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日本失业率2.5%,pmi48.9,劳动人口减少导致就业率低,经济萎缩很难理解吗? 今年美国的劳动总人口除了8月都是下滑的趋势
$上证指数(SH000001)$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恒生指数(HKHSI)$
#市场下跌时,基民该如何应对# #节后大盘怎么走# #加息风暴下美股集体下挫#
A股马上要开盘了,先来回顾一下国庆期间各大海外指数的涨幅:
大部分地区都是上涨的,对A股开盘的压力不算很大,不过这些涨幅都在上半周,下半周又重拾跌势,估计大家心里还是没底。
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还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节奏的预期问题,本文试着对这一矛盾进行分析。
据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美国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9%,低于八月份的52.8%。这可是市场苦苦等待的美国经济衰退的消息啊,加息节奏是不是可以放缓啦?于是美元指数大跌、美股大涨。纳斯达克指数在10月3、4两个交易日上涨了5.7%。港股4号不开盘,5号恒指直接大涨5.9%。
而面对这样欣欣向荣的情景,美联储官员坐不住了,加息大计岂能半途而废?于是纷纷出来纠正市场预期。
10月4日,亚特兰大联储行长博斯蒂克表示,希望美联储在年底前实现4%到4.5%的利率。警告不要“过早地”改变方向。
10月5日,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表示,美联储坚决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胀,目标是将利率提高至限制性区间内。不认为利率走势会出现“驼峰形状”,美联储将提高利率并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一段时间,直到通胀率接近2%。预计明年通胀率将接近3%,而不是2%。
10月6日,博斯蒂克再次发话,称这场通胀之战可能仍然处于早期,不主张美联储加息之后立刻降息,如果通胀没有迅速回到2%的范围,即使看到经济活动有所放缓,委员会也不应过度反应。
10月7日,芝加哥联储行长埃文斯表示,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可能在2023年春季前达到4.5-4.75%。
10月7日,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完全支持此前加息75点的举措以加速实现通胀目标,关键还要阻止通胀预期根深蒂固。
在这些美联储官员的敲打下,美股开始震荡下行,而7号公布的非农数据超了市场预期,使得美股几乎把上半周的涨幅全跌回去。
2022年10月13日美国将公布10月份CPI,这本是决定美联储今年加息节奏的一个重磅事件,但是10月7日公布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失业率下降,市场预测美联储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提高到92%,直接把预期拉满了。
为什么PMI数据和非农数据对不上?原因就是就业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从历史数据来看,加息最终可以抑制新增非农就业数据,但是这个转折点往往出现在加息周期的峰值附近。
当前显然没有达到加息的峰值,那么到哪一步了呢?
在经历了2022年5次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到了3.00%-3.25%区间,如果11月份继续加息75个基点,则利率就已经达到4%了,离美联储明年春季前4.5%的目标也只剩下50个基点。
而美国8月份的CPI依然有8.3%,核心CPI也有6.3%,是不是意味着美联储后面还会超越这个4.5%的利率目标呢?
事实上,美联储真正要管理的并不是过去发生的通胀,而是人们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就如上面美联储理事库克提到的,阻止通胀预期的根深蒂固,管理预期是美联储官员频频发声的原因。
那么当前大家的通胀预期到底如何?
根据费雪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
真正影响居民决策的是实际利率,当实际利率为负,即名义利率小于通胀预期时,居民会选择去消费,企业会选择去投资。而当实际利率为正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向都会下降。
通胀预期可以通过通胀保值债券--TIPS (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的价格来计算出来,当前美国十年期TIPS的价格是91.6(注:该值小于100代表实际利率为正,从9月初开始小于100)。根据这个计算出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已经超过1%了,也就是大家对未来的长期通胀预期实际已经低于2.5%,大家的通胀预期并没有随着CPI的走高而提高。
参考2018年美联储的加息路径,也是在2018年12月份实际利率超过1%的时候结束加息的。
大家普遍将现在的情形和美国70、80年代的高通胀做类比,那时候为了遏制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美联储大幅加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到了两位数,主要原因是当时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及5-10年的通胀预期均保持在10%左右,和当期的核心CPI同比水平差不多,导致联储不得不持续大幅加息。
而当前人们对于未来1年以及5到10年的通胀预期比CPI本身低很多,所以联邦利率也不需要加到和CPI同样的水平。
8月份美国核心CPI为6.3%,美联储设定的2023年联邦基准目标利率为4.5%的是相对合理的,因为这样已经可以使实际利率维持在1%以上了。按照当前的GDP增速,这个实际利率是能够导致经济衰退了。
如果11月继续加息75个基点(这件事基本已被市场预期和定价),基准利率就达到4%了,离4.5%的目标利率已经很接近。
美联储官员反复说的那些车轱辘话,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稳住大家对未来通胀的预期。而当前已经接近加息周期的尾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