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干散标的:海航科技(第二篇)——基本面的解析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9回复:63喜欢:33

这是我的关于海航科技的第二篇文章,此系列我打算至少分析四篇。本篇我将主要讲述公司历程、是否可能存在财务雷点、公司经营雷点、历史遗留问题等。无论是出于投资者,亦或是一个看客,你将看到由我介绍的一些关于海航科技的你想知道的东西,如果你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请关注我吧~


第一部分:公司历程

海航科技公司名称共有三次变化(不包括st):天津海运→天海投资→海航科技,也代表了其公司的三次的战略方向的转型,接下来我将借这一线索来简要介绍它的公司历程,因这一部分时间跨度过大,对我们的投资影响并不多,所以前期的一些地方我没有着重撰写,请老师们见谅。

1.天津海运:

天津海运于1996年上市,主要业务是近洋集运,经营及管理以天津、 上海为基本港, 至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等地区的集运;同时经营以天津为起点到广州的国内沿海集运。

公司债务沉重,运输业务自2003年以来一直是亏损状态,从2002年到2007年总计净亏损约6.6亿元。为减少亏损, 公司于2005年暂停了盈利较差的香港航线,增加了内贸航线的比重。 公司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 逐渐增加了船舶租赁业务,该业务毛利率水平较高,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2005年公司将原先用 于运输经营的船舶转为对外出租,运量缩减至20条船的运力。2006年运力继续下降, 仅自有的9条船维持基本的航线运营。

后由于公司持续亏损,已在退市边缘,种种机缘下,海航集团于2006年-2007年间出手收购公司股份,对天津海运进行重组,不断对其进行资本运作,该情况一直持续到2014年12月。

2.天海投资:

2014年12月,天津海运以5.98元/股向上银基金、国华人寿、方正富邦基金、财通基金、海航物流集团非公开发行20.07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12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117.74亿元,为之后的动作打下伏笔。
通过此次定向增发,原有控股股东大新华物流持股比例从29.98%下降至9.23%,降为公司第五大股东。海航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76%,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5年7月,天津海运正式更名为天海投资,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的转型。

2016年7月25日,历时将近6个月的停牌,天海投资发布重大公告,拟收购美股上市公司英迈国际(IMI)100%的股权,股票于7月26日开市起复牌,复牌后收得连续五个一字涨停,届时风光无限。

2.1.英迈国际:

天海投资本次收购的标的为美股上市公司英迈国际100%股权。交易金额为60.0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2亿元。交易为现金收购,公司自有资金87亿元、联合投资方国华人寿40亿元,剩余的为银行借款。

英迈国际在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30名,是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之一,为客户提供全球性的IT产品分销及技术解决方案、移动设备及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解决方案及云服务。

英迈国际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430亿美元,而同期天海投资营收仅约7亿人民币,这是一次典型的小搏大,两者扣非前净利润相差约7倍,营收相差400多倍,2016年来最疯狂的收购由此诞生。同时的,天海投资利用高杠杆对英迈国际的收购,为之后的净利润极其小和公司经营严重吃力留下了隐患。

3.海航科技

2017年11月8日,天海投资发布公告,名称拟变更为海航科技

这标志着公司主营业务的再一次转型,从之前的海上运输完全变更为科技领域,新的经营范围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等服务,总之,现在公司的主体就是之前收购的英迈国际

相关预测是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9、16.15和16.87亿元,而实际情况是2017年净利润11.93亿、2018年2.085亿、2019年8.693亿。可以说完全不达预期。不达预期的原因并不是出在英迈国际的身上,而是海航科技自己出了问题。2017年财务费用为12亿,主要是偿还贷款利息等原因,而2018年财务费用更是高达37亿。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汇兑、手续费等,而今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负1亿,则主要是利息的收入。)这是导致海航科技在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低的主要原因(2020年巨亏主要原因是计提和商誉减值)

而因为此次收购,海航科技承担了307.89亿元的债务(根据2016年年报),占2015年净资产的251.82%,每年的利息支出预测在1.28亿美元至1.71亿美元之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收入付不起利息。

现在看甚至不如出售英迈国际后的扣非净利润(下图)。

而更重要的是当年的收购英迈的贷款一直没有还,或者说还不起,一再的延期。

2017年底偿还第一笔4亿美元到期贷款本金时即出现逾期,几个月后才完成了支付。截止2020航科技尚未偿付的并购贷款本金36.8亿美元,加上2018年3月为“借新还旧”又发行了5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合计未偿负债本金41.8亿美元。

2020年,英迈国际净利创新高,海航科技却巨亏97.88亿元,主要是上市公司为海航集团等关联方提供连带担保导致计提了50.2亿元损失,以及对英迈国际商誉计提减值影响利润60.29亿元。无论是海航集团,还是海航科技在这一年都顶不住了。

截止2020年末,海航科技总资产1216亿,英迈国际总资产1121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92.17%,迈国际2020年营收占海航科技营收的100%。

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资产,却因为过高的杠杆使用(负债)和海航集团本身的窘境而不得不被出售以偿还贷款。

2021年6月24日,海航科技在公告下,经董事会决定,将英迈国际出售。(下图)

2021年7月,英迈国际被出售给一家海外基金Platinum Equity, LLC的私募股权基金,其在2020 年9月28日为本次交易之专门设立了一家名为Imo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的公司英迈国际的卖出价约为59亿美元,其中归属于海航科技的总额为19.5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5.94亿元)。截至2021年年报披露时,所有款项已全部收纳完毕。

