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一篇有关定投指数基金最全的一篇文摘、感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9回复:183喜欢:700

(这篇文章比较长,但很有用,尤其加粗部分)

经过大量学习、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可行的量化定投指数基金系统。

首先看指数基金的优势:

指数基金具有永生不死,长期上涨的特点。这个优势是单个股票不具备的,它还会带来年化 10%左右的收益。 

底层逻辑:GDP = 各产业总产值 - 各产业中间投入,创造各产业总产值的主要是居民、企业和政府,其中企业又是效率最高的,所以社会中所有企业的整体收益率一定是大于 GDP 增长率的。

结论:指数基金的收益率 >所有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率>所有企业的整体收益率>GDP 增长率。

这个几乎是确定性的收益,对我们的人生规划、资产配置、财富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富人为什么富有?因为他们拥有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优质资产。

在金融领域,金钱并不是一张张沉睡的钞票,如果学会投资,学会用钱购买资产,那么就相当于这些钱24小时在为我们打工,让我们的财富增值。

与其让钱躺在钱包中贬值,为何不利用其为自己实现复利增值呢?

要想变富,就要积累资产,当我们积累的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能够覆盖自己的日常支出时,我们就进入了富人的初级阶段。

什么是资产呢?能够带来房租收益的房地产,能够带来稳定营业收入的企业,能够带来稳定现金分红的股权,能够带来稳定分红的指数基金,这些都是资产。

简而言之,能够为你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投资品种都可以称为优质资产。

人力资产是每个人最大的一笔资本,我们自己也是一项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稳定工作=优质的“债券类资产”,

一份稳定的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优质的“债券类资产”。

大多数年轻人需要依靠自己的体力或者努力工作来赚取工资收入,这其实就是把自己这项人力资产运作起来产生现金流。

我们可以利用得到的现金流逐渐配置各种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

例如有的人会把工资存入银行,买银行理财产品;

有的人会用工资买股票或基金;

有的人会多买几套房子,预备养老。

不同人的选择不同。

等到积累的资产足够多,这些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可以覆盖家庭日常生活的开销,我们也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这就是用定投来化解人力资产的时间风险。

这个过程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

早期我们的家庭资产中人力资产是主要部分,但随着定投的延续,人力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就逐步变成其他资产。

最终当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其他资产,而这些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足够我们的生活所需时,我们也就可以退休了。

如果做好投资的话,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何定投是分批投入的,因为资产产生现金流需要时间。

人力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也就是工资现金流,通常是定期发放的,所以大部分定投也是定期的。

定投的实质就是资产配置,把人力资产定期转化为其他资产。

所以只要我们还在工作,还在用人力资产产生现金流,就要面对如何定投的问题。

定投的核心意义:承认自己无法判断市场短期的走势,避免主观判断,用分批投入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通过定期不定额的量化定投策略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在股市底部收集更多的筹码,大大提高收益水平。

定投的核心原则:低估定投优质指数基金

低估定投策略就是在指数基金低于正常估算价值或者远远低于正常估算价值的时候购买指数基金。

那么低估定投策略是靠什么获利的呢?

企业的市值=企业的市盈率×企业的净利润+企业分红

第一部分:企业盈利增长。在A股上市的大部分企业的盈利都是稳步增长的,同时指数是一篮子优质股票的集合,因此指数每年的盈利都会增长,这是低估指数定投的第一个盈利来源。

第二部分:估值上移。从上述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企业市盈率较低,那么随着市盈率的增长,企业的市值也会不断增长。购买此类企业的股票也会为投资者带来盈利。

投资者需要注意,大部分追涨的投资者亏钱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估值下移。

例如,投资者购买了高市盈率的股票,尽管企业的净利润不断增长,但是其市盈率不断降低,如果企业净利润的增幅远远低于市盈率的降幅,那么企业的市值是会不断下降的,其股票价格也会降低。这就是投资者需要购买市盈率低的指数或股票的原因。

估值既可以上移,也可以下移。如果估值上移,投资者就可以享受估值上移带来的利润;如果估值下移,投资者就要承担估值下移带来的损失。

第三部分:股息分红。投资者购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就会享有参与这家公司分红的权利。

同理,指数是一篮子股票,投资者投资指数也会享受到股息分红。

通过指数基金定投策略的盈利原理可知,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作为投资标的的时候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

1.指数的盈利要非常好;

