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光电公司分析及学习总结(完整版)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3喜欢:15

$美亚光电(SZ002690)$ $合锻智能(SH603011)$ $泰禾智能(SH603656)$

分析框架

简单筛选公司业务方向资产负债表,分红率,净资产收益率(护城河),回本年限(8年回本),基本看的懂需求(供给侧不足和需求侧刚需)。

以过去的数据支撑和未来的定性分析为主要依据,以短期目标收益率和长期年化收益率为基本视角。

美亚光电基本数据概述:

2014-2023年的自由现金流为35亿元,经营现金流为40亿元,净利润均为46亿元,资本开支为5亿元,股息率为0.7/19=3.7%,近10年一共分红41亿元,每股分红约5.4元,每股收益由0.74元增长到0.84元,股本为从3.38亿股增长到8.82亿股,主要业务为3大块,目前市值为170亿元。

1公司简介摸底。

美亚光电,002690。

行业概况,前景,管理层,股本结构,基金持仓,分红融资,股票热度,技术分析,量价和空间位置分析。

1.1、公司概况

美亚光电,002690。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主营业务为光电智能识别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口腔X射线CT诊断机(口腔CBCT)、口腔数字印模仪(口内扫描仪)、耳鼻部CT、脊柱外科手术导航设备、移动式头部CT、射线包装食品异物检测机、子午线轮胎X射线检测设备。

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2年7月上市,上市满11年,目前市值170亿元(截止2024年4月24日),公司办公地址为合肥市,最大股东为田明,持股5.37亿股。

1.2、行业前景

色选机的全球化,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工业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

1.3、股本变化及持仓结构

截止2023年年报,股本一共8.82亿股,其中限售股4.51亿股,流通股4.3亿股。

最大股东为田明,持股5.37亿股,从2012年上市至今未减持,一直占比为61%,其他四个管理层合计持股0.75亿股,占比为8.5%,合计管理层持股为70%,上市至今未减持。

有意思的事情是大股东锁定了75%的限售股,就是不准备卖了。

目前前十占比82%,持股数量大约为7.25亿股。

最大持股为田明董事长,持仓占比为61%,持仓数量为5.37亿股,上市来都未减持。1季度北上资金和社保基金减仓了部分仓位,合计大约700万股。

管理层减持不算是利空,只有管理层集体清仓式减持才是利空,减点股票赚点钱花花,正常人都这么干,跟公司经营影响不是太大。

1.4、管理层分析。

一家公司的领导力不容小觑,但是距离太远,希望能得到一些坊间风评,但是本公司来说,管理层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大行业中的小龙头,似乎发展也就是个天花板了,跟民营企业分析的套路不一样,这点还是要区别来看的。

1.4.1田明,195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工程师。

曾任合肥轻工业机械厂设备科科长、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合肥安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

人物观感:是个时代的弄潮儿,搞设备的技术出身,曾经承包过合肥轻工业机械厂的合资厂经营权,之后成立2000年成立美亚公司,然后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导致美亚赔偿5000万元完事,美亚迎来发展的快车道,然后上市到现在,越做越大,参照百亚股份的创始人,也是一样的起步步骤,不再赘述。

1.4.2 沈海斌,女,1967年出生,现年57岁,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经济师。

曾任合肥安科光电机械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合肥美亚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总经理,是个美亚起步时候的老人,没啥说的,一步步的干起来的,股票的分红一年也有大几千万,混着吧。

1.4.3财务总监,陈凯,男,198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

历任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财务部部长助理、财务部副部长、财务部部长,现任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2023年9月刚接任,目前还没啥看的,不知道跟年报中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是不是一个人,看情况应该不是一个人。

1.5、分红融资

公司2012年7月上市,目前上市满12年整,累计派现为41亿元,公司IPO融资约8亿元,一共出让股份5000万股,IPO价格为17元/股,IPO后总股份为2亿股,IPO市值为34亿元。