也就是说成交价比当时收购时付出的公司自有资金的87亿元+联合投资方国华人寿的40亿元还少了,如果再考虑这笔资金被拿去经营甚至躺在银行吃利息,那海航科技收购英迈国际并卖出无疑是一次巨亏。

时间回到今天2022年11月27日,目前海航科技已经彻底剥离了英迈的一切业务,开始拓展干散市场,如果想看具体情况可以翻看我此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了解公司的最新布局,这里我就不多赘述近阶段公司情况了,因为在第一篇里有讲,单独强调一下市值问题:公司账上现在有大约75亿人民币现金。

我补充一点海航科技现在财务和公司结构方面的东西。海航科技曾经在天海投资时期投资过很多公司,现在这些公司如果业务跟主营不搭很多就被出售了,就是俗话说的卖壳。比如这个高维科技,最近刚换名,前身名字就是《海航科技投资》,说明海航科技现在在瘦身,剥离一些无用的东西。


第二部分:财务、经营能力

首先我对比了2022年三季报和中报,然后我又将2021年年报数据提炼了一遍,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当前海航科技财务方面的一些看法。

1.净资产比率:此处我用2022年三季报和2021年年报数据对比(单位:千元)

2021年年报净资产比率:(12,337,755- 4,744,214)/12,337,755=61.547%

2022年三季报净资产比率:(10,930,148-3,782,420)/10,930,148=65.394%

相比2021年末,当前公司净资产比率提高了,主要原因是负债降低了,这是好还是不好,我个人认为这并不好。虽然公司积极偿还债务,但是这表明公司没有善于利用杠杆来扩张业务。

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司卖出英迈国际,账上现金过多,但是迟迟没有大规模使用,导致净资产很高2公司债务偿还很可能是被动偿还,即类似贷款到期等3公司现在实际购入的固定资产只有九条干散船,没有融资条件

结论:在净资产比率角度公司暂时没有雷点,但是仍需要看公司下一步的现金使用,如果继续购船,并正视干散业务,我认为公司有投资价值;若持钱不花,甚至购入垃圾资产,我认为没有投资价值。

2.流动比率:此处我用2022年三季报中报和2021年年报数据对比(单位:千元)

2021年年报流动比率:8,034,735/4,839,099=1.660

2022年中报流动比率:8,204,469/3,593,620=2.283

2022年三季报流动比率:8,031,057/3,748,069=2.147

流动比率代表一家公司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这个数值维持在2.0左右为比较优秀,通过数据我们发现流动比率从2021年末的较低到2022年中的较高,如今已稳定在2附近。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公司流动比率优秀主要有两个原因:现金过多、融资过低。

结论:在流动比率角度公司比较优秀,但是否有投资价值仍需参考公司以后的战略决策。

3.每股净资产:此处我用2022年三季报中报和2021年年报数据对比(单位:千元)

2021年12月31日股价为2.98元、2022年9月30日股价为2.28元,截至2022年11月25日股价为2.48元。

结论:目前PB(市净率)基本为1,便宜。

4.营业收入:如图

基本就是那两条好望角船和公告说投入使用的船在上班,别的没有营收。

结论:看明年有没有业务吧,一直就这几条船的话营收太低了。

5.净利润:和营收一样主要参考近三季度,因之前剥离了英迈国际,没有可比性。

2022年一季报8135.7万、2022年中报二季1.66亿、2022年三季报1.88亿

净利润这么高的原因是利息,例如三季度财务费用负一个亿,说明公司的现金在吃利息,加上公司本部员工很少,工资总量低。

结论:如果不注入主体业务,投资价值低。

最后,结论显而易见,公司现在财务状况很好,现金多,没有高杠杆,负债很低、股价也便宜(PB都是1了,财务造假没这可能,人家卖出合同白纸黑字的写的卖多少钱,然后银行存多少钱)目前我没看到什么需要避雷的,但是营收太低了。说白了现在除了九条船,就是一家现金公司,资产都是现金,也没什么负债,就公司本身基本没什么财务暴雷的可能。问题是能不能有效利用现金,现在有个好消息是公司发公告明确说要继续往干散布局,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对待,如果真能继续买船,我认为可以投资,但是如果再搞出来一次“英迈收购事件”,这股票还是删自选吧。


第三部分:历史遗留问题

我这里直接说结论了,如果展开说就没完没了了,首先海航科技之前就有一次计提了几十亿,是因为海航集团要重整,然后现在看海航集团重整的挺好的,海航控股摘帽了,st大集搭上供销社了,基本用不着海航科技给他们输血。

然后再说说英迈的这波操作,其实海航科技收购英迈这件事,是集团决定的,海航科技不是私企,不涉及有老板自己犯病独断专行,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就已经过去了,往事如风,我姑且就把他当作是一次集团失败的投资。

那么之后海航科技会怎么走,首先公告说了要继续扩展远洋干散运输,那么他有意向继续买船,我们可以投资一波,如果到干散周期来了,合同上还是这九条船,那我感觉弹性就差点意思了。

好了,这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海航科技的第二篇关于基本面的一些资料,本篇文章全程手搓,制作不易,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且期待我的下一篇文章(分析国际干散市场和海航科技未来在市场可能的地位)那就关注我吧~

谢谢老师们的阅读。

$海航科技(SH600751)$ $招商轮船(SH601872)$ $长航凤凰(SZ000520)$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