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全面铺开的时代人连生产资料都不是
文/杨国英
知退而稳,
稳后能进。
掌舵4万亿互联网帝国的小马哥,今天在员工大会上,有几句很有意味。
小马哥今天的话,乍一听,貌似平谈。
1,**是一家普通公司,是国家发展浪潮下的受益者。
点评:个体的奋斗,离不开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推动,这理顺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2,**并不是什么基础服务,随时都可以被替换。
点评:基础服务(基础设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
“并不是什么基础服务”,则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间接表态**坚决不搞垄断。
3,**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
点评:**未来服务国家和社会,并且“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也就是找准了全新的定位。
不得不说,一直慎言的小马哥,对时势的参悟,超过了大马哥。
比如,去年8月率先发起千亿级别的共同富裕基金,还有去年底清仓京东,这些操作,几乎都领先于其他巨头。
当然,还有,就是小马哥今天这番讲话。
今天的这番讲话,听起来不显山露水,但仔细咀嚼,还是挺有寓意的——既摆正了**作为巨头的位置,也指出了**未来的方向。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互联网的落幕之年。
这一年,国家反垄断局成立,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接连发起6次反垄断调查。
这一年,互联网大佬的市值,蒸发超过10万亿,约等于一个意大利GDP烟消云散了,“中概互联”也被资本市场嘲讽“中丐互怜”。
过去一年,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损失惨重,溯其根源,并不是政策打击,而是自傲和自私——这是个因果关系,过于自傲和自私,才必然遭受政策打击。
曾经,互联网巨头,自恃时代骄子、命运宠儿,自以为无所不能,做起事来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恨不能裹挟中国经济的一切领域。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如果其任肆意扩张,中国经济不能承受其重,民生亦不能承受其重。
任由互联网巨头扩张,百业必为之凋零,这是数据和市场双重垄断的必然结果。
任由互联网巨头扩张,民生必为之哀叹,对民生领域垄断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涨价收割。
所以,必须对互联网进行当头棒喝,必须对垄断平台进行政策打击。
棒喝到让其反省,打击到令其纠偏。
只有到这种程度,“中丐互怜”才会重新成为“中概互联”。
所以,在上周四的《又一重锤!砸向垄断巨头……》,我讲到,“互联网巨头的重生,从自觉响应反垄断开始”。
并且,结合近期互联网巨头的反省纠偏动作,我还预判到,“中概互联的大底,事实已经临近了”。
(上周四中概互联开始探底回升)
这段时间,部分老读者经常留言问我,为什么股市讲少了?
今天,统一回复一下。
一是我本人精神层面有脱俗倾向(这可能有点自夸了),但我这样自认的,身处当下激荡的时代,作为一个勉强不为生计所忧的思考者,真的有太多的时代命题,值得为之关注和倾心。
关注时代,并付之以温暖,对这个我更有精神追求的动力。
二是每天执念于股市涨跌,事实也毫无意义。
大道至简,关注时代思潮,股市之动向,归根到底,还是时代思潮的折射。
关注时代思潮,并与之相伴而行,自会有正向回馈,反之,只会有负向回馈。
比如,去年上半年对新能源的预判,这一次对中概互联的预判,以及一个月前对A股回调的预判,其实,都仅仅是我关注时代思潮一个个偶得而已。
今天,再说一个,上月下旬中央对个人养老金的定调,这是民生之大事,也会折射到央企和国企的分红率。
一个又一个的大佬开悟了,巨头们拥有了新生。
未来,抑或更久的未来,不仅是大佬开悟,欧美也终将开悟,学习中国走共同富裕之路——当然,对于资本主导下的欧美政治文化,他们开悟后的新生,还是比较艰难的。
所有的开悟,均指向一个内核,一个去传统经济学的内核。
人不是工具,更不是生产资料,而是自主意志下的自然存在。
社会不仅需要效率,不仅需要GDP,更需要公平,更需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