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平价,可能是最好的大类资产配置模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以上是平价公式,具体推导就不赘述了,重点谈下理解。

1. 风险平价是实践出来的理论,配置建议符合直观感受

2005年风险平价理论出世之前,从最早的Harry Browned永久投资组合(又叫懒人组合,股债商品现金各25%),到达里奥的全天候组合,无不渗透着风险平摊的思想。前人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来的投资策略,竟与理论推导模型计算出来的配置建议高度相似。

有时不得不感叹,万物皆数,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2. 为什么我们要配置风险,而不是配置资产

配置资产的出发逻辑还是在配置收益,但收益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五年股市波动率和收益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波动具有明显的可预测性,A股的波动大概就在20%左右,而收益率则起伏巨大,无法预判。

因此我们要牢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9/11/11。

3. 相比均值方差模型的优势

我认为主要在于输出结果的可参考性。均方模型是性价比模型,要同时基于波动率和收益率来计算配置比例。在牛市中,股的性价比(Sharpe)很高,采用牛市中的股票波动率和回报率,对比债券的波动率和收益率,模型输出结果就是100%配置股票。熊市则相反,模型会建议100%配债券。这就无法做到真正的大类资产配置。

而风险平价模型只基于风险来配置,无论什么样的风险,每类资产都会根据风险贡献配置一定比例。不仅如此,风险平价更少依赖历史数据,即使在做预设参数时,也只需输入波动风险,无需输入不可预测的收益率,减少了对模型的过多“拍脑袋”干预。

4. 优良的延展性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分配的时候,平均分配是最佳解决方案。比如两个孩子分苹果,一人一半,公平公正,很符合人性。老式的50/50股债平衡基金即体现了这种思想。但如果我们真的能很好地把握不均分带来的后果,认为不均分的收益要显著好于均分。比如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小的只有3岁,只需一小块,大的6岁能吃半个多,那就完全没必要均分。

基于客户风险偏好和产品定位,风险平价模型能很好地转变为风险预算模型。比如将原来股债1:1风险配置,改为2:1的风险配置。这种改变分配比例的方式要比基于收益率要更稳定直观,但也要控制好分寸,最好在产品设计时就确定下来,不再改变。

此外,波动率只是风险指标的一种,我们也可以做基于下行波动率、VaR等其他风险指标的平价模型。夏普兄经过多次验证测试,目前比较推崇基于下行波动率的风险平价,基于VaR的平价回撤较大,还有待观察完善。如有新的成果,再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