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风水斗法20年:港督离奇猝死、吓走特首、李嘉诚被迫入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E君说

这一场风水斗法给了香港诸多企业和风水师灵感,如香港远东金融中心,后来更是将自己做成了一面大铜镜,铜镜在风水学中定位明晰,就是用来反射煞气的,香港力宝集团大厦为了使自己不受各方煞气影响,直接全副武装,将自己建成了钢铁巨人的模样。于是,各个集团在中环一带争奇斗法,却也相安无事了许多年。

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中,玄妙幽秘的风水斗法事件仍旧层出不穷。风水大师江西杨公的弟子钟叙彤先生曾说:“内行看门道,大部分风水局不足为外人道也,但只有一出,当真是斗得人尽皆知。”这便是有名的“香港风水大斗法”。

香港本地人都知道,中环一带被称之为“港城第一风水宝地”,香港岛的水流自珠江奔腾而入,经过汲水门,闯进维多利亚港后,在流入鲤鱼门,末了被东龙洲挡住,急流变为缓水,在弯折处将形成两个螺旋圈。

钟叙彤点明:“这两个螺旋水涡,就是常说的“九曲来水”,在风水学上是聚财的无上格局。

再看维多利亚港南北两岸的鸟瞰图,尖沙咀是凸出的地形,中环则呈现下凹模样,在西九龙还未填海之前,两个地形可以完全拼成一个完美平面,这一态势在风水上又叫“迎送合局”。

钟叙彤重点强调:“迎送合局”一般惯用在建筑物布局中,但在地形上能够达到这种吻合度,这在整个中国来看都是极为罕见的。”

假如说尖沙咀是环弓形,中环呈反弓形格局,那么在环弓那一面,尖沙咀自然而然地会受到维多利亚港“九曲来水”和“迎送合局”之“财气”浸润,属于万福之宝地;至于处于反弓地带的中环却暗藏一块凶险的“三煞位”,即两股水流对冲最为激烈之处,按照常理而言,应该是极恶之地。

汇丰银行、香港中国银行以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纷纷盯准了“中环”这块肥肉,有人一脸莫名,不知内里。但钟叙彤却是心知肚明:很少有人知道,“煞气”带“衰”也带“旺”,正所谓“要想发,斗三煞”,如果想要“发快财”,就应该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去权衡吸收的“量”。

首个试水中环地区的是汇丰银行,为了抵御中环的煞气,汇丰想了一箩筐主意。首先,汇丰银行想到了“净化”和“过滤”,就是将汇丰银行大厦前面的地皮建成公园,来缓冲来自尖沙咀的煞气。

其次,在香港闻名的两只雄狮——“施迪”和“史提芬”镇守汇丰,除了威慑警示外,汇丰银行还会将萌宠图样印在钞票之上,表里合作融洽。

再次,在汇丰银行的一楼大堂除了两个手扶梯,别无他物,前后两个凿门处甚至连大门都没做,对此,汇丰银行自有一番自己的解释:先用公园稀释阻挡煞气,大厦后面却是完全敞开的,待到第一层楼完全放空之后,再顺理成章地让煞气直冲而过并让道,就可以完全避开这一道煞气了。

这一“连环化煞”套自然是咨询了风水大师后的手笔,汇丰亚太区总裁王冬胜甚至笃定道:“香港所有的高楼大厦里,风水第一,非汇丰总行大厦莫属。”

然而,中银大厦的动工却粉碎了汇丰的洋洋得意。英政府批地的时候百般刁难,批了一块又狭小交通又闭塞的地段。

但贝聿铭提议贝礼中将四组三棱柱、顶部为锥状的实物模型制作出来。随后,贝聿铭随意地滑到这三棱柱,直至几个组件完全呈现出“节节高升”的形态。

贝聿铭将中银大厦称为“竹”,并认为越是在险恶滩头,“竹子”更要向上笔挺,生机茁壮。后来,中银大厦拔地而起,足足70层楼,一跃升为“亚洲第一高楼”,可以说让英政府大失所望。

最为诡秘的是,扎根于中环的中银大厦如同一把凶险的光刀,攻击性十足。风水先生宋苏昆也点评中银大厦:“但凡有一个屋角是指向你的,那么它就是指向你的一把刀,严重的可能导致人体疾病和经济损失。”

彼时,中银大厦落成,为避开“尖刀”,周遭家家户户的门窗阳台都挂着一面铜镜,要将“煞气”“射回去”。至于大厦外观的三面“刀刃”则分别指向了汇丰银行、驻港部队和港督府。

中银这把钢刀刚开刃的第一年,时为港督的尤德公爵就因为突发性心脏病猝死。继任港督卫奕信惊疑不定,颤颤巍巍地打包入住,可没过多久,卫奕信的身体也逐渐恶化,大大小小的手术不断,不断磋磨着这位继任港督的心神和精气。

走投无路之下,卫奕信唤来了一位风水师,大师绕着港督府转了一圈,又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下卫奕信,卫奕信见此人派头架势不小,应是有本事在身上的,便低声问道:“可有化解法门?先生不妨直说。”

那风水师言简意赅道:“化解之道——种树。”

清风徐徐,柳条依依,按照规划,港督府面向中银大厦的一侧要种满成片的柳树,看着工人们手脚麻利地搬运挖坑,卫奕信稍稍松下一口气。

可正当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柳树入坑就蔫了,种一棵死一棵,种两棵死一双。看着死了一茬又一茬的柳树树苗,卫奕信大动肝火,病情愈发恶化,而大师也哑火沉默,一时间港督府的气氛愈发凝重。

大师对此迷惑不解,他向卫奕信解释道:“按理说,柳树的形状柔和圆润,能够缓冲大厦刀割斧凿一般的尖利角度带来的煞气,但眼下……”

