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ETF历年分红数据探究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13喜欢:24

场内最大的红利类ETF红利ETF近期如约分红,但是看评论有很多人对其分红不甚满意,今天有空就来梳理下红利ETF分红的逻辑,先上一张基础数据汇总图,大家不愿听我胡扯的话可以看图自行思考,最后一栏标红的是年化数据,未标红的是均值数据:

在最新的红利ETF的招募说明书中“基金的收益与分配”一节中有对收益分配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1、基金收益分配采用现金方式;

2、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3、基金管理人每季度定期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一次评估,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累计报酬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累计报酬率达到 1%以上,方可进行收益分配;

4、基金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原则:根据上证红利指数成份股当季分红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每季均匀分红并使收益分配后基金累计报酬率尽可能贴近标的指数同期累计报酬率。基于本基金的性质和特点,本基金收益分配不须以弥补浮动亏损为前提,收益分配后有可能使还原后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

5、全年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基金可供分配收益的 90%,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起不满 3 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基金收益分配每年至多4次;(1、真希望“全年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基金可供分配收益的 90%”这条规则写在每一个红利价值类ETF的合同里;2、感觉有增加分红次数的可能,要是按季分红一年四次那简直是养老神器)

6、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简单地说就是红利ETF跑赢了红利指数1%以上才可以进行分红,且全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度基金可供分配收益的 90%,可简单的理解为分红后股息率不低于相对红利指数超额收益的90%。

那我们来看下红利ETF 真的把大部分超额收益分给持有人了吗:

从数据上来看除去14年以外红利ETF 真的把大部分超额收益分给持有人了,过去两年也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进行分红,而且比例超过了90%,那为什么还有很多持有人不满意呢,原因在于大家是拿指数的股息率和实际到手的股息率进行对比,我们用红利全收益指数年度收益减去红利指数年度收益推算当年的指数实际股息率,结果如下:

大家可以看到近两年的实际到手股息率是大幅低于指数实际股息率的,这可能也是大家对近两年红利ETF分红不满意的原因,我看红利指数股息率那么高才买你结果你分红就这点也太坑了吧,哈开个玩笑[大笑][大笑]如果红利ETF的涨幅贴近全收益指数涨幅,根据分红规则,到手的实际股息率至少会是指数股息率的90%,那为什么红利ETF的收益没有贴近全收益指数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红利ETF本身规模膨胀的问题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红利ETF在过去几年迅速膨胀成了一只规模超百亿的庞然大物,而指数中有许多小市值样本,这导致指数调仓时冲击成本巨大。举个例子,红利ETF在21年三季报有一只最近市值88亿、日成交量1.14亿叫做恒源煤电的权重股,权重占比2.69%,以150亿的规模估算指数调仓时需要买入或者卖出4亿,想想4亿成交量能给这只样本带来多大的冲击,指数调样可以按样本收盘价格计算但ETF可得按实际买入价格计算;再列出个数据,红利ETF是在每年12月调仓,在21年和22年,红利ETF12月的月度涨幅分别是2.95%、-5.01%,而红利指数的涨幅分别是3.99%、-3.94%,跟踪误差都超过了1%,好在之前红利指数及时修改规则对小市值样本的权重做出了限定,但是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二是ETF本身的运营也有费用

红利ETF管理费和托管费加一块而是0.6%,算是指数基金中的平均费率吧,但是ETF运行起来可远不止这点儿费用,以2021年报年为例,费用有管理人报酬0.760亿、托管费0.152亿、交易费0.118亿、其他费用0.003亿,说起来红利ETF真是一只管理精良的ETF,交易费用和其他费用控制的真低,给柳军大神点个赞[牛][牛][牛]

小结:

总的来说红利ETF近两年的分红是符合合同规定的,大家以后估算红利ETF的股息率可以这样计算:最低股息率=(红利ETF年度涨幅-红利指数年度涨幅)*90%,可千万别再拿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来预期实际分红啦,不然会很失望的。$红利指数(SH000015)$ $中证红利(SH000922)$ $红利ETF(SH510880)$

全部讨论

2023-01-15 16:15

说实话买这种真的需要大熊市找一次机会进去,不然没意义

现在A股根本没有形成重视分红的文化,能够坚持每年分红两次的股票都是个位数。像基金这种专为理财而生的产品,居然大部分都不分红,期待出现一款季度分红的红利类基金

2023-01-15 07:54

富国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够高,分红股息率也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