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精神重塑,读书不再是“一件小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文/观察者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最新的七次人口普查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城镇人口超过9亿人。

100年前的美国诞生了一些享誉世界的出版大亨、长盛不衰的著名读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高城市化率代表着市民、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国人进入深度的精神重塑期……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消费、阅读需求的井喷。

从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连续9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七普还给出了一个预期:到2035年,还将有约1.6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成为新市民。

这里不得不提电商对图书消费的助力。由于价格更为实惠,我国图书消费的线上占比极高,已经接近80%。主打平价消费的拼多多平台,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21年起,拼多多也将知识普惠作为长期战略,对正版好书进行补贴……

随之,低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的图书消费,都出现迅速增长。

所谓“国人不读书”,越来越成为一种偏见。

01

冲突加剧时代挑战个体经验,从“不读书”到“读好书”

去年有一个互联网热词:破防。

动不动就破防,其实是很多人的切身体验——经验难以驾驭时代的剧变,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

人们习惯秩序井然的生活,而变化意味着偏离预期,所以很多人都会感到不适。甚至,当变化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是很难消化、理解的,结果就是对现象的观察流于表面,很容易形成基于传统经验的偏见——彻底破防了。

今天我们的阅读需求,首先就是因为时代在变,我们需要充实精神世界,巩固个人情感、生活、事业,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种种防线。

今年4月,拼多多启动第三季“多多读书月”,从期间发布的“春日书单”里不难看到,国人今天的阅读与时代变迁紧密相关。

多多读书月“春日书单”,国人爱读这些书(部分)

春日书单里,经济学者何帆的《变量4:大国的腾挪》、许知远的《青年变革者》是对家国命运、经济社会变革的关切;《瘟疫与人》、《走进帕米尔高原》折射了新冠疫情带来的社会、生活冲突;《煤气灯效应》提供了关于如何理解、摆脱精神操控的见解,对应的是许多人对情感虐待、情感操纵、PUA这类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这些书不仅是或畅销、或经典的好书,而且是充满现实关切的好书。

阅读可以给我们一种陌生化的眼光,发现生活中司空见惯之处的丰富意义,这是“无用之用”;而当我们对陌生事物面临认知困难、内心冲突的时候,读书则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变化中的不变,减少焦虑和不安,这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现代社会精细的职业分工、两点一线的快节奏生活,让个体的经验愈发狭窄,在面对变化带来的不适时,通过读书获得见解、精神补给也是最有效率的——刚刚发布的《2021年多多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8月的第二季多多读书月,超过三分之一的读者买了5本以上的图书。

从“不读书”到“读好书”,是因为国人对时代剧变的关切,同时也得益于电商让正版好书的价格足够亲民——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免费思维”,本身就起到了知识普惠的作用,而拼多多通过知识普惠的长期战略、“多多读书月”的补贴行动,进一步把知识普惠推进到了图书消费领域。



与前两季相比,多多读书月第三季主打“平价好书、全民悦读”,补贴范围继续扩大,覆盖百家出版社、500万册正版经典图书。APP内搜索“多多读书月”,不仅能买到实惠的好书,还能发现大家都在读什么书——那些畅销的经典书籍里,很可能就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答案。

02

信息“超载”?让一张好书单更有价值!

今天,我们每天都要主动搜索知识、或被动接受海量的信息流——我们每天“阅读”的时间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信息爆炸”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而现在,我们的困惑不仅是信息过载,还有知识碎片化、信息茧房……相比过于饱和的互联网碎片化阅读,通过读书获取更系统、更有深度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精简。

《2021多多阅读报告》显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00后年轻人,也在重拾纸质书。

在快节奏+信息超载的互联网时代,一张好的书单也变得更有价值。

书海茫茫,选择好书有很多标准,但最受读者欢迎的好书,一定是来自“互联网世界”——互联网人,往往更懂得如何处理海量信息,同时能够最及时地更新信息,他们不仅有最先进的工具,而且有最好的“用户思维”。


图片上传中......


自去年4月,拼多多将“知识普惠”确定为长期战略,多多读书月的“书单”,已经更新到了第三季,目前发布的前两季最受读者欢迎的好书,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同时据了解,第三季“多多读书月”与上百家出版社联合,书目来自权威出版社联合推介及在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及权威热销榜单基础上筛选而出。

对普通人来说,这种基于“权威+热销”双重筛选的书单,既确保了书籍的质量、又反映了阅读的趋势,基本能够满足大家“读好书”的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出“爱读书”的习惯。

学会如何处理海量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必修课——我们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大,除了定期关注书单,一些读书方法,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比如,每本书动辄数百页,即便是小说,也容易望而生畏,而事实上,读一本书,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从第一页开始,也不一定非得读完,你大可以抱着随便翻翻的态度,或者根据目录,直接去看自己关心的章节,反而更容易“入戏”。总的来说,读书有很多目的,比如解决问题、丰富你的兴趣、了解你关心的问题别人怎么看,或者完善你的知识结构,在翻书之前就明确目的,然后带着问题意识、主动意识去读书,是高效阅读的关键。

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建立,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发现了读书的好处。

而“多多读书月”聚焦正版好书,用拼书+补贴的方式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实惠,同时,在阅读消费浪潮的筛选之下,那些成为“大单品”的好书,一定是读者眼中真正的好书,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普惠。

这当然也会成为对“国人不读书”最有力的反驳。

全部讨论

军歌892022-04-25 22:32

读书是小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