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尼姑原来是女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则禅宗故事是这样被记载的——

一天夜里,和尚突然兴奋地大喊,我悟了,我悟了!

惊动了寺庙的住持,住持就问他,你悟了什么?

和尚回答道:我悟到了,尼姑原来是女人。

尼姑是女人,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实,有什么好兴奋,又有什么好悟呢?

其实所谓开悟,就是捅破那层被语言文化层层包裹出来的假象,看到其背后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真如”。

如果一个不懂尼姑含义的小孩,他看到尼姑,只会认为是一个穿着打扮有点不一样的女人。

而一旦他了解了尼姑这个词所指代的意思,以后再见到尼姑便会第一时间反应,噢,她是一个尼姑。

这便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着相了。

在上面故事中,尼姑所代表的是一个身份,一个符号,而女人则代表的是一种本质属性。

和尚一念之间看透了这层关系,便不止是明白了尼姑原来是女人这一件事,而是了悟了所有语言符号只是一种指代系统,只是概念上存在,而概念和实体不是一回事。

正如指向月亮的手指并不是月亮,女人客观存在,而“尼姑”只是指代女人从事的一种职业。

世上原本没有尼姑,是人们认为的创造出了“尼姑”这个概念。

和尚一念间抛弃了这层符号系统,开始关注起事物的本质,难怪要兴奋大喊“我悟了”。

悟到这点有多重要呢?

看看现代人的处境就知道了。

当一个人受困于符号系统时,他便不再像个人,而更像是一台机器,一只AI,一个NPC。

他希望人们用他粗浅的、简陋的语言去定义他。

富有,漂亮,聪明,学识渊博,专家,有责任心,等等。

而因为概念和本质的分离,即使人们真的这么去定义了,他反而会感到离自己的本质核心越来越远(前提是他还有感受),无法抑制的空虚又促使他去追逐更多的定义。

语言本来是用来丰富一切的工具,但正是因为它的繁杂性,我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执着起语言,反倒忽视了它真正指向的那个“一切”。

我能获得知识,却无法拥有智慧;

可以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眠;

可以进食,却无法产生食欲。

顺从,但不是谦逊;

小心谨慎,但不是美德;

一意孤行,但不是勇气;

好色,但不是爱;

怜悯,却没有同情;

祝贺,却没有钦佩;

虔诚,却没有信仰;

阅读,却没有理解。

就比如钱能买来幸福,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可为什么现代人不断地追逐金钱,甚至有些人已经追逐到了,却不幸福呢?

因为人们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原本努力赚钱是为了生活,变成了生活是为了努力赚钱。

正如哲学家齐美尔所说,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

物质的丰富是件大好事,可现代人面临的问题是外界符号的爆炸式涌现,它在时刻提醒你在符号上的贫瘠。

这种贫瘠感会让人无法静下心来享受当下的安息,而是马不停蹄的趋从于外界符号的刺激。

而符号本身是虚无的,对符号的追逐也注定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徒劳,我们购买再多豪车名表名牌包包,也无法再次体验原始人拿着钢叉追逐猎物的愉悦感。

在科幻电影《超时空接触》里,女主作为一个科学家,要求笃信上帝的男主向她证明上帝的存在。

这时男主问她,你爱你的父亲吗?

女主说,爱啊,非常爱。

男主反问她,证明呢?

女主一下就愣住了。

说到底,幸福是什么呢?

与爱类似,幸福是内心的感觉,而不是向外界的证明。

据我有限的观察来看,整天忙于向外界证明自己很幸福的人,内心很少能产生幸福的感觉。

因为真正的明珠是自己内心涌现出的美好感觉,有了这个,就无需再向外界证明什么。

幸福的人并不缺外界的认可,反倒她会把这份感受带给外界,让身边的人也被感染。

尼姑原来是女人,金钱原来是手段,幸福原来只存在于内心。

不要忘记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作为芸芸众生,我们大多数人都并非天才,也没有什么使命在召唤着我们,我们内心真正所求的,无非是一种美好的感受。

这种美好的感受在我们小时候常常出现,追逐玩乐,发现世界,探索未知,学到知识,等等。

只是长大后,别人会告诉你,人要怎样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而那些事情,可能是违背你内心意愿的,你不仅做的时候感受不到幸福,甚至完成之后也无法感到幸福。

于是别人会告诉你,你做的还不够。

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社会这台机器想要高速运转下去而已,它希望其中每一个齿轮都忽略掉自己的感受,麻木的追逐欲望,沉默的完成枯燥乏味的工作。

我们生存于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要陷入淤泥之中,只是不要忘了,你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不应霸占的,那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钥匙。

最后用我很喜欢的一首诗作为结尾,来自苏菲派诗人鲁米。

有一片田野,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