上市后增发融资金额为0亿元,合计从市场融资资金为8亿元,分红/融资=41/8=512%,目前为12年,分红表现非常不错。

当前股价19元,市值约170亿元,2024年预计盈利为8.6亿元(机构预测),按照80%的往年分红情况,可以分红约6.9亿元,股息率为4%,还算不错。

1.6、热度和空间位置分析

1.6.1热度分析

我不喜欢当前太热的公司,也尽量规避热度太高的公司,公司目前总市值为170亿元,IPO时候34亿元,目前比IPO时候涨了大约5倍,年化收益率为14.5%。

曾经最高市值为2015年6月大牛市的417亿元,相比IPO涨了大约12倍,2020年7月405亿元为次高点,目前处在腰斩再下跌16%的位置。

2012年刚上市时候年度净利润为1.7亿元,2023年报净利润是7.4亿元(2023年年报),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8.6亿元,增长了5倍多,年化增长率为14.5%,跟市值的增长基本匹配。

2012年营收为5亿元,2023年报营收是24亿元(2023年年报),也大概是增长了5倍多,年化增长率为14.5%,跟市值的增长基本匹配。

从2022年4月的最低点为14.3元,到目前为2年,也就是24个月,换手率为398%,交易金额为382亿元,对应目前的市值170亿元,对应的交易倍数为2.24倍,平均年均1.1倍,最近低点为2024年2月,最低价格为15.3元,这个价格是大盘因素在内造成大面积的恐慌形成的,目前涨幅为24%,也就说最近这两年处在冷却交易期,很冷淡,交投及其不活跃,但是从最低点起来的数据来看,慢慢热起来了,年交易量已经突破360亿元,比得上过去两年的交易量,这就是市场在蠢动的感觉。

财务指标来看,最近两个季度同比下跌,这种情况在2020年的上半年发生过一次,好在不经常发生,没有大的观察价值,公司的经营不可能是线性的上升,波折螺旋式上升才是常态。

1.6.2技术分析

从月线图上来看,目前是2020年高点往下走的振荡向上一笔的走势,因为2020年7月已经出现了最高点,也就是阶段性的顶部,目前下来已经调整了40个月,只要基本面不出问题,向上迟早继续创新高才是股票的最终宿命。

从周线图上看,2024年2月不创新低,那就是俗称意义上的双底成立,目前是向上的一笔振荡走势,目前为大区间的振荡,第二个线段的延伸。

从最近的低点15.3元算起,日线向上的走势,其中一笔回调完到17.77元,然后向上走势,走势良好。

技术层面看,目前该股票都指向向上的趋势,但是从财务指标来看,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经历了两个季度的下滑,这也是市场比较谨慎,没有大幅往上的原因之一,当然技术分析以公司价值为基础,公司没有价值的话,技术也就无从谈起了。

1.7、基本情况总结

该公司目前股价和量能跟随大盘慢慢的热起来,前两年都处在交投惨淡的阶段,人气比较冷清,该股想象力空间较好,3个业务方向各自有不同的着力点。

该公司是一家股息率还可以,业务前景也还行,需求量可以,近期财务业绩报表不佳,目前量能处在中低位,股价反应了基本面和近期业绩,没有太低估和高估。

业务则以创新驱动,以3个方向各自突破,主打是色选机的国际化,高端医疗的国产替代和食品安全检测的明朗化,以提高市占率为发展方向的一家还算可以的工业制造企业。

2、资产报表梳理

资产报表梳理,主要看近3年的3个报表,自由现金流和分红占比较重要的位置(一票否决制),资产的质量也是考虑的权重因素,目的就是在看错公司发展的时候有个兜底的估值,不至于踩雷踩的那么响亮,公司的发展变化则是以公司的基本面分析的研报为准,报表的数字是某个时间点的东西,是固定的,而公司的发展变化则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精准的跟踪是不可能的,等看到报表的时候,可能真的黄花菜都凉了,所以我就以看研报比较合适,财务报表就不过多的做出精力分散,作为排除企业的工具即可。