显然,区区一片柳树林治不了中银大厦的凶煞之气。

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后,首任特首董建华对港督府的异闻则是早有耳闻,直接收拾行囊,远离了这“刀锋下的总督府”,住在自己家中。

至于港督府,则被董建华改造成为了礼宾府,专门接待来访香港的政要。

另一边,被中银大厦的刀刃直指的汇丰银行委实也不好过。1990年,正是中银大厦刚刚投入使用之时,汇丰银行的业绩开始剧烈下滑,股价随之大跌,可汇丰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一片碧绿”,就连远在英国的汇丰总部都被波及震荡。

汇丰银行请来风水师,吸取了港督府种树化煞的教训,大师沉吟道:“那都是小打小闹,要想度过这道难关,就必须及时出击反攻。”

第二年,汇丰大厦就在天台架起了两门17米长的钢制大炮,炮口正对着的就是中银的大楼,这一出手,汇丰的业绩顿时转亏为盈,可对家中银则不好过了,效益步步下滑,直至副行长下台。

这场“刀炮大战”最终以汇丰占据上风告终。不仅如此,此后香港的许多高楼大厦都暗暗效仿了“大楼架炮”这一出风水妙招。

一旁的花旗银行大厦还怕架设大炮不够保险,请来风水师,将大楼设计成了书本开页的模样,而这一开口正好与中银大厦的尖角相对应,仿佛一个下凹的刀鞘,这样一来,花旗银行就能够将中银的钢刀煞气接住,形成“宝刀回鞘”的迎送合局了。

而中银和汇丰的刀光剑影中,还有一块空地,可好长一段时间,碍于两家的火药味和当地的煞局难解,众人蠢蠢欲动,终究无人敢上前出手。

1994年,一天晚上,时任港督彭定康会见李嘉诚。李嘉诚此行正是有备而来,中银和汇丰中间的位置地段固然好,但是风水斗法过于复杂,如一定要李嘉诚选,他倒宁可另择宝地,让彭定康能做个顺水人情,批一块地给他。

谁料还没寒暄几句,彭定康就开门见山道:“听说你想在中环建一个总部?”

李嘉诚只得点头:“是啊,苦的就是没地盘咯。”

彭定康看起来兴致很高:“不错啊,我这就批一块上佳的地皮给你。”

李嘉诚连忙道:“太感谢您了,这块地……”

“就是汇丰和中银中间那一块啊,多少人盯上了,我都没放手。”彭定康笑容满面,但李嘉诚却是忧心忡忡,这烫手山芋,推也不是,接也不是。

隔日,李嘉诚就要助手请来了风水师陈帅佛,他急切地询问老人:“陈伯,您看这块好地能否化煞为旺?”一面是大炮直对的汇丰,一头是三棱钢刀的中银,夹在两座大厦中间,李嘉诚岂不是成为了“水煮鱼”?

陈帅佛微微笑道:“旺和衰是相辅相成的,“财”和“败”也是成正比的,汇丰能“斗三煞”,我们自然也可以。”

在陈帅佛的保驾护航之下,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开始动工,还没等到竣工,就被市民吐槽“奇形怪状”、“不够美观”、“不忍直视”。

可长江实业集团的每一处构造都是在陈帅佛“化煞生财”的建议下设计动工的。

首先,长江实业大厦设计成了四面环盾、方方正正的铁盒模样,且外部全部采用防弹玻璃。

防的是谁的炮弹,已是不言而喻。陈帅佛特别强调:“只有这样才能抵挡住刀砍炮轰,长江实业才能像铜墙铁壁一样刀炮不入。”

但长江实业大厦的设计师西萨·佩罗则对这一欠缺美感的设计十分不满:“李嘉诚信风水,他觉得这种四四方方的铁盒大厦能够挡住中银的煞气,我设计的时候被提点了很多次,要考虑这一点。”

其次,长江实业大厦的四方楼角全部被“削平”,远看是方形建筑,实际上长江实业大厦是八角形,对此,陈帅佛和李嘉诚也有自己的考量:“要挡住中银的煞气,但是长江实业毕竟是夹在中银和汇丰中间,还是后来人,所以不能再搞杀局了。削平楼角,可以避免和中银大厦刀锋相对。”

最重要的是,长江实业大厦的高度也是经过李嘉诚精心计算的。长江实业大厦总高283米,共62层,高过一旁的179米的汇丰银行,但是低于另一头367米的中银大厦。

对此,陈帅佛解释道:“风水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宁让青龙高千丈,莫使白虎抬头旺”,青龙和白虎分别代表建筑物的左右两方,即中银和汇丰。同时,一高一低,刚好巧妙地避开了“刀炮”相对的位置。

62层的楼高也暗含深意——62的数字卦在《易经》中是泰卦象,意为通畅、平安。

最后,长江实业集团在西北乾位立又五杆旗,意在加强李嘉诚在长江实业集团内部和中环地区的领导和优势地位。

这一场风水斗法给了香港诸多企业和风水师灵感,如香港远东金融中心,后来更是将自己做成了一面大铜镜,铜镜在风水学中定位明晰,就是用来反射煞气的,香港力宝集团大厦为了使自己不受各方煞气影响,直接全副武装,将自己建成了钢铁巨人的模样。于是,各个集团在中环一带争奇斗法,却也相安无事了许多年。

招生进行时

后 EMBA 商 业 领 袖 项 目

后EMBA是MBA、EMBA之后的再延续、再提升、再超越!持续打造中国最高端的知识学习与资源整合平台,从而引领社会、引领时代、引领中国未来。自2011年开办以来,已先后有3000余位杰出企业家入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