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生发|新野阅读项目合肥校长学访记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2回复:393喜欢:15

五月,石榴花开得绚烂,墙头的枇杷也熟了。清晨,合肥下起了小雨,褪去了盛夏来临之前刚刚响起的前奏。5月17-19日,在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的组织下,由雪球网友资助,来自河南新野和安徽宿松的6位校长,参加了合肥“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的学访之旅。本次学访为期三天,对5所学校进行深入的参观学习,并于最后一天下午做了学访总结。

回顾本次学访的印象,有三点是特别深刻的:

一、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园阅读环境,让好书伴随在学生身边。无论是800平的望湖小学中央图书馆,还是青年路小学精致温馨的图书馆,5所学校都把最方便的空间用来打造成阅读的场域,而且空间设计和书架设备等都极具儿童视角。卫岗小学的图书馆位于4楼,为了方便学生课间借阅,将一楼的一间教室改造为图书流通站,减少了学生上下楼的时间,也大大提升了学生课间借书的频率和数量。除了图书馆,教室里的阅读角、楼道的书吧、墙上的书袋、大厅的书架,各个角落的还书箱等,都为学生的借还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以书和阅读为主体的文化环境和建筑设计,都是在呈现图书馆里的学校模样。

二、以图书馆支持学科发展的阅读课程体系和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创造思维。“联盟学校”研发的图书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阅读意识,同时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全学科阅读,比如望湖小学各个学科都有推荐的阅读书目,而且还观摩了两个体育阅读课和数学阅读课。学生阅读活动也很有创意,“哥哥姐姐讲故事”,让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学讲故事成为常态,青年路小学的“午间故事屋”,每天开展,讲故事的学生自主报名,其它学生可以随时去看,就像小剧场一样。卫岗小学利用图书馆,组织了学生进行“PBL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查阅材料,为学校的一角设计花园等。

三、图书馆中的“人”,是最重要的角色,为学生阅读和学科支持提供着关键的作用。相对大多数学校无足轻重的图书管理员,参访的几所学校都设置了图书馆主任的岗位,而且是仅次于校长的重要岗位。图书馆主任负责统筹全校的阅读工作,规划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并熟悉图书为学科阅读和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培养和负责图书馆义工的的管理。家长义工是图书馆中另一个重要的“人”,每个学校都有数量众多的家长义工,承担图书馆的管理、借阅服务,同时组织阅读活动,开展阅读教学等,减轻了学校的工作,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关系。

以下记录来自校长学访其间,校长每天的记录。

学访第一天:站在卫岗,通往望湖

5月17日,合肥下着中雨。学访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合肥市卫岗小学。卫岗小学在2007年参与陈一心家族慈善基金资助的阅读项目,并于2012年作为发起校之一,共同成立“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

一行人刚下车,雨势就更大了,似乎在以自己独特的热情欢迎这群爱阅读的人到来。学校贴心地在门口搭了雨棚,金燕校长在雨棚下为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学校介绍。接着在小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卫岗小学师生最爱的一个区域——大青树下的帐篷书屋。几个彩色的轮胎,撑着一大块海浪般的帆布,就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安全的书屋,下午三点半的时光,课后托管的延时服务,这里都是师生最喜欢待着的地方,静享阅读。随后我们来到图书流通站,为了节省孩子们课间爬上四楼图书馆借还书籍的时间,学校将一楼一间教室改造布置成图书流通站,将最适合学生的图书放进来,家长志愿者负责这里的管理和借阅工作,通过简单的人脸识别,孩子们就可以快捷地借阅了。楼道里是几位家长志愿者一起制作的一本超大开本的折叠书,上面用立体的方式记载着孩子们参加不同活动的场景。楼梯的拐角处是一个用手工作品打造的文化区,原来前不久作家九儿曾到过卫岗小学,很多孩子在九儿老师的影响下,开启了自由创作。

随着校长的引领,我们来到二楼陶艺室。桌面上的各种陶艺作品,都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完成的。终于,我们来到了四楼的图书馆,楼梯和走廊上都是“阅无限,向WEI来”,卫岗小学孩子们的作品,很多都已经成书被收入图书馆中。图书馆的小圆桌上,摆放着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图画书,两侧的壁龛上,陈列的也是孩子们的作品。在图书馆主任鲍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从“人、书、时间、环境”四个要素了解到学校是如何打造校园阅读文化,孩子们又是在怎样的阅读环境中学习成长的。