我重点看近3年内以下几个方面,总资产,净资产,类现金资产,存货,应收款,生产资产,商誉加无形资产,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收现情况,净现金流情况,净利润,营收,营业成本,毛利率,净利率等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变化趋势和数值。

2.1、资产负债率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19%,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净资产的增加多过总资产的增加造成的,也可以看出来公司正在收缩战略。这个指标以不超过50%为控制线,不喜欢高负债率的企业,同时也接受失去快速增长的机会。目前来看,这个资产负债率没有问题。

公司的ROE较高,主要原因是每年赚的钱都分了,也就造成净资产没有增加太多而净利润一直在增长,这种情况比较不错,是大家都喜欢的企业类型。

2.2、货币资金等生产指标

2021年到2023年,公司的货币资金增加了大约3.4亿元,有息负债一直都没有,应收账款增加幅度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导致应收结构变化较大,这个结构如何变化的呢,来分析一下年报看看。

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新增了大约2.1亿元,也基本上是2023年比2022年的增量,这个应收账款的成色如何我们暂且不做推测,等等看,让子弹飞一会,等到季报或者半年报再来看这个数字如何变化,目前理解为开发新客户了或者老客户遇见事情了给的这么几笔比较松散的销售政策吧。

最近3年,应收账款/营收这个指标从10%到23%,确实提高不少,这可能是公司经营遇见一些困难的指标体现,继续观察吧,以应收账款/营收不超过30%为控制线,长时间高于这个控制线的企业就不再跟踪观察了。

应付账款,存货比较正常,生产资产则逐年减少,存货/营收的占比少量增加,不过现在依旧健康,存货/营收这个指标是我非常看重的指标,目前来看,没有问题。

另外生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5%,继续观察,处在合理区间内,以不大于50%为重点关注的分界点,对于一个制造业不知道为何占比如此之低,或许他的是高科技制造企业。

2.3、营业效率等指标

公司目前的毛利率为51.49%,从2021年到2023年较为稳定,没啥变化。

净利率为30%附近,也变化不大,今年降低了4个点的净利润,主要是成本费用的增加2亿元,其中营收增加了3亿元,成本就增加了2亿元,加上其他研发,财务,管理和营销费用的增加额,就导致了今年净利率的降低,应该是不可持续的降低,这个可以继续跟踪。

对于上面的营业指标,我还是很满意的,目前没有大的变化,继续观察中。

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增加有些异常,这些指标是关注的重点,看看下一个季度报表能不能改善一点。

2.4、赚钱效率指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来,2021到2023年公司的收现情况比较不错,净现金流情况良好,同时保持不错的净利润含金量,自由现金流也保证了分红的可持续性。

资产报表主要是看近3年的情况,上面是该公司2023年年报的报表情况,目前来看,资产质量很不错,竞争激烈的口腔赛道导致有些数据不是太好看,就这份资产质量报表就比大多数公司都强,比之大元,似乎也强了不少,概率和赔率,再琢磨琢磨。

2.5、资产负债表的小结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该公司资产质量优秀,从资产,经营和赚钱效率上来看,具备投资的基本条件,而且公司具体经营的3个行业,都还具备增长性的可能。

总体来说,从历史上来看,美亚光电是一个行业中比较稳定的龙头企业,目前也许遇见了一些困难,特别是应收账款的突然增加,是个需要持续关注的地方,从高的ROE和分红历史来看,允许有机会存在但是大的战略机会比较不太确定的一家业务优秀的高科技制造业公司。

3、基本面业务梳理。

我看很多人分析公司都是基本面分析放在前面,而我却放在了后面,我的考虑则是因为数据更直观一点,虽然数据会失真,基本面梳理是最难的事情,比看报表要难一些,基本面的一些正常或者不正常的情况出现,都在报表上有所表现,相反报表的表现则是没有规律的,该是啥就是啥,这是经营结果的显现(造假的除外),所以,我用基本面来印证报表,而不是用报表来排除基本面。

