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晶硅光伏电池行业几十年无数人的梦想——经济性量产BC结构电池,而且是低银工艺,难度可想而知。
当初隆基绿能官宣选择HPBC的时候,我都懵了。第一反应是:胆子是不是太大了?步子是不是太快了?要是别人官宣,我肯定100%不信,但是钟李的历史信用值得守候。
我认为当时的官宣值3个涨停板,但实际上却是一片看空。大A的资金真的很有趣,随便搞个高科技概念就能炒很久,但是对量产BC电池却一致看空。
BC电池结构其实是一种终极的金属化互联方案,其地位就如同单晶在硅基材方面的地位,一旦实现经济量产就会成为终极解决方案,就没有被替代的可能。尤其是低银BC在单面场景里面,那是绝对的低成本+高效率。无论将来叠加什么样的镀膜技术,谁首先掌握了低银BC体系,谁就有最好的平台。战略制高点啊!
一边引领N-TOPCon和HJT的探索,一边另辟蹊径把低银金属化互联终极方案搞定,隆基是绝对的科技股,跟只会搞产能复制的对手们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鹤立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