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看空飞鹤主要观点的批判

发布于: 雪球转发:20回复:77喜欢:25

今天如约发布飞鹤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本篇将旗帜鲜明地有理有据地对当前看空飞鹤的主要观点进行批判。

一、配方奶粉会搞集中采购

配方奶粉有可能搞集中采购,这是最近这段时间市场对飞鹤最大的担忧。这种看法其实是被“双减”政策吓出来的。我要告诉大家,配方奶粉不会搞集中采购,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不怕把话说满,我不担心我会被打脸。我的判断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配方奶粉行业的最大问题在于食品安全而不是价格昂贵。理解政府政策,我们首先要理解政府政策背后的逻辑。什么叫做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怎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商业语言来说,就是商业模式要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痛点。

对于配方奶粉行业来说,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用户最大的痛点在哪里?是配方奶粉的安全。中国的家长们被大头娃娃、被三聚氰胺吓怕了,安全性是他们选购一款奶粉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消费者追捧国外奶粉,为的是安全;新冠疫情以后,消费者转投国产奶粉,为的也是安全。飞鹤70%多的毛利率,在可比公司里面,确实是最高的。国内的奶粉价格,据说也是全球最贵的。但是飞鹤也有低端产品,市场上也有便宜的小品牌,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为什么家长们还是只买贵的不选对的?因为奶粉的高价格,是消费者为了安全支出的一份心理保险。从心理上看,消费者会觉得贵的是好的,是安全的。因此,即便政府未来新出台针对配方奶粉行业的监管政策,也只会围绕安全展开,而政府已经出台的政策实际上也是围绕安全展开的

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再去理解其他行业:住房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是价格高,所以房住不炒出来了。医疗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是看病难看病贵,所以集采出来了。教育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是内卷,所以“双减”出来了。

当然,商业世界里面讲均值回归。飞鹤的高毛利会不会回归呢?会回归,但我相信肯定不是以政府集中采购打压价格的方式回归,而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回归。也有可能不回归,因为一罐好奶粉对一个宝宝的健康成长太重要了,如果飞鹤能造好奶粉,为什么就不能卖高价格呢?

其次,奶粉支出在育儿支出里面不是大头。如果完全喝配方没有母乳,并且购买市场上最贵的奶粉,一个月的奶粉支出在1000-1500左右。看起来是不少,但比起其他开支,这点支出根本不算什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得有人帮着带吧?请育儿嫂,拿北京来说,现在育儿嫂的月工资是7000-8000。请父母帮忙,那就得有大房子,或者给父母在小区租个一居室,即便选后者,租金也是奶粉支出的好几倍。孩子上学以后,补课和兴趣班的费用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家里有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看到这篇文章欢迎你们晒一晒自己的账单。这么算下来,奶粉钱根本就无关痛痒。如果奶粉要集采,那纸尿裤要不要集采?手推车要不要集采?育儿嫂要不要集采?或者干脆由政府建设育儿所,老百姓只管生,生出来交给政府养好了。即使政府出政策要降低奶粉支出,可能的方式也只会是减税、补贴或者发放奶粉券等。而这样的政策对奶粉企业不仅不是利空,反而是利好。不过我要补充一点,政府采购奶粉发放给困难群体是可能发生的,但这种集采和担忧飞鹤面临的集采是两回事。

最后,奶粉不是标准品,搞集采不具备可操作性。奶粉和药品,尤其是仿制药品不一样。不同的奶粉工艺不同、配方不同,差异明显。如果集中采购,要么都统一成一个配方一个工艺,全国的宝宝都喝一种奶粉,但作为家长,你会给孩子喝这样的奶粉吗?你为了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会想尽办法去买国外奶粉,结果是集采政策的失败。就像是你的孩子即便上着本地最好的中小学,你仍然会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培训班一样。而且,如果政府集中采购奶粉,肯定会设置各种壁垒,照顾国产品牌,因为提高国产配方奶粉自给率,是保证粮食安全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的一个方面。而消费者对集采奶粉的不接受,将会使得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崩塌,这样的结果是决策者不愿意看到的。要么就是把奶粉分成高中低端分别采购,那又如何进行再分配呢?有钱人、政府官员的小孩喝好奶粉,穷人和普通群众的小孩喝差奶粉吗?这种明显会制造新的社会不公的事情,相信决策者不会主动去做。