2.指数要处于低估区域内,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若想获得稳定现金流,就应该选分红策略指数基金,在股息比较高的时候买入,至少要高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不管是A股指数还是美股指数,指数背后的企业的盈利是不断增长的,那么只要购买时的估值足够低,未来随着估值上移和企业净利润的增长,投资者大概率是赚钱的。

这就是著名的戴维斯双击效应。

在大熊市的时候,优质企业会面临估值下移和公司业绩降低的双重压力,如果投资者在此时购买优质企业的股票,那么当牛市来临时,投资者会获得企业估值上移和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的双重收益。

运用低估定投策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谨守安全边际原则

使用低估定投策略的时候一定要谨守安全边际原则,以降低回撤。低估定投策略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需要投资者忍受长期浮亏。A股牛短熊长,通常一轮熊市在五年时间左右,有很多投资者等待不了那么长时间,最终投资不了了之。

更为糟糕的是,大部分投资者会于低估区间被市场波动风险及各种利空消息吓到,不敢投资,到了指数正常、估值涨幅好的时候因为市场赚钱效应好才开始投资,遇到市场短期回调时往往心理压力较大。

投资的第一原则是避免亏损,只有谨守安全边际原则,等待指数进入低估区域再进行定投,才可以让投资者的投资一直处于回撤可控的状态,投资者才能够一直活跃于资本市场。

2、控制合理的仓位和比例

仓位是指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的金额占实际投资基金的比例。

指数基金比例是已经定投的单只指数基金金额占全部投入指数基金金额的百分比。

在仓位控制方面,投资者应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是投资者首先要控制好单只指数基金的投资比例。

拥有大额资金的投资者对风险控制的要求很高,所以对单只指数基金的投资比例要控制在20%以内对强周期性指数基金的投资比例要控制在5%以内。

分散定投指数基金,对不同风格的指数基金进行组合配置,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这也符合格雷厄姆投资的第三个原则——分散投资原则。

如果只投资单一的行业指数基金,当行业低迷的时候,账户会整体下跌,波动较大,投资者的心理压力也会变大。

而对不同风格的指数基金进行组合配置,比如对金融、医药、消费、科技等行业指数进行配置,除非发生系统性的市场风险,否则这些指数一起下跌的概率比较小。这样做可以降低投资者整体账户的波动比例。

第二是投资者要控制好整体仓位。

整体仓位是指持仓指数基金的金额占整体投资资金的比例。控制的核心原则很简单,A股指数而言,全市场指数越低估,指数基金的仓位越重;全市场指数越高估,指数基金的仓位越轻。做到攻守有道,股债平衡。

第三是投资人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全市场指数估值处于低位的时候,如果投资者重仓,也就是指数基金投资金额占总体投资资金的比例比较大,那么投资者的压力往往会比较大。如果此时因仓位过重让自己心理压力过大而影响了正常生活,那么投资者可以暂停定投,通过增加整体投资资金的方式变相降低仓位。

当全市场指数处于高位的时候,如果投资者轻仓,也就是指数基金投资金额占总体投资资金的比例比较小,那么投资者往往会比较焦虑,担心错过牛市。如果此时因仓位过轻让自己过于焦虑,那么投资者可以适当地在低估指数上增加一些仓位。

倘若市场上已经没有低估的指数了,即使市场整体上涨也要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等待市场回调、指数低估以后进行定投,切记要在低估的安全边际以内进行定投。

大部分新手投资者之所以会亏损,就是因为其在指数高估或者超级大牛市顶点的时候买入。

如果投资者在2007年或2015年大牛市顶点时一次性追高买入基金,那么很可能到现在还是亏损的。

3、控制合理的定投节奏

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往往都想赚钱,这无可厚非,可是当这个念头越发强烈时,投资者就会预测市场,感觉牛市快来了,便会一次性加仓。股市很奇怪,普通投资者通常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似乎股市总与投资者作对。

其实这不怪股市,而要怪投资者没有耐心。例如,当投资者重仓后,股市却下跌,于是其恐惧加剧,渐渐地对股市失去了信心。

因此,定投的节奏很重要,投资者应慢慢买,慢慢卖。

熊市不会一下子到底部,牛市也不会一下子到顶部。

定投与吃饭类似,我们必须一日三餐均衡搭配,如果每天早上就把一天的饭都吃了,那么长期下来肯定消化不良,不利于身体健康。

同理,如果投资者总是想要一把定输赢,那么当遇到市场暴跌时,投资者就会被深深套住。

因此,投资者在定投时要把握好节奏。要知道,市场投资总是不缺机会的,如果把握不好定投节奏,那么当投资机会来临的时候,投资者会因为没有充足的现金流而错过机会。

4、不要止损

指数低估定投策略遵循的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采用的是左侧逆向交易,在指数下跌幅度可控的条件下,随着指数下跌慢慢加仓直至买到指数价格最低点,然后等待指数价值回归取得盈利。

