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未来应该会缓慢增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6喜欢:12

之前也一直持有鱼跃医疗,但是对鱼跃医疗未来发展一直不是很确定,所以一直没谈。今天,只能是浅谈一下,同时帮助自己梳理思路。

认可鱼跃医疗的理由:

家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未来应该会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深而稳步成长

鱼跃医疗目前算是国内家用医疗器械中的龙头,未来有望成长为业内平台型企业

鱼跃医疗目前估值很低,只有16倍

先谈第一点:家用医疗器械这个行业,未来应该会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深而稳步发展。

鱼跃医疗目前三大业务——呼吸制氧,血糖,消毒感控。除了感控属于常态化稳定业务外,其他两个业务都会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用户群体增长带来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产品渗透率应该也会得到提升。当前还有很多家庭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些产品,又何谈去买呢?还有的因为价格较高不愿意买,未来渗透率会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两个孵化业务——急救、眼科。

急救业务就是AED除颤。大家关注最近的新闻报道基本就可以知道,未来在国内的很多公众场合都会配合除颤仪设备。并且大众对于急救的认知也会提高,我预测出除颤仪的家用自备需求肯定也会增加。当然,这个产品单价比较高,最终增长如何,不好预测。但是可以确定,这个肯定会成长。

眼科业务就是鱼跃最近收购的一家隐形眼镜企业,未来应该会从事隐形眼镜业务。我研究了鱼跃的网店和官网,官网已经上传了隐形眼镜的信息,但是网点还没有上架。但是,未来肯定是会上架的。

这个产品,未来行业规模不好预测。因为针对近视眼,目前除了眼镜之外,还有三种替代方案。一种是隐形眼镜,一种是飞秒手术,还有一种是角膜塑形镜。飞秒手术可以直接解决近视问题,手术安全,价格也不贵;而角膜塑形镜不仅可以预防近视,同时也只需要晚上带就行了,白天不需要带,方便高效。先比较而言,隐形眼镜的优势就不是很大,所以我说业绩不好预测。但是多少会成为一个增量。

总的看来,鱼跃医疗未来的成长性应该是确定的,只是快与慢的问题。

再谈第二点,我认为鱼跃医疗算是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的龙头,未来有望成长为业内平台型企业

这是2019年的数据,现在鱼跃医疗在整个家用医疗行业的市占率应该到6%。目前国内的家用医疗器械主要还是被外国产品占领着。但是,我始终认为,在任何一个灵域,国产替代的逻辑都是存在的。国产质量不差,价格良心,国产替代应该是肯定的。

国内的竞争者主要有可孚、九安怡和嘉业,三诺,还有微泰。鱼跃21年营收68.94亿,可孚22.76亿,九安排除美国业务23.79亿,怡和嘉业按照招股书年营收是6.6亿,三诺营收23.6亿。从业绩来看,鱼跃基本就是龙头。当然,在细分的产品领域,鱼跃并非龙头。比如呼吸机看怡和嘉业,血糖看三诺。但是,总的来看,还是鱼跃强。

按照鱼跃目前的营收,在整体的市场竞争中,我认为鱼跃是最有机会成为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台型公司的。其他品牌在单品上的优势,正逐渐被鱼跃所追平。比如,呼吸制氧业务,19年占比4%落后于怡和嘉业,但是21年就已经追平了。三诺的血糖目前国内第一,但是鱼跃已经率先推出了CGM产品,而三诺还没有相关产品落地,未来鱼跃也存在追赶的可能。

一旦鱼跃成为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台型企业,鱼跃的各个产品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带动作用。买了鱼跃的呼吸机,会倾向于购买他的制氧机、血糖仪,带动整体业绩增长。

就好比美的格力,美的的空调品质不如格力,但是美的最终的业绩超过格力。因为格力始终只抓住空调这一个单品,但是美的却朝着家电平台型企业发展。人们除了认可美的空调,还认可美的电饭煲、美的豆浆机、美的吸尘器、美的空调扇,只要加上“美的”二字,用户默认品质不错,业内称之为“套系化发展”。

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其他品牌可能都会成为单品型的“格力”,而鱼跃最有可能成为平台型的“美的”。

第三点,鱼跃医疗目前估值很低,只有16倍。

我是很看重估值的,估值高的企业基本不碰。相比行业未来几倍的发展空间,我认为这个估值真的很低,安全垫很厚。

再来谈鱼跃医疗的不确定因素:

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未来可能存在恶性竞争

鱼跃医疗目前任何一个单品的竞争优势都不明显

疫情消退对业绩的影响

先谈第一点: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格局不稳固,未来可能存在恶性竞争

家用医疗器械相比专业的院用医疗器械,技术难度很低。院用的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是无可置疑的龙头,谁都无法撼动。但是家用医疗行业,正因为产品技术难度低,产品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并且这种行业竞争格局并不稳固,鱼跃整体规模最大,但是各个单品都被其他企业霸占着,目前还属于群魔乱舞的阶段。

