资产上台阶。

展望未来,个人是乐观的,毕竟对比美股200年,世界股市400年历史,以及过去的30多年,近几年碰到的困难不算啥迈不过去的坎,类似的股市波动也并不罕见。未来将继续组合投资优质股,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和敬畏,集中精力研究行业企业,矢志不渝精进投资能力,淡定以待股市严冬和盛夏的考验,继续在投资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下去。

(仅以以上文字作为2022年的投资记录,留待以后回头看;权当一位投资爱好者的胡言乱语吧,不做投资依据。)

全部讨论

2023-01-03 20:32

雪球上极为稀少的真正价值投资者,值得学习!

2023-01-03 23:16

感谢🙏教授的默默付出,奉献!一直向教授学习。无论之前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微创医疗,到了后来生物股份,上海机场,涪陵榨菜,一直学习教授角度看公司,逻辑,甚至持股的耐心……谢谢以经验让我们学习,谢谢教授的碎碎念,每每回头看看自己做过的个股,一些实战经验,再回头读一下,教授碎碎念,不断提醒自己,再做减法。无论未来投资怎么样,非常感谢老师。希望老师一直在雪球,可以一起跟老师一起滚雪球学习。

厉害啊,第一重仓股微创猛跌80%。通过调仓加仓,居然还能获得这么高的收益。秒杀90%的投资者啊

2023-01-03 22:38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腾讯在200的时候我想过把手里所有股票全部换成腾讯。但是考虑到中概已配置较重仓位且已在380配了腾讯,所以在骨折价时候怂了。还好在地产预期复苏的时候把握了情绪修复,换仓物业赚了点儿小钱。现在想想,自己无法在之前做决定还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认知不足。还是无法摈弃心理账户。希望2023年自己可以多感悟,多反省,多提高!学无止境,共同努力!加油!

2023-01-04 07:03

很幸运在雪球遇见你,感恩。

2023-01-03 22:51

投资做得好,写的也好

2023-01-03 22:40

教授的大作,拜读了,还不过瘾,准备打印出来,再详细研读思考一下

2023-01-05 11:47

《寤言二·迁都建藩议》陈澹然[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贾宝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023,日拱一卒。

2023-01-04 08:44

腾讯,微创,恒瑞,三个公司重合。不同的是,港股大幅下跌时,我加仓基本都在腾讯,微创即使跌到12块多也未再买入(当然也未卖出),一个是资金问题,还有一个是经营还不够稳定,当然这一年微创进步很大,特别是手术机器人。从72到12过山车完美坐过,等一两年稳定点后合适机会再加仓微创,当然可能错过最肥美时机了,确定性和赔率难以皆得,对我而言。

狗屎运来了,一切都在按照预期剧本演进。只是过于生猛,2023年才过去2周,今年持仓组合收益率就干到了19.6%,顶去年辛辛苦苦干一年了。

看来2023年是个好年头,再涨6%就新高了!拖后腿的是a股3只股票,港股牛大发了,请继续,不要停,去年被虐了一年,今年怎么张我都承受得了。$微创医疗(00853)$ $腾讯控股(00700)$ $青岛港(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