卫岗小学不仅关注孩子们在校园内的发展,更是积极推动家、校、社共育,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护航员。许玉婷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沐书自华”背后的故事,当全社会都在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时,总会在不经意处收获一波又一波惊喜。在今年学校举办的原创无字书创作大赛中,来自一年级的江楚涵和她的妈妈,一起制作了一本名为《我们的城市—合肥》的立体书。在这本书里她们呈现了合肥有名有趣有文化的各个景点,并利用穿插拉错位等方式形成了立体效果,非常用心又有创意的一本书,被图书馆作为“镇馆之宝”。

PBL项目式学习是卫岗小学的另一个特色。接下来,项目学习小组给我们介绍了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任务是改造学校后边的小树林,同学们按照项目需求分为测绘组、土气组、颜色搭配组、设计部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在项目老师的带领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测绘、检测、搭配、设计等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仅带领孩子们阅读《你好园林,神奇的院子》和《园林花镜景观设计》等相关书籍,还特意邀请合肥工业园林设计师的专家前来指导,走进植物园,最后孩子们不负众望,成功完成项目任务。后期学校将依照孩子们设计的样板来改造小树林。美好校园的建设,成为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见证。

稍作休息后我们来到报告厅,观摩金燕校长的《童谣串串乐淘淘》,这是带给二年级孩子的一节童谣创编课。金校长首先呈现了孩子们在教材上学过的童谣,接着在孩子们熟悉的《两只老虎》中出示关于动物的童谣,并在快板的敲击声中让孩子一边朗读,一边体会童谣的节奏。随后展示了《一园青菜成了精》,并配上音乐让孩子们朗读,通过拆盲盒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问答谣、连锁谣、颠倒谣、数字谣的等等,最后一曲家乡的童谣更是将本节课的趣味点燃至高潮。

在课程结束后,金校长给大家做了《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发展历程》的讲座,分享了这十七年来石头汤悦读联盟走过的历程。石头汤校园悦读联盟成立于2012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陈一心基金会支持并发起,现在包河区全部40所小学悉数加入。十年的发展,联盟现已成为中国学校阅读和图书馆发展的地方典范。前进的路上有人掉队,有人坚持。从当初的一所学校发展为现在的四十所学校,从一个人走向一群人,他们秉持着对阅读坚定的信仰,通过“人、书、时间、环境”四个要素的全面发展与考量,终于让自己的学校成为孩子们都喜欢的“图书馆中的学校”模样。金校长说,做好阅读,不在于学校规模大小和有没有钱,主要还是校长想不想做;有心做好阅读的学校,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简单的信念,简单的坚持,终有一日,会煮成一锅美味的石头汤。

下午,我们来到望湖小学。这座建在图书馆里的学校,在2010年参与陈一心家族基金会资助的阅读项目,并于2012年作为发起校之一,共同成立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望湖小学以“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为办学核心价值观,恪守“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训。在这里,我们观摩午间持续默读、参观校园和图书馆、观摩阅读课堂以及学校汇报讲座。

一进校门,迎接我们的就是可爱的阅读水滴和耸立的书籍时钟。校门正对着的建筑楼,是我们要到的阅读殿堂:中央图书馆。望湖的学生说,图书馆之所以安排在这个位置,是因为阅读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你看,孩子们竟那么理解设计者胡冬梅校长当初那片良苦用心。望湖小学图书馆充分打造“开放友好,舒适童趣”的好空间,各校区图书馆均在学校中心,靠近教学区、面积宽敞,满足馆藏、光源充足、空间色彩搭配和谐、馆内布置富有童趣、方便各区域灵活的教学、阅读、藏书等。我们在图书馆志愿者的引领下,通过时光列车进入馆中。从历史展列区到科幻区,从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到坐上一把会飞翔的沙发,从舒适温馨的儿童阅读区到大气宁静的教师阅读区。拾级而上的台阶两边,是摆满破损书籍的书架,这里保留的是阅读时光的记忆。在图书馆,孩子们可以随意借阅的书籍,有上阅读课的教师,有家长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有用剪纸让图书馆变得更美丽的创意。

望湖小学午间持续默读时间为每天下午14:00-14:15。伴随着悠扬的铃声,每日不间断的自主阅读,助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得阅读兴趣与行为得以持续,阅读能力得以内化,最终让学生爱上阅读。

