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站在中国股市十年牛市的起点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0回复:271喜欢:217

看到标题里的“牛市”两个字很多人估计又要开始冷嘲热讽了。“这才涨几天啊,就开始喊牛市”、“让我想起了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这句话”等等类似的话仿佛已经开始在我耳边回响。

但我想请大家注意一下标题里的“十年”两个字,我要说的是一个长达十年甚至更久的大趋势,和眼下的涨跌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我们却可以从眼下的市场中看到很多这个趋势形成的信号。

这个趋势就是——居民资产入市。也就是中国居民的资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从房地产、存款、保险、理财产品等其他类别,逐渐转移到股市。

我们可以把资产配置看作是水库里的水分配到不同池子里的过程,那么居民的总资产就相当于水库里的总水量,不同的类别的大类资产就是不同的水池,整个资本市场的制度和政策导向就是水管。我们就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大趋势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水库里的水变多了,也就是中国居民开始有钱了。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的估算数据,目前中国居民总资产规模在5520000亿人民币左右,过去20年年化增速达到17%,如下图所示:

同时不但存量达到了一定规模,水库里的水还在继续增长,大家可能都知道目前中国的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10000美金,也就是每个人每年要多创造出10000美金的财富,而这创造出来的财富中的一部分会变成居民的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已经突破30000,过去6年化增速超过9%,如下图所示:

而更有资产配置意愿的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更是突破了42000元,过去20年年化增速达到10%,如下图所示:

如果按照一个城镇家庭4口人计算,每年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70000,假设其中一半用于投资,每年一个普通城镇家庭的可投资产将增加85000元。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水库里的水还会越来越多。这些水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池子来装。

所以说完水库里的水水量,接下来我们来看池子。

目前水库里这么多水主要都放在哪个池子里呢?可能答案你已经想到了,没错,就是——房地产

根据前面我们提到的中金公司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居民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达到60%,而股票只有5%,前者是后者的12倍。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比例有点夸张,我在放一个招商证券研究所援引社科院数据,居民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为57%,而股票只有3%,前者是后者的近20倍,两个数据可以相互印证。两个数据的图我都放在下面:

而国外的这个占比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从前面第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出, 相比一线发达国家,中国居民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是最高的,而美国居民资产中股票和房地产占比都在20%+。

而一个国家从发展中到发达的过程,也是居民资产从房市向股市迁移的过程,比如比我们发展程度差一些的印度房地产在居民资产中的占比超过70%。中国居民资产有极大动力从房地产向股票迁移。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不认同,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房地产是比股票好得多得多的资产。

而这是一种典型的童年偏误,也就是觉得过去(童年时期)涨得好的资产就一定是未来涨得最好的资产。但现实的规律往往是均值回归,而不是线性外推,中国房地产过去涨了30年,未来怎么走我也不知道,但均值回归的概率是越来越大的。

就算但看收益,过去中国股票收益也未必跑输房地产,还是引用招商证券研究所数据,如下图:

大部分时间里代表中国股市整体的万得全A指数都是跑赢一线城市平均房价的(注意还不是全国平均房价)。

虽说房子因为加了按揭杠杆、波动小容易拿得住等原因,总体的收益可能还是略高于股票一些,但由于前面说的均值回归、中国城镇化率逐渐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达到60%,发达国家70%)、和发达国家居民资产配比的巨大差距等原因,我认为未来居民资产配比中,房地产占比下降,股票上升是大势所趋,而根据中金公司研究所的数据,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呈现出这种趋势:

除了占大头的房地产,居民资产中还有30%的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这样的现金类资产,随着利率不断的下降,这一类资产的收益不断下降,未来大概率长期跑输通货膨胀。

加上理财产品、P2P暴雷事件的频发,人们理财观念的改变,大家会逐渐意识到,过去躺着吃无风险利息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2017年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大概为4%,高到这种程度你敢信,你再看看现在余额宝这些货币基金的利息。

这部分资产处于保值增值的需求,也会进入收益更高,因为有监管相比P2P暴雷风险更低的股市。

说完了不同池子之间的差别,我们再来看股票这个池子本身和水管。

所谓股票池子本身,指的是整个股票市场的制度健全度。过去A股总被人诟病是为大国企圈钱的工具,而根据峰瑞资本援引的几个数据,眼下的几个情况是:

据2018年——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 2018 年 12 月的演讲中介绍,截至 2018 年 10 月底,3573 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 2498 家,占比由 2012 年的 55% 提升至 70%。2016 年至 2018 年 10 月,有 621 家民营企业首发上市、融资额 3116 亿元,在所有首发企业中占比分别为 83%、63%;

2019年——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 2019 年 10 月 25 日,创业板上市家数达到 775 家、总市值达 5.67 万亿元,其中的民营上市企业家数为 693 家、占比 86.62%。

2020年——据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统计,截至 3月 19 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有 91 家,合计首发募资 1086.73 亿元。其中,民营企业 71 家,占比为 78.02%。

民企正在成为A股的主角。同时由于外资的进入、A股去散户化、政策逐步往价值投资引导、注册制的到来等因素,A股将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上市,同时制度也更加健全,这样居民的入市意愿就会加强。池子方正了,池壁清理干净了,水也就愿意来了。

再来说水管,也就是政策引导居民资产入市的信号已经很明显。

“去杠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已经是这几年监管的主基调。而杠杆怎么去?所谓杠杆就是负债相对于资产的比例,通常降杠杆我们想到的是减少债务,而这种做法现实中只会让杠杆率越来越高。

因为我们国家的融资体系主要是以房地产和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体系,一般能拿到贷款的都是什么企业?大国企啊,而一旦要减少债务,银行会更加不敢给中小企业房贷,这样会有什么后果?中小企业大范围倒闭,于是资产端反而大大减少,这样一来杠杆率反而上去了。

而现在政策的导向明显是要增加经济中股权融资这种直接融资的比例,把资产扩大,分母做大,杠杆率也就下来了。

同时还能通过这种形式,把资金导向更符合国家产业升级需求的新产业,让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特点的企业更多上市融资,创业板注册制配套方案里写得很明白了。

从科创板的设立,创业板注册制的快速落地,再融资新规等一列配套措施出台,不断开放金融系统等等信号中我们不难看出,水管把水引导股市这个池子里是大势所趋。

最近公私募基金的发行很火热,规模不亚于2015年牛市,但市场却没出现基金产品大规模发行就见顶的现象,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更多的散户通过基金这种方式,入场进行股票资产的配置,这是来配置的,不是像2015年那样高位发产品割韭菜的,这部分资金买入的股票很多是不会再卖出了,同时随着外资配置A股的比例不断加大,这一部分股票很多也不会再被卖出。

综上,我认为一个居民资产配置向股市大迁移的趋势已经形成,而我们正站在可能由此引发的大牛市的起点。

一个人只有顺应了时代的大趋势,才更容易成功,如果你错过了过去30年的房地产牛市,不要再错过未来的中国股市牛市。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趋势,我们更多要以一个配置的心态参与其中,而不是急匆匆地进场赌博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通过股票基金进行股票资产的配置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初学者,指数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开始。

让我们携手踏入这一波财富的浪潮。


欢迎关注公号:躺赢君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中国中免(SH601888)$   $中信证券(SH600030)$  

 #券商股集体疯涨#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