3.1、经营业务概述

公司是国内光电识别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之一,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智能生产、人才队伍、市场拓展和服务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持续的创新发展,公司成功将识别技术应用至多个领域,产品已覆盖包括农产品检测、高端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多个行业。

从上表可以看出来,公司主要以工业品的销售为主,主要是色选机,X射线工业检测机、医疗设备和配件构成,其中色选机和医疗设备占公司营收的绝大部分,其他业务占比较少,公司业务比较集中

3.2、行业情况及其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所在行业主要在色选机,医疗设备和X光检测行业,一般研报也都是按照增长潜力大到增长潜力小的顺序介绍,我们也如此介绍吧。

3.2.2行业情况描述

医疗设备:公司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目前主要包括口腔X射线CT诊断机(口腔CBCT)、口腔数字印模仪(口内扫描仪)、耳鼻部CT、脊柱外科手术导航设备、移动式头部CT等,其中口腔CBCT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正畸、牙体牙髓治疗等各类临床应用,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小、重建效果好、三维成像精确度高等众多优点,目前口腔CBCT已形成多成像视野的产品梯队,搭配最新的口内扫描仪,能够有效满足各类口腔诊疗客户的需求。

对于医疗设备,主要还是口腔行业,往老龄化上很容易就靠上这个概念了,增长情况也是想象力十足。

色选机:公司色选机系列产品通过提供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维色选解决方案,可有效实现异物剔除与品级分类,是保障农产品安全和品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设备。根据应用物料不同,色选机可分为大米色选机、杂粮色选机、茶叶色选机等,目前已拓展应用到包括农副产品(粮食、坚果、茶叶、果蔬、中药材、水产等)、环保回收等行业近五百种物料的色选。

工业检测设备:公司工业检测设备利用 X 射线特性,可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如缺陷的种类、大小和分布情况等。目前公司工业检 测设备已有多个系列化产品,包括X射线包装食品异物检测机、子午线轮胎X射线检测设备等,在保障工业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面的描述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过于专业,也不可能真的知道这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产品质优价廉服务好,还要卖的出去有渠道,这点要深刻的认识到。

3.2.2主要竞争对手

竞争格局:

高端医疗影像主要厂商包括合肥美亚光电、北京朗视仪器、上海博恩登特和深圳菲森科技等。目前国内CBCT市场中的海外品牌包括德国卡瓦、西诺德、 芬兰普兰梅卡、韩国怡友等。美亚为国内份额最大的CBCT厂商,市占率约26%。

色选机的国产竞争对手主要是泰禾、中科、安晶龙,目前美亚市占率大约为15%,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3.3、经营模式其风险

3.3.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均为普通工业材料和部件,采购主要根据产品生产计划进行。

3.3.2公司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均为自主生产,采用计划生产和订单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保持合理库存。

3.2.3公司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有经销和直销两种模式。色选机下游客户主要为各类农产品加工、收储企业以及再生资源环保回收企业等,医疗影像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各级口腔诊疗机构、各类医院等,工业检测产品下游客户为工业品生产企业。

3.4、公司产销的成本分析和壁垒。

3.4.1公司主要成本情况

本行业总体来说,进入门槛较高,完全竞争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

本公司营业成本色选机占比最高,医疗设备次之,其他的应该归到服务类,占比较小,该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均为市场化定价,下面为公司产品主要需要的一些原料,都是一些基础的工业原料。

长期来看,根据价格的传导体系,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些物料的波动实在难以预测,那么就不要预测了,了解即可。

3.4.2公司主要壁垒

行业主要的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品牌和市场壁垒、资金壁垒、人才壁垒等,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比之纸尿裤行业这算是一个工业制造的硬科技。