午读课后,沈沉老师在图书馆一楼执教了一节数学学科阅读课:《古罗马人的数字》。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和系列丛书的推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思维空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合班教室里彭知老师执教的体育学科阅读课:《足球》。彭老师将体育阅读和信息化相融合,充分挖掘足球的魅力,让体育学科更富有生命力。两节阅读课,我们看到学科融合的魅力,阅读从来就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在足球比赛的规则里藏着我们需要阅读的秘密,在罗马数字的奥秘里有着我们需要探索的神奇,只要有人的活动,就有阅读在那里。

课程中心谢学梅主任代表学校进行《非常“7+1”——望湖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十年实践探索》的专题分享。从未来的不确定性谈到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谢主任主要介绍了望湖小学在图书馆建设和应用实践中总结的“7好”图书馆建设指引,即好馆藏、好设备、好馆员、好义工、好服务、好推广、好空间,和“1全”阅读课程体系。“7+1”模式使得图书馆为时代新人的培养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最后,望湖小学(西区)执行校长姜军,为本次参访活动总结发言。从讲述科学老师刘瑜婷从阅读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主题开展阅读活动,这是望湖每一位老师的缩影。人人都是阅读者,人人都是阅读推广者,这些,就是望湖小学能成为建在图书馆里的学校的秘诀。愿每一座学校的图书馆,都是老师和孩子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今天的行程就到这里了,阅读这件事,只要有心去做,未来一定可期。

学访第二天:从巢湖,走向青年

今天是到合肥参加校长学坊的第二天。

合肥的早晨,五点,闹铃第一声,醒来。街上,行人不多。雾气在高楼顶端萦绕。环卫工人,摁响城市的第一个开关,新的一天开启。

步行将近3公里,逍遥津公园。三点印象最深刻:张辽,镇守合肥,智勇忠;整个公园干净得见不到一点儿杂物;广播操,音响的声音轻柔,不扰而优雅,三天,没有遇到一起喧嚣吵闹。

读《资治通鉴》,合肥是军家必争之地,魏吴在此争战多年。

在合肥,有了情感的链接。链接,更因为六和公益的胡老师,更因为几所学校的质朴、坚持。安徽,在我的内心鲜活。

巢湖路小学的感动时光

早上9点,在巢湖路小学的阶梯教室里,通过阅读活动介绍视频中对学校的阅读工作有了感性的认知。接着,任蓉校长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任校长认为,一所学校应该是点亮学生阅读之灯的地方,图书馆应该是学生心向往之的天堂,让孩子成为精神富足的人应该是每个老师的追求。刘宝芹主任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学校的“人在中央”的办学理念和“让我们飞得更高”的校训承载了学校七十多年的服务宗旨,办一所“小而精致”的学校的想法也获得了与会同仁的认可。

9点半,学校在阶梯教室和图书馆同时开了两节阅读课程。胡立娣老师在图书馆上了一节图书馆素养课程《思维导图的制作》,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引入了思维导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思维导图的作用和分类,并师生合作共同制作出了绘本故事《梦是什么》的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到思维导图的制作的基本方法。最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完整讲述整本书《神笔马良》的故事梗概,进一步了解了思维导图也可以理清一本书的故事情节。这节课依托了包河区研制的课程《我的图书馆课》,通过系列的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图书馆素养。

倪玉艳老师在阶梯教室上了一节绘本课《搬过来搬过去》。通过对故事情节的预测,学生对阅读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学生也通过重读故事明白了在有趣的故事情节背后让人心生欢喜的一定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包容。

课后,图书馆二楼的舞台表演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阅读主题展示。主题展示包括了五年级故事哥哥故事姐姐讲故事,二年级的“儿童故事趣味多”主题表演和六年级“阅读之星”的阅读分享。故事哥哥唐烨绘声绘色的绘本故事讲述《老狼老狼几点了》让二年级的弟弟妹妹开怀大笑;二年级学生和家长的故事表演《谦虚过度》获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六年级殷日嘉同学相声风格的讲述《俗世奇人》让在场同学忍俊不禁。几个表演是合肥市巢湖路小学第七届读书节中的展示内容,通过展示也让学访的校长对学校读书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1点,所有来宾回到图书馆的教学区,四个风格各异的阅读成果汇报正精彩上演。“阅读点灯人”夏桂香老师细细讲述了一年级如何携手推进《小巴掌童话》的整本书阅读;“家长志愿者”杨柳介绍了学校的“宝葫芦文学社”是如何策划实施一期期的校刊的;徐辉玲老师介绍了自己持续3年带领同学开展《借专题阅读,知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班级体系的初步探索》的阅读创新基金项目;最后“图书馆主任”王倩介绍了学校每年的阅读主题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个上午的阅读展示,有视频,有介绍,有表演,有讲述,有主题演讲,让学访的校长们感受到了学校的热情和对阅读工作的重视,“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图书馆中的学校”。