只要严格遵循安全边际原则,在指数低估区域内加仓定投,那么指数的最大回撤就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投资者只要忍受住浮亏,在指数下跌的时候坚持定投,最终都会迎来指数估值上移及企业盈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效应,取得盈利。

因此,定投指数基金并不需要止损,只需要在低位买入基金并持有到估值回升即可。

指数基金定投从大的方面来说分四大部分:

一、投资标的的选择(指数及跟踪该指数的基金)

指数的选择主要遵循:

选择高成长性、高波动率、高景气度的指数。

股债轮动(实质是资产配置,熊市投指数基金,牛市投债券产品)

低估资产轮动组合

大中小盘轮动组合

行业轮动组合

全球资产轮动

主要选优秀的宽基和策略指数基金为主,以优秀行业指数基金为辅。

例如以红利、沪深300恒生指数中证500创业板标普500、纳指100、等指数基金为主,以消费、医药、中概互联行业指数基金为辅。

跟踪指数的基金选择主要遵循:

日成交额大于1亿元(或基金规模至少2亿以上的)

费率低的场内ETF

追踪误差小的

至于具体要买哪个指数基金,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哪个指数更低估,更有投资价值,不能为了配置而配置。

二、给指数估值

常见的估值方法有: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常见的估值指标有: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

市盈率是用公司市值除以盈利,

中位数市盈率

例如牛市的时候,如果中位数市盈率先进入了高估区域,那说明这个指数其实大部分股票都涨了比较多,可能有风险了。

盈利收益率则是用公司盈利除以公司市值,换句话说,盈利收益率约等于市盈率的倒数

不同的指数基金需要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进行投资。

比如盈利始终保持不变的品种可以使用现金流收益率进行判断;

盈利稳定增长的品种可以使用盈利收益率法进行判断;

盈利快速增长的品种(如盈利增长速度大幅高于10%的)可以使用博格公式法进行判断,影响指数基金收益的几个因素如博格公式所示:指数基金净值=市盈率×盈利+分红。

估值和盈利增长速度的关系:PEG指标

PEG=市盈率数值/长期盈利增长速度数值

PEG反映了市盈率波动区间和长期平均盈利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PEG通常在1~2。

如果市盈率长期保持很高的数值,那么对这类品种要谨慎,因为很少有品种能长期保持较高盈利增长速度。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指数的历史市盈率,看看当前市盈率所处历史市盈率的位置。

如果市盈率同时也处于低位,那这个品种大概率就是处于低估区域的,可以考虑买入。

如果市盈率处于高位,或者PEG也大于2,那这个品种大概率就是处于高估区域,这时就要谨慎一些。

一只指数基金的股息率比银行的一年期储蓄利率要高,就已经算不错了的。持有这只指数基金,每年的分红都比储蓄的收益要高。

对于红利指数基金来说,这个条件不难满足。红利指数基金大部分时候的股息率都在3%以上。

当市场整体比较低迷的时候,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能到4%。

历史上,A股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超过5%的时候,都是历史大底,在这段时间里投资,收益都非常不错。

全市场指数的估值全市场指数的估值反映的是A股整体市场的估值程度。

全市场指数中包含了沪市和深市的股票,而且采用的是流动市值加权,这就比只包含沪市股票且按照股票总市值进行加权的上证综合指数更能精准地反映A股市场当前所处的位置。

一看市盈率的数值,二看历史百分位。

SY盈利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数,它等于每股盈利除以股票价格。

这个指标可以衡量指数的盈利能力,对于盈利稳定的指数,盈利收益率越高,代表股票的潜在收益率越好。SY是股票盈利收益率(Stock Yield)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利率指标,可以衡量债券的潜在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越高,代表债券的潜在收益率越好。

BY是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Bond Yield)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当股票的潜在收益率高于债券的潜在收益率时,资金大概率会涌入股市。比如股票的潜在收益率为5%,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资金大概率会涌入股市,导致股票市盈率提高,盈利收益率降低,最终股票的潜在收益率和国债收益率持平。