公司的技术创新才是最大的壁垒,而人才壁垒、资金壁垒、品牌和市场壁垒、等等则都是其次的,没有丰厚的利润,无法支持更新和研发,就无法更好的开发新产品,这点是资金和技术的痛点,好在前景比较广阔,市场竞争者不是太多,另外叠加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自然迭代也能维持现状。

3.5、公司增长前景分析

3.5.1公司目前情况介绍

公司是国内光电识别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之一,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智能生产、人才队伍、市场拓展和服务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以上摘自于2022年年报,总之一句话,实力目前是杠杠的,但是似乎遇见了一些困难。

3.5.2公司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1、关于2023年年报增收不增利的看法

公司的增长主要是靠产品的更新带动,3个方向都给予了不同的增长方向,其中国产替代,出口和快速增长分别代表了3个业务方向。我们根据近五年的营收来进行一个分析。

2019年到2024年,公司的应收增加了9亿元,其中2020年相当于没有增长,之后2021年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具体原因为口罩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遭到其了制约,其中大家摘不下口罩,导致医疗设备的销售下降了6%,不过这随着2021年的较正常化之后又急剧的恢复了增长,这是大环境决定而不是由公司本身经营决定的事情。

对于2023年,公司似乎又遇见了些许瓶颈,虽然看着营收增长了14.6%,但是这伴随着的是应收账款的快递提高,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正常,但是通过公司的问答我们可以得知如下:

公司的大单品口腔CBCT面临了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竞争很激烈,这个是行业问题,也不是一家公司面对的问题,紧接着公司就做出了如下的反应:

销售策略进行了调整,我猜想就是放宽了应收,可能设备先给你们用着,等环境好转或者赚到钱了再付设备的欠款,这在以前当然不可以,但是面临这个大环境,公司主动采取的这些措施,我认为没有问题。

当一个市场环境发生恶化,不是一家公司所能左右的,公司以往的经营策略可能不太合适,主动来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来面对市场的冲击,这是好事,也可能借助这个趋势来对行业进行一次洗牌,以公司以往应对的策略和注重研发的传统,我愿意再等一等,看看他的策略如何?这也解释了增收不赠利润的原因。

公司的营收结构的分析

2019年到2023年,公司的业务还是4块,其中前两个是主要的方向,检测是潜力,配件是陪衬。

这5年中,色选机占比稳定在60%附近,毛利率和净利率都还可以,基本上实现了年年增长的目标,也是公司估值的基石,国内国外都在全面的进行中,进一步稳住龙头地位,这个产品的市场空间大不大,看中泰研报的吹嘘:

公司色选机国内市占率仅在15%左右,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除大米外,杂粮(如玉米、坚果和豆类)、茶叶均是色选机较大的应用场景,据统计局数据,我国相关杂粮及茶叶的产量总和大约在 3 亿吨左右,假设大米色选效率和杂粮色选效率近似,则粮食茶叶整体色选机整体规模在78亿左右。公司2022年国内色选机销售12.4亿元,对应市占率约16%,其中大米色选市占率在28%左右,考虑到公司领先的产品力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后续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摘自研报)

2024年美亚色选机销售不到15亿元,出口大约4.5亿元,目前需求国际规模约200亿元,国内约80亿元,看起来这一块还是比较清晰的,市场龙头还是有希望得到更多的份额,这个毛估估即可,公司的基本盘目前没有受到威胁。

医疗设备,准确来说是口腔CBCT机器的销售,这个目前收到了比较激烈的竞争,也是公司目前营收下滑的主要因素,2023年,该公司医疗板块营收7.56亿元,对比2022年的7.16亿元几乎没有增长,原因上面已经叙述过了,竞争激烈嘛。

