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商业,唯有数字转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疫情国内连续几天0确认,本是一件好事,可新型冠状肺炎的全球蔓延爆发,再一次打乱复工的计划。

虽然,当前工厂、餐饮、商场等少数关系到民生领域逐一复工,可如交通出行、教育培训等依靠现金流活下去的服务行业却将迎来致命性打击。

据媒体报道,从北上广深等城市飞往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机票大幅跳水,部分低于1折仅100元上下。

现金是航空公司正常运营的血液,同其他产业不同的是航空公司的现金有相当部分是乘客的预付款。当运力和收入大幅削减,乘客纷纷退票时,现金流紧张的航空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出现了非理性行为。

近期,不少航司为保证不停航,机票价格大幅下跌。例如上海到重庆49元,上海到哈尔滨89元、深圳到成都5元。

同样,依靠现金流,依靠学员预付款的教育培训行业,面对一再延迟的开学日期,逐渐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北京虽然也出台免除教育培训机构一月房租,但限于房东是国营企业,而教育培训机构却多开设在社区底商或商场,房东大多是民营企业。

有教育从业者分析,6月之后,教育行业线下机构会倒闭60%。可实际上如果5月仍不能复课,线下机构倒闭80%都有可能。

现在教育培训行业还有在线教育这个救命稻草,尽力创造营收的机会。

可,飞机旅行如何在线化?又如何通过数字转型为客户提供“旅行”服务呢?

所以,数字转型并不是商业的灵丹妙药,虽有带货数亿的直播网红,可网络经济并不是新商业唯一的模式。

因此,疫情之下,商业可以通过数字转型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救,而对于不能通过数字转型提供价值服务的商业生态,就要另辟蹊径。

商业现金流的产生是基于价值商品的流通,要在短期内让客户买单、付费,就要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

那么如何在短期内设计出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呢?

第一,客户至上。这个客户是我们现在服务的客户,或现在能马上创造现金流的客户。

比如,当前政府为鼓励企业复工,不惜包大巴、报销火车票让返工人员回到岗位,民航公司能不能急政府、企业之所急,将自己可飞的航线让政府、企业打包?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可扩张性非常强,总有创造现金流的方法,就怕“等救济”、“等扶持”。

第二,提升服务的含金量。教育培训机构的线上转型只是第一步,现金流的产生,还要靠服务品质。

比如,当企业复工之时,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学习,怎么能确保孩子学习的有效性?怎么能让已经上班的父母对孩子在家学习放心?

这本来属于政府的工作范畴,可现在疫情防控使孩子的在家学习有效性完全成为孩子的行为和家长的责任,教育培训机构能不能在这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呢?

第三,树立长期价值观。这次疫情也为严重依赖现金流的行业敲醒警钟。

任何的短期行为,都将在未来的商业发展中被淘汰,作为一个商业的参与主体,责任、担当、合作愈显重要,就要求企业未来在核心价值文化的主导下,建立起企业的业务生态,增强抗打击能力。

航空公司和教育培训机构也不例外!

因此,与其过度关注行业大趋势,不如静下心来思考——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

这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