此刻,晚上十点半,“巢湖”在我的思维中跳跃。“十几棵香樟,在风中絮语,诉说着对巢湖的爱,对孩子的爱。”与香樟一同洋溢着的,是任蓉校长。任校长发言的质朴,平实中蕴含着的热情。

走进一所学校,每一个细节,都或多或少留着校长个性的印迹。从卫岗小学、望湖小学,到巢湖路小学,每一个细节,洋溢着的都是校长的管理思想。校长,应该成为一所学校的灵魂,用自己的教育思想、品格影响并塑造着学校。校长,不仅仅是职位的领导,更是思想、灵魂的领导。

从任校长的管理中汲取能量:一是引领。引领就是走在前,“大家跟着我”。

最触动心灵的细节:一位老师端来一杯清茶,发言时才知是任校长;中午就餐,大家都就绪后,自己再开始,是任校长……

从参访教师到校,每一个环节的紧凑、有序,体现的是学校的严谨;从每一位参与教师的敬业中,体现的是对学校荣誉的维护……

青年路小学,青春洋溢的图书馆主任

职位、工作,有没有大与小?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切入口,不论多小,都有无限深度,都有无限空间。空间的大小,不在于别人(领导、下属、环境),在于自己。

下午,到青年路小学。学校的“尚美”办学理念,为每个生命美丽绽放。班级里,学生正在午读,自由舒展的样子。在青青书屋,午间故事会正在进行。高年级的孩子在表演绘本剧,下面坐满了自由来看的学生,每天都是这样。青青书屋虽然面积不大,但布置得特别温馨,适度高的书架,许许多多的中英文绘本;上课区,故事区等一应俱全。还有魔法屋,是为每个月阅读量最高的学生提供的私密空间,他想在这里做什么都可以。

参观完青青书屋,观摩了一节绘本阅读课,带领二年级的孩子们学习预测。虽然故事的推荐,孩子不断思考或交流接下来要发展的情节,教学结束后,老师让学生自由选借书籍进行阅读。

最后,图书馆主任姜莹老师为校长们分享了本期的科技阅读季。学校以图书馆为中心,围绕科技类的图书,由学校、校长推荐图书,全校长学生参与阅读,并进行科学实践,进行一个学期的活动,点燃了学生阅读和科学实践的热情。,诠释着积极的拓展精神,把图书馆的力量向无限的空间发挥。

思考与行动

新野怎么行动?一句话:“走起来,才会见到阳光;跑起来,才会风景无限。”

做为文府书院,行动!从更高的维度思考“阅读”的价值。不能把“阅读”狭隘化。狭隘的表现:阅读仅是语文学科、语文教师的事;阅读仅仅是教学的辅助……

要以“阅读”为主题词,统领学校工作,全学科、全方位。阅读,要成为学校卓越发展的灵魂。

阅读,不为功利,不是品牌,不是亮点,而是学校师生的常态。我的认知是“把阅读做为文府书院最亮丽的品牌。”此刻看来,很狭隘与浮浅。阅读是师生学校生活的常态,是应该的,必须的,自然而然的。不是为了让家长看到,更不是为了让社会看到,而是为了让自己看到,让心看到。“读书是灵魂所需,是生命的营养,是阳光,是空气。”

聚焦的力量。把能量聚焦于一点,向深而行。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平均用力,势必劳碌而无所获。须有聚焦点,就是“阅读”。没有阅读,哪来师生的精进。没有精进,学校的卓越何从谈起。

以“阅读”为凝聚点,加大磁力,汇聚学校各方面力量,定能产生最大效益。

坚持的力量。水滴石穿,是坚持的力量。任何事业的成功,离开坚持,定然是浮云。把目标具体化为每天的工作清单,具体的行动清单。对照清单,每天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必须完成。

抓实每一个细节。所有伟大的成就,细节是关键。比如,为确保“阅读的时间”,学校规定每天中午午辅导40分钟为学生静默读书时段。安排下去,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检查,表扬先进。第三步,检查,批评后进。第四步,纳入教师常规管理。怎样检查?谁检查?这就是细节,须每天落实。

曾国藩说:“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耐烦的人,能够控制自己内心的杂念,待人处事平静而又温和。若能保持一种“耐烦”的心态,再复杂的事情也会够抽丝剥茧,逐渐变得清晰。

事业,需要激情,更需要把激情融合在每一个细节中,融合在每一个“耐烦”中。

任重,方有动力;道远,方有价值。未来可期,就在当下!

