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地,话说清楚了,钱放在那里?

2020年9月,我国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这个宣布作为我国最长远的经济规划之一,使得新能源成为资本市场的聚焦点。近期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碳达峰”实现路径的具体规划,同时再次强调了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这份行动方案为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方向提供了非常好指引。本文我们将就该行动方案涉及到的投资方向进行具体展开。

整体来看,本次的《方案》了碳达峰工作期间的二氧化碳减排标准非石化能源的提升目标新能源相关行业发展的最低标准三个方面。根据方案,在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结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分别要达到20%和25%左右;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从而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具体而言:

限制煤炭产业的发展规模。今年的动力煤价从1月1日至10月19日上升了160%。前期煤价大幅上涨是因为供给短缺以及运输成本上升造成。后期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运行,以及供给端产能不断释放,煤价逐渐的回落,过去两周下降50%。不过长期来看,最近公布的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禁止开发海外煤矿资源、推动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根据场长江证券的预估,2025-2026将是煤炭需求量的达峰,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继续支持新能车行业的发展。近两年系能源车车是新能源板块的聚焦点,中证新能车指数去年上涨101.9%,今年以来持续实现了58%。本次的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在100万居民以上的城市内,绿色出行比例不能低于70%。从实际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情况要远超出政策的预定目标:今年以来新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0%,超过年初车协会预期的10%。1-9月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15万辆,同比增长190%。总体而言,新能车几乎月月超预期,今年车协会的销量预期经过三次上调,目前预期2021全年销量400万辆,明年达到500万辆。

大力支持光伏、风电及储能等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发展。本次的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量最少达到1200GW以上,十年复合增长率8.52%。从光伏和风电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其实际增速要明显超出政策目标,2020年风光总装机量已经达到530GW,单年增长23%,这一增速要高出卖方给出的行业增速预测(根据长江证券的预期,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光伏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至少维持在16%)。为了减少风光发电的周期性对电网的冲击,行动方案也设立了对储能设备容量的标准,2025年达到3000千瓦以上。近年随着政策支持及技术发展,风电和光伏相继进入了平价时代,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呈现大幅增长,二级市场股价表现突出,今年以来风电产业和光伏指数分别上涨74%和63%,根据最近公布的行动方案,我们预计相关板块的高景气将继续得以持续。

对水电提供了一定的保底效应。本次行动方案对提到:“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最少达到4000 万千瓦左右。作为相对成熟行业,水电板块的增长不如风电和光伏,相关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17.48%。但水电是我国规模最大而稳定的清洁能源,在新能源提升和煤电退坡的期间有一定的支撑效应。相对于新能源其他板块基本面的高景气及股价表现的高波动特征,水电板块则以业绩稳定、估值低及股价呈现低波动的价值属性著称。如果大家希望分享“碳达峰”及“碳中和”时代的投资红利,同样可以通过水电这类价值板块去进行相关布局。

将核电重新纳入国家能源规划的主要目标。因为安全性的担忧,我国核电项目长期受到了审批限制。但2019年以来,核电建设正式重启,六个项目已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这次的行动方案再次强调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核电的碳排放量在所有能源中最低,而发电最稳定。在风光储能技术暂时未成熟且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出力稳定的核电是未来能源的首要选择。核电建设的项目确定性强,毛利高而目前估值属于历史较低位置,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电池需要锂,风电需要稀土。在煤炭退坡和新能源崛起的时代,稀有金属是不可缺乏的新经济血液。如果大家看好新能源板块未来的成长空间,可以考虑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上游—稀有金属。$稀有金属ETF基金(SH561800)$目前是市场 首只跟踪中证稀有金属主题指数(930632.CSI)的产品,不仅纳入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稀土和电池核心原材料—,还囊括了钼、钛、铟、钨等供需错配阶段的优质材料。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