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基金单日暴跌12%,发生了什么?

$上证指数(SH000001)$ $富荣中短债债券C(F013521)$ $富荣中短债债券A(F013520)$ 

#网红债基净值暴跌,发生了什么?# #银行理财不再保本,该如何优化资产配置?# 

昨天一只中短期纯债基金刷新了历史,富荣中短债债券A单日跌幅为12.07%,富荣中短债债券C单日跌幅为12.08%。来感受一下这个收益率曲线:

根据三季报,A、C份额的规模分别为7.02亿和42.5亿,也就在三季报披露时,这是一只规模为50亿的中短债基金。

虽说近期债券跌幅较大,但是大部分债基上周跌幅也就1%左右,而21日大部分债基是上涨的,按说中短债基金还属于纯债基金里面风险较低的品种,因为它投资的债券基本都在3年以内到期,为何会产生如此让人大跌眼镜的跌幅呢?

首先来说说这只网红基金的由来,这只基金上半年的业绩明显好于同类平均,根据其3季报披露:

大幅跑赢业绩基准,半年的收益高达3.3%,年化接近7%了,这可是稳稳的中短债啊,在今年股票市场大幅亏钱的背景下,基民对这种产品趋之如骛,C类份额规模飞跃式增长:

由不到2亿直接到了40亿以上,根据6月份的持有人结构,80%以上是散户持有,后面应该也是延续了这一特征。且这只基金C类份额比A类多很多,大家都是抱着赚短期超额收益的想法,这为后来的“踩踏式”赎回埋下伏笔。

这里有必要插播投资里的两条铁律:1.收益和风险始终是对等的,反常的高收益一定蕴含着较高风险(本例中是流动性风险)。2.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在债券基金一路高歌猛进后,11月份流动性有缩紧的迹象,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开始上升,债券基金也开始下跌。我们来看看富荣中短债债券C在近期的净值情况:

在11月7号以后开始持续下跌,11月14日出现了较大跌幅,连续下跌4个交易日加上第5个交易日开始大幅下跌,中短债基金的投资者风险偏好都较低,这种跌法肯定扛不住,可以推测15号以后大量的投资者开始赎回,并且下跌还在继续。

应该说15号以前,它的跌幅和其他同类基金相比,还不算太离谱,其他基金也是跌的。而16号以后的跌幅就完全超出了短债基金的范畴了,且18日富荣基金破天荒地发了个延期赎回公告:

当日富荣基金还发布了致短债养基人的一封信,大意是跌幅大超预期,并非债券踩雷,而是为了应对短期快速赎回,需要快速卖出资产。这其实已经明说了,基金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

而大幅的下跌必然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赎回。

基金一般是先卖出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流动性最差的最后卖,流动性越差,快速变现需要接受的折扣就越狠。

根据三季报的披露,我们来看看这只基金持有的都是哪些资产?

前五大债券分别是两个银行的永续债, 后面几个是央企和国企的中票,这些债券的流动性尚可,但最近几天也连续出现了单日1%以上的跌幅,债券是撮合报价,出现这样异常的跌幅显然是短期有急于出手的卖方。这种跌幅能解释前几天的下跌,但解释不了昨天单日12%的幅度。

基金季报还披露了资产支持证券(ABS)的持仓,这是一个流动性更低的品种。它属于非公开发行产品,利率较高,但流动性较低,本不该出现在中短债基金的持仓中。

我们查询到大融城2A这个品种在11月21日有一笔5000万的成交,跌幅为49.24%。

固收类资产单日跌50%,这已经是实质性暴雷了,该项目底层资产是重庆观音桥大融城的商业地产,这几年的商业地产大家都懂的,应该没有人愿意按原价接盘。

一种可能是这笔交易的卖方就是急于出手的富荣基金,另一种可能是这笔交易并非富荣所为,但是基金持仓债券必须按照最新的活跃成交价进行估值。根据三季报信息,大融城2A本来只占基金净资产的1%,哪怕价格跌50%,也不会对基金净值造成太大影响,基金经理当时买1%的仓位用来做收益增强,但万万没想到基金能在短期内发生踩踏式赎回。

把其他流动性好的资产都卖完应对赎回后,这个原本占基金资产1%的证券占比迅速提高,按当日12%的跌幅,那5000多万的大融城2A应该占基金资产的24%了(-50%*24%≈-12%),大概猜测基金最新的规模在2亿左右。

总结下来,基金经理剑走偏锋,买了一些流动性和期限都不符合中短债基金投资的品种,埋下隐患,在债券的上行周期获得了超额的收益,成了网红产品,散户纷至沓来,基金规模迅速扩大。

而债券下跌后,引发了连锁的赎回效应,前面客户的赎回资金无法实时到账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挤兑”,规模的快速萎缩导致基金持仓只剩下流动性最差、风险最大的品种,最后可能是主动成交或是被动暴雷,引发了骇人听闻的债基单日跌幅。

这是一堂生动的投资者教育课,债券并非没有风险的品种,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都是真实存在的。选择债基的标准绝非过去收益率越高越好,在投资里,风险控制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4

全部评论

追寻菜鸟2022-11-22 08:48

这个鸡也是一样 搞不好也会变成踩踏了 最怕的是直接连累整个债券市场的赎回潮 这两个基金加起来一百亿 规模不小了

LarryWallace2022-11-22 08:31

太狠了,不服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