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牛黄丸历史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20喜欢:14

发明人:吴鞠通(1758--1836)1

时间线:

1758年:吴鞠通出生于江苏淮安2

1777年:弃文学医2

1783年:离开淮安去北京,参与《四库全书》检校2

1793年:北京瘟疫,吴鞠通制安宫牛黄丸救助危重病人1

1798年:撰写《温病条辨》,公布安宫牛黄丸配方和制法,安宫牛黄丸问世1

1870年:同仁堂记载制作安宫牛黄丸—-乐家十世乐平泉再次修订《同仁堂传统配本》,首列瘟疫门,将安宫牛黄丸列为瘟疫门首药,处方与《温病条辨》相同4, 5

1885年:广誉远首次炮制远字牌安宫牛黄丸3

2005年:同仁堂安宫牛黄丸获准使用天然麝香

2013年:达仁堂安宫牛黄丸获准使用天然麝香

2014年:广誉远安宫牛黄丸获准使用天然麝香

2016年:南京同仁堂、龙晖药业安宫牛黄丸获准使用天然麝香

 

 

一些问题:

Q1:广誉远安宫牛黄丸鼻祖?

答:肯定是错的。认真讲,说这句话实在是没有感恩之心,吴鞠通无私大爱奉献安宫牛黄丸配方和制法,第一粒安宫牛黄丸是吴鞠通制成,只有吴鞠通一人配有“安宫牛黄丸之父”的称呼(不应该有鼻祖这个词),不属于任何一个药店,无论是广誉远还是同仁堂

Q2:广誉远是安宫牛黄丸制作最早的药店吗?

答:不是。首先,如果1885年广誉远首次且最早制作安宫牛黄丸的话,那从1798安宫牛黄丸配方公布到1885年,近90年没有其他药店制作安宫牛黄丸我是不信的。其次,据《同仁堂传统配本》更改和同仁堂官网介绍,同仁堂最晚1870年就已经开始制备,比广誉远早。最后,安宫牛黄丸诞生于北京,按照合理推测,不太可能山西的药店首先制作。

Q3:同仁堂是安宫牛黄丸制作最早的药店吗?

答:不好说。按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上面的写法,吴鞠通《温病条辨》之后就开始生产,有文字记载的传承有150年历史,推测同仁堂文字记载制作安宫牛黄丸始于1870年左右,比广誉远早。但文字记载肯定晚于真实事件,因此实际可能更早,吴鞠通《温病条辨》之后肯定有药店立马制作(包括同仁堂),只是具体哪个药店基本上不可能知道了。

Q4:同仁堂安宫牛黄丸配方来自广誉远

答:未见任何证据。除了在雪球,没看到任何资料证明此说法。第一,安宫牛黄丸配方是公开的,只差于炮制方法。第二,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比广誉远要早很多年,因此该说法不合理。第三,按照某个说法,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制法是保密的,而广誉远是不保密的,因此不符合该说法。最后,同仁堂官网说明: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有文字记载的传承至今151年。在百余年中,同仁堂将自身的制药工艺和清宫御药房制药标准、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因此与广誉远无关。

Q5:广誉远安宫牛黄丸药效好,因为多了朱砂和雄黄?

答:当然不是。别家的安宫牛黄丸也都有。

Q6:哪家安宫牛黄丸最好?

答:不知道。各家都有自己的炮制工艺。这里可以讲个事情,民国时期,北方中医开药喜欢同仁堂,南方中医药喜欢胡庆余堂。所以即使是专业的中医,对某个药的理解和药效认识可能不同。但肯定的是,历史早不代表好,而且不是某个含量高就代表好。按销量来看,依次为同仁堂、南京乐家老铺、广誉远、九芝堂和白云山

 $同仁堂(SH600085)$ $广誉远(SH600771)$ $达仁堂(SH600329)$ 

提醒:如有错误,欢迎更正,会不时更新此文章。

温馨提示:本文偏考究和观点,不想起争执,更想实事求是如有出言不逊之人,则视为无教养之人,以拉黑处置。

 

参考1:同仁堂官网吴鞠通介绍 网页链接

参考2:吴鞠通介绍 网页链接

参考3:湖南广誉远微信号 网页链接

参考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 网页链接

参考5:赵一帆 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古今谈   首都医药 2014,21(13),37-38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2-07-10 16:39

还是兄台大气,心态平和,小弟自愧不如,我看到颠倒黑白招摇撞骗的就有气,所以每次都忍不住开喷

请问同仁堂股份和科技的安宫牛黄丸的毛利率一样吗?

2022-07-11 18:14

图片评论

2022-07-11 21:32

哈哈,还想今晚写呢,看有没有可能找到同仁堂传统配本影印件。让仁兄抢先了,没毛病,确实。

2022-07-11 15:30

文章申诉成功,谢谢雪球。$同仁堂(SH600085)$ $达仁堂(SH600329)$ $广誉远(SH600771)$

2022-07-10 20:45

中肯

2022-07-10 19:46

广誉远完全没必要给自己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