反之,当股票的潜在收益率为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5%时,资金会涌入债市,导致债券的收益率降低。这是股市和债市轮动的原因之一。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股票的盈利收益率越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越低,资金涌入股市推高其估值的概率越大。这种时候投资股票最有价值。

SY-BY模型单纯地利用全市场指数市盈率百分位计算市场指数估值的时候,我们只考虑了股市本身,并未考虑利率和通胀对股市的影响。而实际上高利率对股市的走势会有压制效应,在高通胀环境下股市也很难走出大牛市。因此,可以引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个无风险利率指标来把利率和通胀对股市的影响考虑进来。国债收益率是和利率正相关的,一般市场利率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会走高。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市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预期正相关,如果市场CPI预期走高,那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走高,反之如果市场CPI预期走低,那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会相应走低。因此,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涵盖了利率及通胀预期的变动因子。如果我们将股票的盈利收益率扣除10年期国债收益率,那么就相当于把股票盈利收益率受到利率和通胀预期影响的因素给剔除出去了,这样得到的就是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全市场指数盈利收益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SY- BY

风险溢价=全市场指数盈利收益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SY- BY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到,风险溢价越高,投资者对其投资股票所承担风险的补偿越高。

在历史上,SY- BY的数值为3%~5%时都是绝佳的投资机会,SY- BY的数值越大,越值得投资者加大定投比例。

很多网站和APP上可查指数的估值,常用的有:雪球上的蛋卷指数估值、天天基金上的指数宝和乌龟量化网站。

三、指数基金的买入(定投),按标准持续定期不定额的买入

买进指数基金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好价格大量买进(指在超低估的情况下); 

(二)、是在低估区间定投。

重点来了!敲黑板!

指数基金定期不定额定投的原理是:

在“微笑曲线”的左侧买入,越跌越买



通常我们定投是从进入低估开始的(通常历史市盈率百分位30%),也就是从左侧开始定投。在“微笑曲线”的左侧越跌越买,到了右侧不需要涨到原来位置就能开始赢利,如果能涨到原来位置,那收益会更好。

因为指数基金上涨是长期的,下跌是短期的。如果我们在下跌的过程中,适当提高定投的金额,如图所示,那“微笑曲线”的作用还会更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收益,也就是“越跌越买”的思路。

配合估值,对同一只指数基金来说,通常估值越低,投资价值越高,也越值得定投买入更多的金额。这就是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定投放大器,能够放大我们的投资收益。

举个例子,一只指数基金,适合用盈利收益率来估值(目前国内适合盈利收益率法的品种,主要是上证红利、中证红利沪深300上证50基本面50上证50AH优选央视50、恒生、恒生中国企业等指数的指数基金)。

通常对同一个品种,自身盈利收益率(市盈率的倒数)上升了,定投价值会越高,定投的时候也就越值得投入更多的资金。

首次低估时(通常是市盈率在历史百分位30%)的定投资金额确定公式:

 

我们也可在合理市值以下(比如市盈率历史百分位50%以下)慢慢买。

后续每月定投金额的计算公式为:

方案一、

方案二、每月定投金额:在市盈率十年百分位

40-50%投0.25X;

30-40%投0.5X;

20-30%投X;

10-20%投2X;

0-10%投3X。

注:X表示首次低估时的定投资金,如果定投金额超过了自己每月可投资资金,则可以适当降低标准。

在上述公式里有一个n,它就是定投收益的放大器,对进一步提升我们定投的收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谓放大,很好理解,即n越大,收益会相对越高。只要普通定期定额的定投是盈利的,那么n就能放大我们的收益。

n越大,我们会在盈利收益率越高的时候投入更多的资金,买入更多的份额,也就做到了在低估买入更多。

用这种定期不定额的投资方式,会帮助我们在低估的时候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进一步提升投资的收益率。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采用这种方法,对每个月投入的资金量是有一定要求的。

定投放大器n,能够放大我们的投资收益,但是对资金的需求量会随着n的增大越来越多,而且这种增多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

n的数值越大,当指数基金低估时,要求投入的资金量就越多,因此投资者要量力而行,设置适合自己的放大器,根据自己能够承受的资金额度来设定n的取值。

一般来说,设置n=1,效果就已经不错了。有条件的、资金比较多的朋友,可以设置n=2。这就是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普通定投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收益。