不仅如此,正因为行业门槛较低,容易引导新的竞争者入局。比如,美的也在做呼吸机,牌子响亮,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这种行业是最容易发生价格战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年的家电行业价格战。一旦打起了价格战,对鱼跃医疗的营收和利润率都会产生不可预期的营销。这使得鱼跃的未来有些模糊不清。

再谈第二点,鱼跃医疗目前任何一个单品的竞争优势都不明显。

鱼跃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企业的平台性,什么产品都有,质量价格都不错。但是从单品来看,优势真的不明显。呼吸制氧机被外企和怡和嘉业,血糖被三诺霸占着,消毒感染的优势明显但是护城河不深。

在这里仔细谈一谈血糖板块,血糖板块未来就看CGM。

目前CGM领域外国企业绝对领先,雅培、德康、美敦力三家技术分晋。国内目前领先企业主要有鱼跃、微泰和三诺,其中微泰的技术水平又是最强的。这里只提鱼跃和三诺的竞争关系。

鱼跃的CGM产品虽然率先上市了,目前属于第一代产品,但是我看了淘宝销量和评价。口碑很差,产品本身很不成熟。还需要采指尖血,持续时间只有7天,而且检测数据很不稳定,导致销量很差,评价很差。

值得欣喜的是,2023年,公司将推出“安耐糖”的第二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就不需要采集指尖血了,检测时间可以达到14天,而且每3分钟检测一次,数据应该会比较稳定。但是,这只是预计,真正的上市时间未可知。

三诺目前还没有上市产品,但是三诺的技术属于全球领先的第三代传感技术,估计24年可以投产上市。

所以,鱼跃第二代产品和三诺第三代产品上市的时间差非常重要,如果这中间的时间差够长,鱼跃在血糖领域就存在追赶可能。同时也看,两代技术之间的使用体验差异,如果差异不大,对于鱼跃就是利好。

最后谈第三点,疫情消退对鱼跃医疗的影响。

疫情导致鱼跃的业绩大增是肯定的,目前疫情消退了,鱼跃的业绩肯定会受到负面影响。一季度就预计业绩会大降,还好业绩基本稳定了。但是一季度也还有疫情,可能提高了业绩。所以,疫情对鱼跃业绩的影响到底多大,真的不好计算。排除疫情影响,鱼跃真实业绩增长到底多少,这个也不好计算。

我认为,目前这才是鱼跃最大的雷。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鱼跃目前的业绩已经排除90% 的疫情影响,真实业绩到第三季度就比较清晰了。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我计算的鱼跃真实业绩增长是年均16%左右。

以上就是我对鱼跃的看法,有喜有忧。鱼跃的未来应该是光明的,但是光明之中又确实存在着些许的雾霾。未来年均增长,我预计是15%,目前16倍估值,是可以接受的。

大家是什么看法,可以交流一下。$鱼跃医疗(SZ002223)$ $可孚医疗(SZ301087)$ $三诺生物(SZ300298)$ 

全部讨论

happybird1232022-09-13 14:12

逻辑不通的,鱼跃的医疗设备没什么门槛,虽然不受集采影响,但总体消费还没到平民化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具备爆发力

钟华守正出奇2022-09-13 09:26

一繁投资笔记2022-06-20 13:15

说得在理

路边芦苇2022-06-19 17:27

1.鱼跃的制氧机、血压计等产品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是顶尖了
2.感控类产品是易耗品,且无需太大的资本再投资,按照目前利润,就算没有太大的增长,也可以产生稳健的回报,绝对对得起目前的估值
3.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门槛比家电行业高多了,光这个执照就有较高的壁垒

一繁投资笔记2022-06-15 11:35

不稳定,因为护城河还不够清晰,至于平台化发展只是一个预期,就是缓慢。

耐住寂寞便是金2022-06-15 11:24

是稳定增长,缓慢增长不太恰当

自由的天添2022-06-10 22:22

看后续的产品定价吧,如果产品不错,价格在200多是有竞争力的。

vorrhy2022-06-10 12:13

据公司介绍,公司采用的是第三代技术,雅培的是第二代,据说生产成本会更低,葡萄糖氧化率更高,准确性会更高。具体还是要跟踪后续的临床数据和上市后的反馈情况才好说。而且传感器佩戴的舒适感和牢固性也很重要,这些都等要上市后才知道。

一繁投资笔记2022-06-10 12:05

三诺的技术,和雅培等产品,技术有优势不?

vorrhy2022-06-10 12:03

三诺的CGM瞄准的就是全球化市场,下半年FDA及CE都会做临床,北美市场预计通过Trividia现有渠道进入,看看能否做出性价比,这样或许可以占一点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