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打破德州仪器技术垄断的一家小公司:川大智胜(VC投资实践案例1)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在探寻最适合普通人的投资突围思路的同时,笔者也会关注一些小市值企业。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是一级市场中针对初创公司、小型企业的投资方式,其特点在于高度分散、失败率高,但一旦某些投资项目成功则回报巨大(特别是如果能超长期持有,那些小企业有一天可能会成为类似于华为、比亚迪腾讯这样的巨头)。

笔者经常会思考,在二级资本市场的股票投资中,普通个人是否也能借鉴VC投资方法?

中国A股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必然有一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规模尚小的企业。笔者觉得,股票市场为普通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发现未来黑马企业的机会。

不过,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更可能存在业绩不稳定甚至亏损、破产等经营风险,那些最终成功的伟大企业往往曾经历过这种类似考验。因此,如果我们以VC思路投资于一家A股企业,在该企业还很小且没有稳定盈利之前,我们就不宜以较大仓位持有。这也就意味着,普通人并不能指望以VC投资法在股票投资上获得短期盈利。

笔者认为,超长线、小仓位持有一些细分领域的高潜力企业,即便未来看错,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如果看对了,陪伴小企业成长为一只改变世界的“独角兽”甚至行业巨头,这种投资体验无疑是美妙的

笔者近期小仓位买入一家小企业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大智胜”),当前市值仅有20多亿。今天来分享一下自己投资这家企业的一些过程和想法。

一、初识川大智胜

笔者投资的国投智能(美亚柏科)官方微信号曾有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的媒体文章,其中提到了一批代表性科技企业,并简单介绍了川大智胜“聚焦空中交通和地面智能交通系统”。

笔者觉得,一家小企业如果能被另一家知名企业点名认可,说明实力不同寻常。

当时川大智胜的市值只有20亿左右并且处于股价低位,于是笔者尝试性买入了少量仓位;没想到,由于市场炒作“低空经济”概念,川大智胜的股价短期快速上涨,笔者便清仓了该股票。近期股价回调后,笔者又买回了一点仓位。

二、创始人游志胜的背景和创业史

所谓VC投资,本质也是投人。

根据网上媒体报道,1981年6月,游志胜作为四川大学无线电系的优秀硕士被公派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学习计算机。密歇根州立大学有着世界著名的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研究室,其负责人即是游志胜在美国的导师。游志胜回国后在川大计算机系继续从事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而川大智胜则是由最初的课题组慢慢演变而来;2000年,川大智胜成立,2008年川大智胜成功上市。

根据川大智胜首次IPO的招股说明书介绍,创始人游志胜曾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航总局特聘专家、“十一五”期间全国空管系统总体技术专家、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空管委办公室评选的“全国空管先进个人”、四川大学“985 工程复杂多维信息处理技术”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的重大奖项包括:2005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民航总局、教育部等省部级一等奖 3 项、2006 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可见,创始人游志胜在行业内地位较高、行业背景深厚。

三、核心决策理由:打破德州仪器垄断的技术实力

笔者决定投资川大智胜,核心决策理由就是看中了该企业打破国外巨头垄断的技术实力。

根据川大智胜的相关公告,企业历时多年终于在2023年攻克了技术难题即“用微投射器阵列 MPM(Micro Projector Matrix)替代德州仪器数字微镜芯片 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实现量产中的精确对准难题,保证中等批量产品(>1000 台)的测量精度,大幅提升公司新开发的三维高速摄像机的市场竞争力”。川大智胜在其公告中称,采用新技术开发的产品性能大幅优于使用国外DLP技术和DMD芯片,成本价格降低50%以上;新产品产业化后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和反恐、军队、军工和高端警卫等领域实现用户要求的“全国产化”不再是应用障碍,且竞争优势突出,将成为未来10年内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

要知道,德州仪器是美国知名的芯片公司,也是成长股投资大师费雪曾经长期持有的一只股票。

如果川大智胜未来能继续发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这种竞争力,或许能不断进化出新的产品并成长为更好的企业。

四、其他方面的投资亮点

1、业绩反转机会

根据川大智胜的公告,过去企业业绩下滑原因除了研发投入增大,还包括传统空管产品收入下滑,近年来出行限制等因素对航空运输业产生重大冲击,行业建设项目投入放缓等。

而2024 年度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其中航空与空管业务之前延缓的项目逐步恢复建设。

2、未来的想象空间

首先,中国出台“低空经济”产业政策的大背景下,未来可能会给川大智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传统空管系统业务,还是其他延伸业务。

其次,空管系统国产化已成为近年基本要求,这将给川大智胜这类国产厂商提供商带来重要的机遇。特别是川大智胜打破德州仪器的芯片技术垄断,可以更好地推进产品国产化替代。

第三,AI产业趋势下,以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现有空管装备水平,将给川大智胜带来机遇。目前川大智胜人工智能业务产品包括:三维人脸照相机和三维人脸识别、航空专用语音识别技术和产品;不过这两项属于新产品,还未形成大规模的销售。

另外,根据川大智胜公告信息,2023年度公司和华西医学大数据中心合作开发的以公司高速三维微表情抓拍摄像机为核心的“心理健康状态多模态非接触式自动检测和排查设备”在多个重要领域,试用取得理想的效果,2024年内将大范围推广。

3、高研发投入

根据年报信息,川大智胜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5%,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

4、背靠四川大学和交管部门

四川大学、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直接或间接持有川大智胜的股票并在前十大股东之列。

5、基金机构尚未持股

公开信息显示,公募基金尚未持有川大智胜的股票。美国知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认为,当基金机构尚未投资一家上市公司时,可能意味着普通人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五、投资风险点

1、市场竞争风险

就过去几年业绩下滑,川大智胜在其对深交所的问询文件中表示:

(1)传统空管市场规模总体较小,但进入此领域的厂家不断增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有空管自动化系统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共有 4 家,但用户更多选择国有企业承担空管自动化系统建设,公司争取此类项目难度逐年加大(川大智胜实控人仍然是创始人,而非国有控股企业);近年来国内获得管制模拟机 II 类认证的厂家由 4 家增加到 6 家,管制模拟机市场竞争更大,获取订单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2)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方面,此领域业务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推演、模拟训练及可视化、互动体验等方向;这项业务竞争激烈、总体规模不大。

2、创始人年迈风险

根据最新年报显示,创始人年近80。好在川大智胜这家企业背靠四川大学,人才资源大概率不会缺。不过,企业内部整体的治理水平、企业文化,还是得内部人士才清楚。

3、内部人士持股少

目前川大智胜的前十大股东中,除了创始人个人外,没有其他董监高持股;目前企业也未推出新的员工激励计划。如果川大智胜未来无法持续激励人才,可能影响企业的成长。

4、退市风险

川大智胜近几年的业绩下滑甚至连续2年亏损,若未来无法实现业绩修复,有可能面临ST甚至退市风险。

请注意,以上仅是笔者粗略分析,并未穷尽所有可能的风险点。

- End -

声明:本公众平台、本文章及笔者并无推荐任何股票之意。本文章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成分,请切勿据此作出买卖股票的任何决策!!基于个人知识、经验、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笔者文中的观点和表述可能存在不客观、不准确、不审慎的成分。投资有其运气成分,也有时机成分,未来的变化更加无法预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部讨论

川大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