一般来说,我们每个月收入减去各项开支,剩余部分的一半以下,拿来定投会比较合适。

例如每个月收入8000元,各项开支4000元,剩余4000元,那么可以拿出2000元定投。如果短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增多了,那也是有余力增加的,可以适当提高金额。

如果一开始就把4000元全部用来定投,后面遇到额外的开销,或者遇到市场下跌需要加投,都会比较被动。

投资要以不影响日常生活为前提。

假如说初始定投金额是1000元,n设置为2,当遇到A股极端下跌,指数基金到了历史最低估值的阶段,定投金额可能就会变成2400元~2600元。大多数时间里,定投金额会在1000元~1500元。这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区间。

案例:已经有一笔资金,要分批投入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反映了你对市场未来走势的一个预判。

如果你愿意一次性买入,这说明你认为当前价格就是处于最底部,未来不会大幅下跌了。毕竟谁都想买在低点,如果未来还会继续下跌,没有人愿意现在就全部投进去的。

如果你想分批投入,例如分成10份,每个月固定买一份,这说明你持有的是被动投资的理念。“我也不知道未来是涨是跌,但只要还处于低估值,我就可以分批投入,最后的平均成本也一定是处于低估值的。”这样不会买在最低点,但也绝对不会买高。

如果你想持有现金,等待更便宜的价格出现,这说明你认为未来市场还会下跌。因为如果认为未来股价很快会涨上去,你不会现在持有现金的。这也是一种主观判断。

上面三种策略,只有分批投入是没有主观判断的。

一次性投入和持币观望,都是对未来市场走势做出了主观判断。

如果主观判断正确,能赚到更多的钱;

但如果判断错误,则有可能遭受损失。

例如,持有现金等更低的价格,如果之后上涨了,就有可能踏空。

我们能大致判断出指数基金是便宜还是贵,但短期的涨跌是很难判断的。

并不是说贵了短期就一定会跌,便宜了短期就一定会涨。

很少有人能长期准确地判断市场走势。

我们定投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主观判断出错,分批投入至少可以获得一个平均价。

如果不是用新增的收入来定投,而是自己原本就有一笔资金,那该如何配置进去呢?

也可以用分批投入、越跌越买的方法。

通常是把资金分成80份,进入低估区域后(通常历史市盈率百分位30%),投入1份,也就是1.25%。这里的1.25%,有点类似前面介绍定期不定额定投时的初始定投金额,之后每周四投入一份(因为周四国债逆回购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比较好,这个时候会有资金涌出股市,股市下跌的概率比较大,符合逆向投资思维,即指数在低估区域内跌得越多,我们买入指数基金的成本就越低,未来收益率会相对更好。当然,如果国债逆回购收益率下降,这种周四股市大概率下跌的情况就会逐步失效。),如果市场下跌了,可以提高投入的比例和金额。

后续每次的定投额还是按以下公式来确定:

用这种方式,可以在10-20个月里,把一笔资金分批配置成低估指数基金。

为什么是20个月呢?这是一个经验数字,近几年指数基金在熊市进入低估区域的时间长度平均为1-2年年,历史最长也有3年。

但对一只指数基金来说,熊市低估的持续时间一般是1~2年。20个月是比较适中的一个时间长度,方便在熊市的资金配置,也不会让资金闲置太长时间。

投资者也不用担心,资金投入完成之后没钱定投怎么办。因为每一笔资金都是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所以全部资金也都是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整体买得仍然很便宜,长期收益就会有保障。

用这种方式,一笔资金也可以完成在熊市低估买入。

以上说的是指数刚踏入低估区就开始的定投(通常历史市盈率百分位30%),若指数市盈率已在历史百分位的底部,比如5%,那相应定投的频率要缩短,定投的期数可按如下公式来:5%÷30%×80=13.3,一周一次,共分13期。

如上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切忌教条主义,要灵活应用。

不建议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确定买入基金的时间。

主观的感觉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遇到大跌或者大涨的时候,很容易就不敢买或者提前买的比较多,这样效果反而不好。

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对于同样数量的损失和盈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损失带来的痛苦是盈利带来的喜悦的两倍至两倍半。

换句话说,从情感上,赚200元得到的喜悦才抵得上亏损100元带来的痛苦。

有这种影响在,主观的判断很容易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所以最好是定期投资,而不是凭感觉来决定买入时机。

四、收割利润+分批卖出、股债轮动和长期持有吃股息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那关于定投指数基金,该如何卖出呢?

