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17喜欢:7

仿制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步是加大产品的科室品种覆盖,以产品集群获得市场份额,以高仿,难仿做差别化竞争,维持总体毛利水平。等到第二步,一旦多数企业被迫退出,仿制药市场必将掀起强强合并潮,以规模来进一步净化市场,维持自身竞争壁垒。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行业内部会加速分化,尤其是小企业,趋向于创新的企业,会更加聚焦创新,趋向于规模竞争的企业,也会更加聚焦于自身竞争力的保护。而大企业,继续维持产研一体化会更加艰难,而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本杠杆,将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成败关键。重资产业务和研发创新业务适度分拆,单独融资,母公司转型为资本控股,注重市场开发和新项目引入,孵育。这种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将会是未来大型制药企业不得不予以尽早考虑的终极转型战略发展目标。

精彩讨论

alwaysbehind2019-11-17 21:40

科伦的配股并不是因为资金链紧张,没钱还债了——配股重要的原因是想一箭双雕,减轻公司财务负担的同时提升公司信用评级,从而为公司今后降低融资成本做好准备。

alwaysbehind2019-11-16 15:25

医药行业的演进路径可能会很复杂,但有两点大致可以看清楚。第一,行业的集中度会上升很快,因为我国绝大部分药品供应商都从事仿制药制造,集采政策的实行,会使得市场份额向具备规模和成本优势及制剂原料药一体化的厂商集中,而不是之前的大单品+销售优势的厂商占优。眼下只是过渡期,三五年之内新格局将现端倪。第二,医药行业也面临消费升级。老百姓需要更好疗效的药品和治疗手段,但这和“医保降费”的目标是矛盾的。要想解决这一矛盾,估计还得需要商业保险的补充。
对药企而言,眼下真正的难题其实是选择——是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还是走成本规模优势的道路?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因而也会有各自的路径依赖。就科伦而言,其真正的基因是在大输液红海练就的规模成本优势及手段。说简单点,就是刘董事长流传甚广的那句话——别人亏100万,自己赚300万。如今的川宁,又在这么干。有人说这样干不好,其实是外行话——真正的市场经济,大家都这么干,也必须这么干。之前的仿制药头部企业之所以可以不这么干,是因为医药行业没有真正的市场化。仔细考察一下就能发现,这个行业里大部分的玩家都有政府或者公共利益背景,很多企业还是国企,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相对欠缺的商业伦理及法制环境,使得这个行业乱象丛生,相信每个人都看得到。说科伦命苦也好,投资川宁是犯傻也好——很大程度这都是事实,尽管未必公允。但需要强调的是,行业变了,变了,变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虽然不能指望变化在一夜之间发生,但对投资人来说,未来已来可不是一句空话。科伦把川宁和博泰分拆出去,独立发展寻求外部融资,试想一下,科伦药业将来干什么呢?如果我的分析不错,主要集中在大输液+肠外营养+仿制药(制剂及注射液)领域,小分子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会有涉及,因为要承接科伦博泰的新药制造。三年前我开始仔细看科伦,确实感觉公司的战略似乎不太清晰,一方面在川宁项目上大投入,同时又请王博士组建新的研究院,研究人员扩大了十好几倍——看起来,都不是小打小闹,感觉公司战略不聚焦。眼下,有关这方面的担忧,似乎可以放下了。
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研究行业和公司,要远比研究股票来得艰难。因为后者就那么几根k线,前者却头绪万端。但是尽管如此,有一个原则却不能忘记——哪里有未被满足的巨大需求,哪里就有巨大的商机。家电建材汽车房地产,都是在巨大潜在需求被满足的过程中跑出了不少牛掰公司。眼下,大的行业,我看好医疗医药行业和教育。看衰的行业,首选商业百货——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因素能挽救它。

全部讨论

gdlz2019-11-25 18:03

川宁要是引入战投顺利的话,我觉得明年中期就可以申报,上市最快也要后年再看了。上市只是川宁融资的最后一步,第一步是员工持股和引入战投,明年理论上就会有钱先进账。博泰这样的企业,要上市,第一步需要先扩大自然人股东,多少也要搞几轮风险投资的,最后的上市,目的有三,其一,融资,其二,为未来再融资打通渠道。其三,为风投找一条退出通道。总目标近一半的融资,应该是发生在上市前。博泰上市其实不用急,从天使轮搞起,先拿些钱来缓解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的压力,上市准备时间越长,企业的管线储备等含金量就会越丰富,每等需要卖的时候,价格自然也就会逐级走高。

优秀或便宜2019-11-25 11:36

博泰上市前没有必要融资吧?苦哈哈的投了这么多年,难道给做嫁衣?G兄估计正常的话川宁什么时候可以上科创板?

legend982019-11-24 22:49

嗯嗯,您每次都对我耐心解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的感谢您。我其实这么问您,是因为我分拆业务给科伦估值的时候,其他业务都好说,只有创新药部分估不出来。

gdlz2019-11-24 22:43

控股权肯定能保证。不过,分拆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是不是一定要分拆上市,还要看公司的打算。博泰要是分拆,还要看分拆细则。即使分拆,我想,科伦对博泰的支持应该也不会停,只是会换成另一种思路,例如分阶段买断在研创新产品国内开发权,这样,创新的东西就还是能留在科伦销售体系内,这对于科伦而言,财务支出控制上也能更为灵活。

legend982019-11-24 22:25

G兄,融60~70个亿,科伦还能占多少?又希望能降低上市公司压力,又不希望把好东西拆出去。

gdlz2019-11-24 22:13

其实,短期内我想到的也就这么多了,中长期,还是要看川宁分拆上市的顺利程度,要是能够实现分拆,川宁的流动债务,科伦就不必要再背了,财务费用应该会有明显的下降。第二,就是博泰,博泰明年开始扩大员工持股,这说明,离引入战略投资者理论上不会太远了,现在连百奥泰都忍不住要要利用一下资本市场,科伦也不会把博泰总是这么捂着,迟早是要拿出来的,我估计,很可能是在等管线和研发架构再成熟一些,只要时机到了,博泰是可以先搞天使轮的。以博泰的实力,搞个2-3轮风投,加上上市,融个60-70亿资本,问题应该不大。博泰最终要是也完成分拆了,科伦的业绩拖累压力也就不存在了。

Feitian20202019-11-24 18:33

@gdlz 除了配股融资,出售川宁部分股权,利润滚存还债外,还想不出科伦有什么办法降低负债,G兄提到还有一些措施,不知主要指的是?

gdlz2019-11-18 18:00

费用压力大,影响业绩是存在的,但是与资金链安全并不是一回事。科伦融资通道非常畅通,整体负债率,在国内制造业而言,并不算高,自身现金流和风险防控措施也很到位,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洪流实际上已经告一段落。并且,据我观察,公司未来还打算展开一系列降低财务费用的举措,负债率相信还会能够实现进一步的降低。

alwaysbehind2019-11-17 21:40

科伦的配股并不是因为资金链紧张,没钱还债了——配股重要的原因是想一箭双雕,减轻公司财务负担的同时提升公司信用评级,从而为公司今后降低融资成本做好准备。

gdlz2019-11-17 21:21

科伦不存在资金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