校长学坊第三天:太湖路小学,终点即起点

5月19日 ,校长学访进入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合肥,科技之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合肥的骄傲,也拉升了合肥的经济、科技层级。

早餐,央视早间新闻,播报合肥“智能+养老”。微微一笑,几百公里外的河南、合肥、央视,还有一个我,链接在一起。

前天聆听的一个启迪:“变老,是需要学习的。”变老,体力、精力呈下降趋势,智力与灵魂在上升。怎样克服变老的劣势,发挥它的优势?“智能+养老”,就是一条路径。

智力与灵魂的提升,除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更靠学习。读书,就是学习的主要路径。学习的良好习惯,须从小学抓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如呼吸、吃饭一样自然,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每个人生命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做为教育者,当下,我们正在做的,就负有时代的使命。

8:35,出发。车行25分钟,抵达目的地。

太湖,涌入脑海的是“太湖美呀,太湖美。”此太湖,非彼太湖。走进太湖路小学,第一印象:区位优势明显,紧邻著名学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印象:小而朴实。

作为合肥“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的发起校之一,太湖路小学多年来致力于构建快乐学习、拥抱梦想的教学氛围,其倡导的快乐阅读文化也始终作为学校的内核不断浸润着校园,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表达。

在两位“小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太湖路小学的特色社团。富有传统文化的茶艺课,让孩子们在高雅有趣的茶艺活动中学会知礼、懂礼、行礼,在学习茶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充满活力的舞蹈房中,孩子们以灵动的民族舞蹈,感受不同地区不同舞种的独特魅力,提升对艺术的深度认知;古色古香的古筝室,老师带着孩子们演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利用古筝柔和优美去陶冶孩子们的性情,孩子们通过指法练习,不仅锻炼大脑的思维灵敏度,更重要的是在音乐中得到了快乐。“墨韵书法 润德育人”,在太湖路小学书法社团,同学们在一笔一画的练习中感受书法沉稳、内效、细腻的韵味,漂亮大气的笔锋让参观的老师感受到孩子们对书法艺术独特的理解与热爱。丰富多彩的社团课让校长们感受到学校对孩子们多维度素质能力的挖掘及对各类艺术文化的熏陶,也让大家深深感受到孩子们浓烈的学习热情。

除了丰富的社团课程展示,还参观了太湖路小学的蒲公英图书馆。太湖路小学图书馆占地约300平方米,藏书却多达30000册。从绘本故事到名著系列,书籍涵盖了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孩子们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同时学校还设置了公共图书角,班级图书角,方便每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在图书馆三楼,由孩子们共同发起的“草木有趣话节气”小满主题的“蒲公英小论坛”活动,孩子们自导自演,从海报制作到主题素材的搭建,从节令由来到趣味民俗,谚语古诗,甚至是原创诗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台妙趣横生的节气小课堂。这些极富自主组织能力与舞台表演能力的孩子身上,恰恰释放出太湖路小学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深度探索与创新尝试。

“将知识与趣味故事串联”,活动最后一站,大家来到了太湖路小学阶梯教室,由张晓婷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故事三元素》的图书馆公开课。通过《狐狸和乌鸦》的趣味故事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故事三元素,怎样通过三元素创作趣味非凡的小故事,并通过教授孩子们制作“四页书”的方法去视觉化呈现孩子心目中最想展示的故事情节。激活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与表达。精彩的阅读课背后也串联了太湖路小学深度链入阅读文化,打造深度阅读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从小爱上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强大能量。

谈及资源薄弱型学校如何进行阅读推广,合肥市太湖路小学图书馆主任周莹老师特别做了《再小的甲板也能远航》的精彩分享。她从行政支持、常规做法及特色活动,结合太湖路小学的经验做法,为大家做了清晰独特的分析和方法梳理。周莹老师分享了太湖路小学图书馆特色学生活动——“蒲公英小论坛”独特的四个“自主”,即:自主选题确题、自主设计海报、自主发布宣传、自主组织形式。她指出,学校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借书的地方,更是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是能上阅读课,交流阅读收获与心得的地方。此外,太湖路小学以“蒲公英精神”为内涵,普特融合,全纳发展为目标,始终把“阅读”当作校园核心文化,打造出“蒲公英小论坛”、“蒲公英朗读者”、“小小说书人”等精彩创新的校园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这也让太湖路小学始终坚定,用阅读打开孩子认知新世界,是学校自始自终最优秀的坚持。