这里的卖出,也被称为“止盈”。

止盈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利润收割法+高估区域逐步清仓法卖出(适合中长期投资)。

利润收割法加高估区域逐步清仓法卖出在投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杀死你的“下金蛋的鹅”。在基金定投过程中,我们购买的基金资产就是我们养的“鹅”,它会源源不断地给我们产生现金流。如果投资者过早地落袋为安,获利一点点之后就卖出自己全部的指数基金,那么就相当于杀死了自己的“鹅”,此时投资者也失去了利用指数基金为自己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机会。那么在A股这样一个波动不断的市场中,适合中长期投资的止盈方法就是利润收割法加高估区域逐步清仓法卖出。在熊市中,很多投资者一直坚持定投,不断地在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区域时买入,这样做非常好,可是当牛市到来的时候,投资者反而不知所措,被众多问题所困扰。例如,需要止盈吗?怎么卖出?可不可以持有到牛市顶点?其实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技术,只不过新手一般都难以达到“艺术”的水平。

以下卖出策略、规则,仅供大家参考,最终如何卖出还需要投资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够教条主义,更不能机械化。

正常估值区域的利润收割法。指数从低估区域进入正常估值区域时,投资者买入的指数基金通常会处于获利状态,此时投资者就需要逐步卖出已经获得的利润,这就是利润收割法。因为指数处于低估区域内的时候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所以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在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区域时要坚持定投,积累份额,即使指数基金获利了也要坚持买入,不能因为短期获利就将购买的基金卖出。对短期利益的贪婪就是对长期利益的漠视。

中证500指数为例,假如现在中证500指数的市盈率在低估阈值以下,投资者开始定投,当中证500指数下跌之后又慢慢上涨时,投资者在指数低估区域也会出现浮盈。这个时候投资者就会产生疑惑:现在定投的中证500指数基金已经获利了十几个点,需不需要卖出呢?如果现在不卖出,那么指数基金发生回撤不就会损失利润吗?不管处于低估区域的指数基金获利多少,都不要卖出任何一份,想要通过中长期投资实现复利的投资者,一定要有长线思维,指数处于低估区域内就是积累定投份额的时候,只有在指数处于低估区域内积累的基金份额越多,未来牛市到来时的收益才会越多。

不管投资指数基金还是做事业,我们的目光都要放长远,要看到10年甚至20年以后,学会做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指数是有周期性的,市场先生会帮你拉低或抬高指数,低估的指数未来一定会步入正常估值甚至高估,只要耐心持有,到达牛市的时候,也许只需要一个星期,你的投资就会给你带来20个点的收益,但前提是你持有足够的基金份额。

有的投资者可能会疑惑,既然牛市能够涨那么多,为什么还要收割利润,而不是到达牛市最高点一起卖出从而获得最高的利润呢?

原因有两个:

没有人知道最高点在哪里,所以企图卖在最高点就是一种奢望,是小概率事件。这是由股市大涨大跌的特性决定的,说得具体点,就是由人们想要快速致富的投机心理决定的。

在股市中,很多投资者都渴望致富,希望通过不断地买入、卖出股票获得暴利。这样的投资现状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股市像坐过山车一样上下波动巨大。倘若你的投资已获利50%,并且在指数处于正常估值区域时没有收割利润,那么最终可能会因大部分人投机抛售股票或基金而使大盘跳水,从而导致你已获得的利润又全部化为乌有。因此,收割利润是必要的。

知道了为什么要收割利润,接下来就要明确如何收割利润。

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应在实现10%的持仓收益率时开始收割。

基金的持仓收益率=(基金当前净值-基金持仓成本)/基金持仓成本。

投资者可以根据净值法计算出自己的收益率。

收割时间的确定方法:

第一次收割的时间是基金的持仓收益率达到10%,

第二次收割的时间是基金的持仓收益率达到20%,

第三次收割的时间是基金的持仓收益率达到30%,

以此类推,即每涨10%收割一次。

实际卖出时的卖出份额=卖出利润金额/基金当前净值

卖出利润究竟是卖什么?很多人认为,卖出利润是把自己买入的基金份额全部卖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指数基金定投产生利润的原理。

指数基金的利润来源取决于初始买入价格和最终卖出价格,这两者之间的价差就是指数基金的利润。那么很显然,当指数基金上涨到一定的净值时,指数基金的净值会高于购买成本,这时候就产生了利润。例如,投资者投入了1万元,现在获利1000元,这1000元就是其利润部分。如果将盈利全部卖出,那么你的利润就成为了你手中的现金。而利润收割的精妙之处在于卖出部分利润,消费者可利用剩余的份额继续保持增值。

