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股东大会见闻小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32喜欢:67

昨天参加了药明生物的股东大会,至少有五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也是很多球友关心的问题。$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SH603259)$

一、管理层减持。

最近,6月12日,两位管理层减持,一位是首席执行官、董事陈智胜,一位是非执行董事周伟昌。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反复折腾,药明生物在迷茫的大海上飘摇不定,此时两位高管减持,让心理极其脆弱的持股人更加迷茫。

在这次股东会上,管理层做了主动回应。回应的主要内容是:股权激励系统在股份激励到期后,为补缴所得税,系统会自动为所有的员工卖掉一份股票,是系统自动设置导致,适用于我们公司所有的员工,不代表周总和陈总自己个人卖出观点。

(这让我想起在2019年天齐锂业面临崩盘倒闭的情况下,高管连续减持的情况,记得证代给我的答案和此类似。)

陈总在会议上特别强调,我和伟昌总两个人99%的资产都在药明生物股票上,而且我们两个人基本上没卖(注:指主动卖出),公司管理层里95%的员工跟我们俩一样,都是在坚守,直到现在,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坚守。

二、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多次大幅减持。

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在2017年时持有公司80.59%的股份,到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3.72%.如此巨幅减持,难免让人产生减持套现、资产转移的联想。

曾有一条很火的网络评论说:2015年李革把药明从美国私有化时市值才百来亿,回港股,A股,搞了整个药明系,药明康德A+H,药明生物,药明联合,巅峰市值1万亿;近几年频繁减持套现千亿…

如何看待李革减持问题?股东大会上,管理层透露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李革作为创始股东,和银团的利益绑在一起的,银团基金有退出压力,所以过去产生了大量的减持行为。

这和多年前药明美国退市私有化有较大的关系。私有化是需要花钱的。李革当时是借助银团的力量进行了私有化,后来一路减持就是为了还债。

李总在这次股东会特别强调,管理层和创始股东实际上是两个团队,“我和伟昌总代表的管理层,李总在药明生物不拿一分钱工资,李总代表的创始股东,没有任何收入。李总的减持和管理层没有关系”。

三、公司会不会私有化

2015年药明因为美股估值较低,私有化后回到A股上市。现在股价又到了地板上,市场开始担心公司会不会故伎重演。

就此问题,管理层表示:公司目前没有任何私有化的计划。

外面风大雨大,但公司内部紧张有序,管理层积极镇定。

一方面努力解决地缘政治风险,跟美国政府、议会沟通,讲公司如何赋能美国企业,希望最终不要受地缘政治影响。

一方面积极修炼 内功,提升客户粘性,"让客户离不开我们"。

公司目前有735个药在手,占全球新药的1/3,把客户留住,药明就能实现自动增长,这种增长源自药明特有的商业模式。

四、美国基地建设技术性暂停

在康龙甩卖美国部分资产后,药明生物美国伍斯特基地暂停建设消息引发市场猜测。

就在年初,药明生物还宣布将扩大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基地产能至3.6万升,基地计划2025运营,2026年投入GMP生产。

对于美国伍斯特基地进展情况,药明生物方面回复称,这是公司内部的正常调整,只是暂停。药明生物方面并没有回应是否跟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风波有关,只是称:“所有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都会有设计调整,这是正常运营。”

在本次股东会上,管理层进一步解释,美国的这个基地要面对更大的竞争,在建设方面需要智能化,更超前。我们希望建设的这个厂是全球最优秀的一个厂,最有竞争力的厂。未来有可能要加大投资,把这个厂变得效率更高。

看报告,去年说是三亿美元,大概是三万多升,今年年底很有可能会说投资五亿美元,甚至更多。所以美国这个产能不是停建,是暂停另作调整,目前未来三年规划还没有变。

但陈总同时强调:“我们还是先想解决地缘政治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计划不会变。但如果不能解决,我们肯定会调整。跟两三年前和投资者沟通的可能会有一点适当的不同,美国厂大概会延后一年”。