太湖路小学周先来校长表示,太湖路小学自1981年9月12日成立至今,已拥有42年办学历史,始终在发展中不断拥抱新的教研趋势。其区域周边有着优质的学术氛围,毗邻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且学校历来重视人文教育,将“阅读”渗透到教研的每一个方面。从区域招生,到开放接纳四面八方的进城务工子女及学区内学生,太湖路小学一直探索前行。以“蒲公英精神”去播撒梦想的种子,让孩子在知识的世界无限探索。

幸福蒲公英,缘于我们每个人童年的幸福体验:春暖花开的原野上,采下一朵蒲公英,放到嘴边,轻轻一吹,快乐便随着漫天飘飞的蒲公英飞到春天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家园。

下午两点,在六和公益胡老师的带领下,6位校长在住宿的酒店对本次学访进行了复盘总结。

先是回顾过去两天半,校长在每所学校的发现,对每一个观察到的阅读环境、课堂和分享写到便利贴上,然后进行分类,并陈述感想。在这个过程让校长重新回到现场,看看学访的学校用哪些方法来营造了阅读的氛围,促进学生的阅读。

然后校长们开始思考,这些学校坚持开展阅读,解决了学校的什么教育问题?相对自已的学校来说,我们拥有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并用swot工具,分析学校实施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自身条件,绘制出开展校园阅读的规划路径。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6位校长通过反思、交流和讨论,更加清晰了未来如何推进学校的阅读。

至此,校长学访的行程全部结束,校长们也带着满满的收获即将回程,将这些收获种在自己的校园里。感谢接待此次学访的5所学校,也感谢支持本次学访活动的雪球网友。

·end·

精彩讨论

大道无形我有型2023-05-30 15:57

Very few happy kids in the pictures!

六和公益2023-05-30 17:34

谢谢段总!这是一次校长学访活动,关于照片,简做说明。除了几位校长的合影外,其它照片均为随机拍摄,而且有学生时,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读书和活动,基本都是悄悄拍下。照片的场景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学校的阅读环境,如图书馆、阅读角和区域营造;二是校长观摩课堂和耹听报告,可能都比较投入稍显严肃吧;三是学生活动,随着故事和演绎需要,状态也不一样;四是学生安静读书和听故事,如果在现场会发现,两三个孩子看一本书很正常,因为有趣和要交流,这是自发的,没有老师要求,照片只能显示静态,现场的孩子们其实很活跃的。校长学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活动,落后的项目区往对阅读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那么去优秀的学校参访学习,往往会打开思维,看见更多的可能性,这和企业考察类似。而据我们的经验,外出学访过校长,回来后开展学校阅读都有明显的提升。

尽人事6662023-05-30 18:02

人家即使是美国人也比你对中国的贡献大,你虽然是中国人却只是个无能只会咆哮的键盘侠

六和公益2023-05-30 18:01

确实这样,大人们似乎很少展现笑脸。不过我在现场的观察是,无论是参观校园,听报告分享,还是观摩课堂活动,校长还是很认真投入的,不断的记录和拍照,并且随时在交流和讨论。我和他们聊天时,能感觉他们的兴奋。当然也得承认,中国的学校教育各种事情太多了,校长和老师有很多非教学的事情不得不做,老师和学生都很累,积重难返,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能有一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都不容易,笑容是不是这样磨没的,很不好说

大道无形我有型2023-05-30 17:41

你有脸吗?!

全部讨论

Very few happy kids in the pictures!

你有脸吗?!

2023-05-30 16:13

正常的孩子一般是像最后这张图一样看书吗都拿钱了 少折磨孩子吧 唤起了以前不好的记忆

你都干啥了!你这种人太多了吧!

六一礼物

2023-05-30 16:08

都是些大人在看

2023-05-30 16:19

大道无形我有形说:孩子脸上鲜有笑容,希望能改进一下。

2023-06-01 07:36

只要阅读,不管在什么地方,是不是摆拍,是不是配合宣传,大人小孩是不是真心阅读,是穷还是富,总还是好事。哪怕只是多带动一两个,也是好事。总比看电视,看手机,打游戏,看短视频好。

2023-05-30 18:55

拍完了是吧??都回去上课吧。

2023-05-30 18:00

形式主义,领导们统一僵化、麻木不仁的面相,没看到孩子们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