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公司,对的人,合适的价格。三分目前看可以得1.5分。
“这个市场没有能力正确合理地给茅台股票估值”
“拿计算器根据每股收益和净资产算个股的估值,然后判断高估还是低估,这种方法我当然也会,但我不信。如果以未来公司存续期内的所有现金流的折现作为估值标尺,在理解力覆盖的范围,我找不到比茅台低估的标的”
“一只永续债,上帝担保,其年实际收益率(扣除通胀)是8%。如果用6%的预期收益率折现,这只债券如何估值?它的“合理”的现价应该是多少?”
明明心里有估值,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标题却是“不会估值的代价”,这是反讽我们这些碌碌无为只会按按计算器的菜鸟呢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