这本质上是高位减仓的逆向思维,不管买入还是卖出,始终是以份额为计量单位,份额净值的增长或者下跌决定了投资者是获利还是亏损。

高估区域内的逐步清仓法。前面介绍过,投资者在卖出时应该分步减仓,但是真的到了牛市疯狂的时候,你让持有基金的人卖出基金比让他上刀山还难,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贪婪的。

还记得2015年的大牛市吗?那个时候大盘到达了5000点,同时很多人认为大盘会破万点,即使本来已经获利了,但是人们还是觉得自己赚少了,于是借款投入股市,为了一夜暴富,他们变得很疯狂。

最后大盘急剧跳水,很多人的资产一夜之间蒸发了。

因此,在指数还未到达高估的时候,投资者就要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与不贪婪的心理,逐步收割,学会将部分利润落袋为安。

如果指数已进入高估区域,那么就要利用另外一种策略卖出了,即利用高估区域逐步清仓法卖出。需要注意的是,指数进入高估区域不代表该指数不会再上涨,指数既具有投资价值,又具有投机价值。

指数进入高估区域后仍旧会有很多人追涨,此时指数会呈现非理性的上涨。

因此,当指数进入高估区域时,投资者不能着急清仓。当指数刚进入高估区域时(通常历史市盈率百分位70%),投资者应一次卖出所持对应的指数基金的20%,然后指数每上涨10%,减仓20%。当指数进入高估区域后,上涨30%时,一次性卖出剩余持仓。

这是理想化的卖出方法,当全部的指数基金都卖出以后就不要再追高了,不管指数涨得多高,未来都不要加仓,应等待指数的估值从高点重新回落到低估区域再进行投资。

还有一种情况,即指数进入高估区域后并未涨到最高点就发生回撤,如果此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5%或还有较好的低估指数品种,那么当指数从高估区域回落到正常估值区域时,投资者可全部清仓对应的指数基金,并逐步买入债券基金或其他低估的指数基金;

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并未高于3.5%且市场上没有较好的低估指数品种时,那么可以继续持有,等待指数重新进入高估区域。

不要忘记,定投指数基金的盈利一方面来自指数估值上移,另一方面来自指数盈利增长,优质指数的盈利会持续增长,未来也会重回高估区域。

从长期来看,股权的收益率大于债券的收益率和现金的利率。

持有现金看似无波动,实则现金被通货膨胀腐蚀的风险较大,如果市场上没有值得买入的指数基金或债券基金品种,那么持有自己已经购买的指数基金是一种比较不错的选择。

第二种是股债轮动法(适合长期投资)。

股债轮动法卖出适合长期投资时运用。

当股市处于熊市的时候,通常利率较低,长期纯债基金价格较高。此后,如果持有的指数基金一路上涨,其估值会不断上移,通常此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逐步走高,长期纯债基金的价格会逐步下降。因此,股债轮动法的卖出需要两个触发条件:

第一是指数处于高估区域,

第二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5%。

此时应于指数高估时卖出对应的指数基金,并买入债券基金,然后做到长期持有,以实现稳定持续获利。

在指数高估的时候,投资者应每周逐步卖出对应的指数基金,每卖出一定的份额就买入一定份额的长期纯债基金,以实现股债轮动。

股债轮动法卖出的本质是利用股债平衡来保证投资收益的稳健,即在熊市买指数基金(股权),在牛市买债券基金。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应对市场大跌的风险,但是如果过早地配置债券基金,当牛市到来时,其收益率会比单一地持有指数基金组合的收益率低一些。

第三种是不止盈,也就是买入盈利稳定,分红良好,低估值、高股息的指数基金,然后长期持有,以分红的形式获取现金流。

用这种不卖出的思路,一定要在指数基金股息率高的时候投资。

通常对宽基指数基金来说,如果股息率超过4%,未来的分红收益率不错,超过5%就是比较少见的好机会了。

但是如果2%都不到,那就要小心。

通常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往往也是大熊市指数基金处于低估的时候,也暗含了低估值投资的理念。

所以如果打算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一定要在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再买入。

总之,利润收割法+高估区域逐步清仓法卖出适合新手投资者,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指数回撤,但是收益率可能会相对低一点。

股债轮动卖出法适合长期投资者,如通过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实现复利增长的投资者。

运用这种方法可能会经受一些指数回撤,但是长期持有的话复利更高。

这里讲的定投法适合当前A股市场暴涨、暴跌的情形,如果后续A股市场不再是牛短熊长,那么这种策略也要随之更改。

在保持投资基本原则不变的基础上,投资者应不断优化投资策略,与时俱进,永远学习,永远进步,这样才能够在投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手投资者指数基金定投的16字方针是:

全面配置、低估定投、正常收割、高估卖本。

定投的理念主要在于坚持和复利。

那么是不是做到了坚持和复利就一定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好呢?