这次技术性暂停,一方面是为了修订建设规划,同时也在客观上给了美国方面一定的压力。毕竟药明这个项目的建成将给美国带来更多就业和税收贡献。根据路边社消息,美国当地已就药明暂停建设问题进行了抗议。

五、最坏的打算

关于美国生物安全法案通过的概率,管理层反复强调大选年份的特殊性。在美国,反中是领导人政治正确,是争取选民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法案通过的概率…嗯…呐。(还是不说了,大家自己想。谁也不想有这样的结果,但结果也未必就很坏。)

在今天风雨交加的情况下,在上半年,药明仍然做到了新增项目37个(24H735-23Y698),还不包括已完成数。在会后和公司员工交流的时候,得到一个反馈是,原来客户主要看质量、历史记录、价格,现在客户下单多了一个影响因素:法案。法案不落地,一部分观望的客户就一直不下单。客户这种观望情绪,影响了业务。试想,如果没有法案影响,药明的成绩还会更好。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去年底股东会管理层就24年业绩做了展望,但当时还没有药明生物在法案里的这档子事。现在环境变了,大家的预期需要降低。)

之前有朋友咨询药明上半年业绩,我的答复是这在目前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公司底层资产和未来的长期价值。迈过这个坎,就是晴空万里。

但眼下,这刀就悬在了药明的脖子上,最坏的结果,真出现了怎么办?

管理层的反馈是“我们是个赋能的组织,赋能的企业,哪个地方需要我们的能力,我们就去哪里”。

对于药明来说是全球市场,全球企业都需要,美国不需要,欧洲需要、日本、东南亚都需要。

按照欧洲客户的说法“如果美国人不需要(药明),我们(欧洲)多做一点,我们比美国人更优先”。

陈总表示,回过去看十年,药明生物管理层做的决策都是非常对的,而且踩点都非常好。药明生物的管理层有智慧,有能力,能够去弥补地缘政治给我们带来的风险,或者抵消地缘政治带来的风险。

这句话背后是管理团队正在积极努力应对。

对此,我们应给予公司更多鼓励,祝愿公司早日从低谷走出,为世界医药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备注:现场的问题较多,网络上也有很多版本的纪要,请自行查阅。这里就前期自己和球友关心的问题做了整理。本人持有相应公司股份,观点不保证完全客观中立,请各位看官自行判断。

@今日话题 #2024股东大会调研见闻#

精彩讨论

阿秋199006-20 18:16

你为什么老是删除别人的评论?言论自由嘛。

史诗级杰瑞06-20 17:57

总结意思就是:现在就用最坏的打算来看待药明系,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观望的可以删自选了,套着的别动了,抄底就算了补仓也别补了,你不知道利空落地是哪天,利好是不是真利好。一切都得看美国人

巴菲特读书会06-21 08:53

是的。美味的牛排(肉)是煎(熬)出来的。感谢鼓励。

全部讨论

06-20 18:16

你为什么老是删除别人的评论?言论自由嘛。

06-20 21:56

说人民币多美元少不太合理,海外订单不都是收美元和欧元吗?

06-20 17:57

总结意思就是:现在就用最坏的打算来看待药明系,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观望的可以删自选了,套着的别动了,抄底就算了补仓也别补了,你不知道利空落地是哪天,利好是不是真利好。一切都得看美国人

06-20 17:48

买了一点药明,希望好运吧,热度太高散户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06-20 22:54

周老师成本比大部分人都低,15买到11很优秀了。感觉法案发酵到现在,熬一熬未来只会慢慢变好。

06-20 21:10

国内什么时候出个原料药出口限制法案

美国人敏感到连实验猴都不能被中国卡脖子,都写到法案里,又怎么会容忍药名在美国市场的存在

06-20 19:59

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确实有大幅减持,但是,2017年还没在a股上市,你不能用上市前持有公司80.59%的股份和现在比较吧?

06-21 00:35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企业大股东、高管收益颇丰,中小投资者没有收益。

06-21 13:16

参加股东大会送礼品吗?有没有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