公司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看看通策医疗,从400元下来了,口腔医疗行业确实不景气,但是未来,也就是未来,老龄化等,都可以往里面装。产品技术创新和前瞻性研究将是关键,智能化和工程化设计,营销继续花钱做广告和推广,这些公司说的很全面了,目前继续观测,一个季度啥也说明不了,慢慢来,前景广阔,市场空间足够大,龙头企业都没有空间了,那么其他企业的胜算也不大,仅此而已。

X射线牵涉到食品安全,也是值得期待的,2023年营收1.57亿元,增长率61%,占比不大,增长不小,继续观察。

对于2024年第一季报的跌幅,营收3.31亿元,净利润1亿元这个数据,我无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我的想法上面都说明白了,最后还想说一点就是下表:

刨除掉2020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基本上公司的营收预计都还是靠谱的,来回百分之五的波动其实对于公司经营来说,那太正常不过了,不要一个季度就否定了这一年的预算,连最熟悉公司的高管们出来的预算都不准的话,我们小散还是洗洗睡睡吧。

基于公司以往的表现,我原因相信在2024年外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管理层还在努力的奋斗中。

这两点一直就是我说的公司发展,保命,壮大的最重要两点,技术研发是本,营销策略是战术,二者缺一不可,这两点公司一个没有变,一个是主动求变,没毛病。

后续的业绩和公司经营情况我选择静观其变,有希望但是不要报以太大的希望即可安心持股,至于买卖价格则是次一步的要求。

3.6、可能负面因子情况汇总

3.6.1客户集中度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35%;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 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3.6.2关注股东的股票减持事项

本公司暂无。

3.6.3公司风险分析

暂无

3.6.4定增,发债等对公司股权摊薄的事情

本公司暂无该情况出现。

3.7、对公司的一些个人看法

看到这里,我对该公司的历史观感还不错,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机会,3个行业各有千秋,其中医疗和检测,看起来想象力十足,色选机则是成熟稳固的行业。

公司最大瑕疵就是技术创新为指引,要时刻的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才行。

4、公司的想象空间及估值。

公司想象空间及估值,也就是说给出一个大概的估值,即一眼定胖瘦,用常识来判断公司的价值。

4.1、想象空间

公司是国内光电识别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将识别技术应用至多个领域,产品已覆盖包括农产品检测、高端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多个行业。

农产品检测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基本完成了色选机设备的进口替代,在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民食品安全、推进地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农产品色选市场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但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尚处于发展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国内色选机企业依靠产品高性价比的优势,正在不断地抢占国际市场份额。随着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进,色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整体数字化发展解决方案,提升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将成为未来色选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公司有介入式血管手术机器人等多项预研项目积极推进中,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产品取得注册证,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医疗影像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国内口腔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口腔 CBCT 作为口腔诊疗尤其是高端口腔服务最重要的关键性设备之一,仍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公司是国内口腔 CBCT 领域的领军企业,始终立足于行业健康发展,以提升行业整体诊疗水平、保障老百姓口腔健康为己任。

工业检测是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和控制的重要环节。工业检测的应用范围广泛,公司检测业务主要涉及包装食品检测、普通工业品检测(鞋、帽、箱、衣服等)、轮胎检测等领域。近年来,为满足实时、在线、快速的检测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工业品安全检测,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4.2、基本面价值的初步判断

美亚光电上市13年整,基本的数据如下:

最近10年产生的净利润为46亿元,产生的近似自由现金流为35亿元,产生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亿元,购置固定资产产生的费用为5亿元,累计分红为41亿元,以现有股本累计每股分红约5.45元。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部分,买公司的一部分就是买公司产生的现金分红和每股收益,现金分红靠自由现金流才能保证, 由于2014年10转10的发生,公司的股本由3.38亿股变成了8.82亿股,导致每股收益的变少,其实如果是长期持股的话,比例不变,股东权益没有发生变化,这跟定增还是有差别的,但是我十分不喜欢这种方式,这个可以算是负分,导致每股收益的计算需要复权处理,还是不算了。