并不完全是这样。坚持带来的是时间回报,也就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复利增长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而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利率越大,复利增长效应越明显。

这就告诉我们:在定投的时候需要选择能够长期持续成长的标的。

例如,你从1989年开始定投日经指数,定投20年都没有什么效果,如果30岁定投,50岁还没有希望,那么很多人都是会崩溃的。

如果你从1989年定投纳斯达克指数,定投20年就会有一个高速的复利增长。

因此,也不要一味地认为坚持就能够改变人生,而是要选择能够长期复利增长的标的,然后不断地在一个方向上坚持、深耕,慢慢地积累,实现单点突破。

当一个点被突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变得豁然开朗,你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自由。

自由是每个人的渴望,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自由、美好的生活,而这种美好需要我们靠自律去实现。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律定投实现账户收益的增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注:以上观点大多是学习了微淼理财课、银行螺丝钉、二师父、老罗等前辈的著作之后,结合自己的认知、实践、总结,个人比较认同的)

                                                                                           山亦又采 2021年9月20日整理

精彩讨论

睿资投资2021-09-22 13:59

楼主说那么多,很辛苦,但价值约等于0。直接给答案

只要配置20%国债ETF+40%创业板ETF+40%沪深300ETF,就可以大幅战胜股市平均收益率了。回测7年数据都是如此

奔牛7ef2021-09-22 22:19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

一群演戏的人2021-09-22 22:38

新股民,鉴定完毕

小海龟成长记2021-09-22 21:48

要战胜市场平均收益率,还要安全。长期来看,不可能。巴菲特近些年的收益率也差不多10%,大幅跑输美股。如果看短期,配置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低估值的指数基金,坚定持有三五年,都能有不错的收益。但这又像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因为大部分人做不到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低估值潜力好的指数基金,即使选上了,更大一部分人很难拿得住。所以,要跑赢市场的不是任何一个指数基金,而是人心!

杰哥投资2021-09-22 21:13

你这个策略核心应该就是季度平衡一次,因为国债类现金,所以相当于每季度将涨多了卖掉一些,跌了买入一些,创业ETF和沪深300的互补挺好,用于分散风险,且前者为小盘股进攻,后者大盘股防守,越看越觉得合理,只是在两个ETF高估时可以考虑需要增加国债的仓位,比方说在市盈率百分比70以上,每增长十个点增加国债10%的仓位,低于市盈率百分比30以下时,每减少十个点增加ETF10个点,@赚钱小狼 觉得怎么样?

全部讨论

顽主122021-09-22 22:34

明年三季度你买3个月猪股票,拿1年半左右你看看啥情况。

喔不会炒股2021-09-22 22:29

我去!好多字啊,希望能出个简化版的

天道6662021-09-22 22:24

我觉得这取决于投资周期,如果是3-5年起,那毫无疑问,选择低估值宽基指数,如果是1-3年,需要选择景气度结合绝对绝对估值低的行业指数。

赚钱小狼2021-09-22 22:20

赞同,沪深300与创业板历史上有过同时高估的时候,应该减仓

奔牛7ef2021-09-22 22:19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经

B-S-2021-09-22 22:17

真长……

我好锺意返工啊2021-09-22 22:16

永远满融满仓,永远热泪盈眶

罗立波2021-09-22 22:16

这不是网格交易吗?

顽主122021-09-22 22:13

你不懂而已。神火股份你看看就知道咋玩。这要求强周期,不能弱。4年左右的行业周期最好,一上一下规律性很强。白糖有个5到6年周期,看看南糖多好搬运,跌了3年,5元附近闭眼买,拿2年左右25卖出。

寻狐之剑2021-09-22 22:11

创业板早就不能代表小盘了啊。创业板的中位线市值已经达到了380亿。而中位线以下的所有小盘市值加起来都低于宁德的市值。
中证500中位线市值是238亿。中小创,中小创...中小板还是中小板,但创业板早就不再是小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