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是吃货的新宠,还是资本的盛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人造肉”火了,作为一个概念在资本市场火了。

当美国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 Meat在今年5月2日作为“人造肉第一股”登录纳斯达克,并于上市当日暴涨163%,便让“人造肉”成为资本市场快速升起的新星。这不仅是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IPO首日表现最佳的个股,也使“人造肉”概念成为在整个5月急转直下的A股市场里资金唯一的避风港。

| 作为今年5月在A股市场横空出世的新概念,“人造肉”实力坚挺。

既然“人造肉”这一新鲜概念被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与定制癌症疫苗、核能新浪潮、灵巧机器人等并列,也就注定了“人造肉”成为被资本追逐的“唐僧肉”。

比尔·盖茨追过。作为“人造肉”的第一信徒,连投了三家人造肉公司。

李嘉诚也追过。5月15日,Beyond Meat最大的竞争对手Impossible Foods宣布最新一轮融资筹得3亿美元,由李嘉诚旗下投资公司Horizons Ventures和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领投,数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跟投。

| 李嘉诚试吃“人造肉”汉堡。

彩虹屁就吹到这里。从一个吃货的角度,人造肉无非两种东西。

一种是大豆蛋白肉,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富含大量蛋白质、氨基酸和少量脂肪。这种素肉可以模拟出真肉的色泽和口感,但完全不含有任何来自动物的东西,在素食主义者中十分流行。它当然不同于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以辣条为代表的“素肉”,但如果你知道我们常见的肉松面包上的肉松,很可能是Beyond Meat以豌豆粉为主要原料提取豌豆蛋白制作的素肉,是不是会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神奇?或许正是这一原因,让一批以“大豆”为核心的个股在“人造肉”概念中跟风几天后又被打回原形。

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和生物技术制造的人造肉,研究人员用氨基酸、糖、油脂等物质在器皿中培养干细胞,让它慢慢“长大”,这种肉在理论上是真肉的完美替代。但是,非常贵。2013年,荷兰科学家马克·波斯特在实验室培育出一块人造牛排,造价高达33万美元;2016年2月,Memphis Meats用试管牛肉制作的牛肉丸,每磅成本达到1.8万美元(每千克4万美元)。

除了成本高昂,其安全性也受到质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对人造肉中的大豆血红蛋白成分表示了保留意见。在最早培育出试管肉的荷兰,甚至在法律上没有承认人造肉是食品,擅自买卖食用会被罚款1000欧元。

其实,不用解释人们也可以理解,有真肉还要折腾“人造肉”,是因为它更环保,或许还更健康。但是这样的现状意味着,对于资本而言,现在的 “人造肉”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门生意。所以,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大佬们,在热烈追逐“人造肉”之后,又悄悄清盘了。

再说A股市场,概念是虚的,但钱是真的。就像之前的工业大麻等概念一样,短线追逐还是紧盯强势龙头股。在“人造肉”概念中,双塔食品(002481)与概念的契合度较高,且已经明显走强,对于一个新兴概念来说,上方仍有空间。当然,从财报来看,业绩是差强人意的,这也是“人造肉”概念股的普遍现状。另一点值得注意的便是成交量,同为“人造肉”概念,成交量已经出现了分化,龙头股明显更受资金青睐。所以针对这一概念,只有短线买卖,还得讲究一个“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