二、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

人口出生率的下滑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从2016年开始,新出生人口就在持续下降。昨天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飞鹤也主动谈到了这个问题,2020年新出生人口比2016年减少约600万,但飞鹤收入增加了150亿,言下之意就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并不妨碍飞鹤的快速发展,因为飞鹤靠的是行业整合(虎口夺食)。虽说如此,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毕竟还是会增加飞鹤增长的难度,但我认为,未来人口出生率的走势将会好于市场预期。我们应该从政治的高度去理解这个问题。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以后,提高人口出生率已经上升为“国之大者”,政府会想方设法鼓励生育,而且根据我们体制的特点,甚至会做过头,搞成运动式刺激生育。虽然政府不是万能的,不一定使人口出生率掉头向上,但改变曲线下滑的斜率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政策的强力刺激下,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不过近段时间,市场更多的担忧还是在注射新冠疫苗导致人们推迟生育上。我还是先用逻辑推导一番。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普遍压力大身体素质差,小孩不是那么容易要上的,有的好不容易要上了还会有胎停等意外情况发生。对于打算要小孩或者正在备孕的人来说,他们如果担心疫苗的安全性,更多会选择推迟注射疫苗继续备孕,而不是停止备孕先注射疫苗。而那些优先考虑保命去打疫苗的人,即便没有疫苗这个因素,也是不会要小孩的。更何况疫苗是安全的,打疫苗影响备孕只是一个民间传言。我从一个母乳顾问那里了解到,去年她的顾客确实比较少,但是今年,她的顾客明显多了很多,都忙不过来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打疫苗推迟生育这个事情冷友斌自己也这么说,他们肯定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数据得出来的。昨天的业绩发布会上也有投资者问了这个问题,公司回复说从各个渠道反馈的信息看,并没有发现注射疫苗导致人们大规模推迟生育。我推断当时社会上流传这个观点时,飞鹤也担心对自己的业务造成影响,但目前来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退一步讲,即便真的有大量人群因为注射疫苗推迟生育,那也只是推迟而已。

三、飞鹤收智商税忽悠消费者

这个看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质疑飞鹤“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产品定位,认为奶粉不存在适合某个特定人群一说。实际上,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更为明确的解释是更贴近中国妈妈的母乳。我个人是相信存在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的。我不是营养学专业人士,如果用科学论据来说明,可能并不能表述清楚。我还是用逻辑和常识来推论。我们可以这样问,如果存在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那国产奶粉都应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并不是只有飞鹤一家对不对?还真是。君乐宝我没看到,但金领冠的宣传片花了很大的篇幅在介绍自己对中国母乳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得奶粉配方更加贴近中国妈妈的母乳。但是没办法,这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被飞鹤抢先用了,提前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别人即便想用也没法用了。就像茅台率先喊出自己是“国酒”一样,五粮液、汾酒等等酒企只能干瞪眼。

第二层是既然飞鹤号称自己的奶粉专为中国宝宝研制,为何研发费用这么低。飞鹤的研发费用确实不高,但是大家要看到,整个乳制品行业的研发费用率都很低,这个行业毕竟不是高精尖行业,我们不能把乳制品行业的研发和造芯片、搞新药的研发去比。

第三层是既然奶粉技术含量不高,那凭什么卖这么贵?茅台成本100块,你为什么愿意花两三千买呢?其实买的不是酒而是面子。奶粉成本几十块,你为什么愿意花两三百买呢?其实买的不是奶粉而是安全。我们做投资呢,必须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体验,但最终还是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决策。那些只信任国外品牌的消费者,何尝又不是在交智商税呢?

一枝独秀:飞鹤线下渠道调研深度分享(上篇)

一枝独秀:飞鹤线下渠道调研深度分享(下篇)

 $中国飞鹤(06186)$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精彩讨论

不懂不投-202021-08-21 11:28

我觉得集采这条路不太能行的通,奶粉和药品不一样,药品的使用选择权在医生,所以需求上可以做到标准化,奶粉的选择权在消费者,政府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消费者去消费指定的几款奶粉,即便是政府集采的奶粉价格更低,消费者也不一定会都去选择,就像现在的消费者不买便宜的奶粉一样;

开车菜鸟2022-03-01 14:13

奶粉在产品层面好像没什么差异化,渠道层面又没有规模或独占优势,看不懂它为什么能长期赚高额利润。

不懂不投-202021-08-23 16:16

总体上的判断,目前奶粉市场的格局是自由市场条件下,消费者选择出来的,政府使用一些市场化手段(比如提到的集采增加低端供给等),不太能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试想如果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能达成这样的目的,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奶粉全部倒下的时候,中国人通过各种手段(海淘,去香港买奶粉)买外资品牌奶粉还被别人鄙视的时候,国家就应该出手了;
但不可否认国家可以通过一些非市场化手段达成其降低养育成本的目的,比如像房子一样限价,首先国家是有这个能力做到的,但是考虑到国家这样做的动机,以及在此动机下获得的收益,对比这样做的代价,主观判断政府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太大;

Bobbietiti2021-08-21 23:21

请问可否说下你的叙事主题或者结论是什么呢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