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投资笔记

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20喜欢:21

五粮液的财务数据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稳健,但仔细研究发现最近两年的增长并不健康,原因很可能和大环境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五粮液还是A股优秀代表。以下为本人的投资总结,供参考。

一、核心财务数据

1、净利润率。2023年为37.85%,达到历史新高。净利润率逐年稳步提升,说明公司盈利能力和控费能力都很强大。

2、总资产收益率。2023年为19.82%,创历史新高,收益率整体趋势也非常稳健。

3、归母ROE。2023年为24.81%,略低于2022年,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主要原因系未分配利润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的,改进措施很简单,回馈股东即可。

综上,五粮液核心财务指标非常稳健,盈利能力强。但是这种稳健并不完全是营收创造的,部分是通过财技实现的,具体原因详见后续分析。

二、2023年年报主要数据分析

1、营业收入。2023年为833亿,同比增长12.6%。具体来看,白酒总销量15.9万吨,同比增长25.1%,则单价同比下降10%;五粮液产品营收628亿元,销量3.87万吨,单吨售价162万元,2022年单吨售价为169万元,同比下降4.1%;其他酒产品营收136亿元,销量12.04万吨,单吨售价11.3万元,2022年单吨售价为12.9万元,同比下降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公司实现了营收和销量的双增长,但代价是价格的降低,降价范围已经波及到核心单品。

2、毛利率。毛利率水平非常稳定,几乎不受通胀影响。2023年,毛利率为75.79%,比2022年增长了0.37个百分点。原因系白酒营收占比提高导致的。

3、销售费用。2023年为78亿元,同比增长13.9%,略超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系广告促销导致的,这几年酒不好卖了,增加促销费和形象宣传费属正常手段,未发现异常情况。

4、管理费用。2023年为33亿,同比增长8.2%。整体趋势来看,管理费用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说明公司控费效果比较好。

备注:商标使用费按白酒营业收入的1.27%计提。

5、研发费用。2023年为3.2亿元,同比增长36.5%。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加大对生产工艺等科研项目的投入所致。尽管增速大,但从总额来看,关注价值不大。

6、其他收益。2023年为3.3亿,同比增长77%,原因系本年度多收到1.4亿政府补助,但不可持续。

7、归母净利润。2023年为302亿,总额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2%,略高于营收增速,说明公司控费效果好。

8、负债情况。无有息负债,财务状况过于稳健,甚至保守。

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偏差的原因有:存货的增加、应收的减少和应付的减少叠加造成的。

10、合同负债。2023年为69亿,同比下降44%,间接说明渠道销售有困难,同时也说明管理层正在落实承诺帮扶经销商。

二、资本配置及分红政策

1、2023年分红政策:以3,881,608,005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4.67元(含税),分红率为60%。五粮液分红率在白酒企业中不算高,还有提升空间。

2、资本配置策略:公司像其他白酒公司一样,手握巨额现金,但其投资理念保守,基本都是银行存款,虽然资金没有损失风险,但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整体评价中性。

四、竞争优势情况及变化趋势

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品牌优势、客户锁定、地理优势、成本优势和网络效应。

1、品牌优势。简单一句话,通过几十年的宣传,五粮液品牌已经牢牢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代表着高端消费和身份象征。

2、客户锁定。每种白酒都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口味,能够替代五粮液的白酒屈指可数,所以五粮液有很多忠实的消费者。

3、地理优势。这里特指老窖池,它是以时间为代价形成的,竞争者用钱换不来。五粮液优质白酒生产能力仅次于贵州茅台,这和它拥有最多的老窖池是分不开的,也是公司最核心的护城河。

4、成本优势。五粮液作为行业老二,通过规模效应提供大量的资源用来支持生产和销售工作,其他公司难以匹敌。

5、网络效应。公司经过多轮销售体系改革,已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既包括经销商网络,又包括自营网络,二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上述网络,公司可以触及到终端消费者,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保证销售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公司具有宽阔的护城河。

目前,公司不断通过扩大营收、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入原产地保护等手段保持竞争力,因此竞争优势变化趋势稳定。

五、行业前景和公司机遇

2023年,白酒行业继续保持挤压式增长,存量竞争态势加速演进,呈现出市场份额集中化、品牌竞争白热化、价格竞争激烈化、产区发展规模化等特征,行业结构性分化趋势更加明显,持续向优势品牌、优势企业、优势产区集中。

未来,白酒产业发展具有高确定性,结构性增长仍然是主旋律、主基调,行业分化、行业集中将进一步加剧。

对于五粮液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要在高端白酒市场高歌猛进,又要维护好中低端市场,管理层身上的担子很重。

六、管理层评价

1、理性。公司赚了钱,既不投资也不把多余的钱返还给股东,而是选择存在银行里。符合大股东的利益,但对小股东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2、坦诚。未发现异常情况。

3、抗拒惯性驱使。能够拒绝盲目投资,值得点赞;薪酬制定标准符合国企特点,但激励不足。

管理层大部分都是体制内人员,唯上思维重,薪酬和股份少,很难相信他们会把投资者利益放到第一位,但由于大股东的约束,所以整体评价中性。

七、空头情形

1、经营稳健的现象部分是财务创造出来的结果,并非完全反映真实的经营情况。原因分析如下:2023年公司宣传其名酒率为15-20%,则普通白酒和五粮液销量比值维持在5.7:1~4:1之间是比较健康的,一旦长期低于4:1,意味着普通白酒严重滞销。但由于会计准则原因,未销售的白酒计入库存,而不计入当期成本,所以经营数据不受普通白酒滞销影响。2020年以前,公司未详细披露白酒销量情况,下表整理了最近四年白酒销量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20、21年销量比值较为健康,而最近两年普通白酒卖的不好,这和行业整体数据吻合,好在23年二者比值已经有所回升。

经过上述分析,投资者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旦中低端白酒不能恢复到疫情前消费水平,五粮液的稳健表现也不能长久,毕竟囤酒是有限度的,而且屯了十年的尖庄也变不成五粮液。

那么这部分未被计算在内的成本有多少?对净利润又有多大的影响?本文采用存货增量来替代,22年新增20亿存货,23年新增14亿存货,对税后净利润的影响分别为15亿、10.5亿。上述存货虽然卖不到正常价位,但还是可以卖出一些钱的,假设可以收回营业成本,那么对净利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会影响毛利率水平。

2、关联交易很多,外人很难理清头绪,存在利益输送风险。投资者关注点:交易总额有没有异常变化。

八、内在价值计算

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02亿,假设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保持在12%,三年后归母净利润为424亿,PE取值28,则五粮液内在价值为11880亿。

本人持有五粮液的股票,观点难免带有主观臆断,请球友自行决策。

本文仅用于记录个人投资历程,不做荐股。入市需谨慎,盈亏需自负。

$五粮液(SZ000858)$

#白酒#

#食品饮料#

全部讨论

PE为什么是28呀?这个28是怎么取值来的?

05-09 20:56

五粮液最大的变化是从收现金变成收银票,而且没有改善的迹象,说明白酒还是难,谨慎投资

其实公司没有发生变化,品牌强就是最好的竞争力,但就是这几年消费需求不太旺盛,如果消费转暖,市值10000亿还是很快的

05-09 22:41

很全面

总结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