4.3、交易和技术层面的初步判断。

在第一章节中已经判断本股票现在处在冷却交易期,很冷淡,交投不活跃,再叠加业绩的下行,更是少人关注。

从财务指标上来说,由于(市场环境波动导致营业收入阶段性承压),1季度指标下降比较明显。

从技术指标来看,以月线为K线日期,目前是盘整情况,向下的一笔即将完成,假如没有新低的话,那么将会迎来一波比较可观的涨幅。

4.4、当下的价值估值方法分析。

估值是个艺术活,也是个技术活,价值投资估值的最基础主要是净利润,这是价值投资的基石,所以以净利润,现金流和股息率来估值则是最常见的估值方式。

对于目前的美亚光电,试着来进行估值计算。

1、净利润市盈率估值

结合3家券商数据得知2024年-2025年的净利润如下:

8.52亿元,9.79亿元。

那么根据券商估计,2024年的净利润为8.52亿元还是比较靠谱的数字,2025年的净利润为9.79亿元。

历史平均市盈率为49倍,近5年平均市盈率为47倍,近1年平均市盈率为24倍。

根据公司平均市盈率49倍来估值计算,2024年-2025年则以市值为417亿元,479.71亿元为合理估值。

根据公司最低市盈率为18.57倍来计算,则合理估值为158亿元,对比当下143亿元的市值则有10%的涨幅。

根据历史平均市净率9.38倍来估值计算,当下的净资产为27.6亿元,2024年则以市值为258.9亿元为合理估值。

根据历史最低市净率3.71倍来估值计算,当下的净资产为27.6亿元,2024年则以市值为102亿元为合理估值,对比当下143亿元还有28%的跌幅。

2、以未来十年的自由现金流来估值

投资公司就是投资自由现金流,对于美亚光电以往的业绩来看,自由现金流为净利润的85%左右,所以以净利率来估算现金流还是比较靠谱的,公司未来10年自由现金流为100亿元。

3、以股息率(收益率)估值

当前股价16.2元,2024年预计盈利为8.52亿元,按照80%的往年分红情况,每股可以分红约0.77元,股息率为4.7%,属于还可以的估值水平。

另外根据上述算法,设定每年12%的净利润增速,则以16.2元买入的回本时间为8年,累计分红可以达到9.35元。

4、市场容量估值法

这个类似于画饼,等到美亚的产值达到50亿元的时候再分析,现在就不在这里论述了。

4.4、对于估值的详细研判。

根据以上的粗略计算,对于美亚光电的业务和估值也基本有了了解,那就是极限估值为100亿元,正常低估为150亿元,合理是200-300亿元,这是一家可以有所期待发展的公司。

5、操作计划

5.1、一年内的操盘计划,

以上的分析基本上对于美亚光电来说告一段落,下面是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所在位置和公司目前发展状况做的一些应对措施。鉴于本公司为传统制造业,且市值较小,业绩波动较大,市场情况也不是太明朗,于是作出30%的持仓上限,计划按照3次加满仓位的策略。

操作计划

XXXXX

5.2、公司大事件驱动预测与对策。

公司1季度业绩表现不好,公司目前在牙科竞争激烈的情况,且存在人员流失风险,等待公司的进一步稳定再说吧,估计这个周期要在3季度或者年底才能显示。

6、总结经验教训。

这家公司是被我重点关注的公司,买定离手,愿赌服输,等待卖出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

全部讨论

06-14 08:48

建议楼主看看$康基医疗(09997)$ ,前途更加远大,进入壁垒更高,财报数据更好!

06-13 12:02

这个公司被分析烂了,就等业绩

06-13 13:08

美亚历年业绩确实牛逼,但是一直有个疑惑,CBCT和色选机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客户,销售渠道也完全不同,按道理说在销售渠道上没有协同作用,也就没有销售上的规模优势,美亚是怎么做到那么高的净利润率?

06-17 15:17

关于美亚光电的详细情况,拜读一番~有理有据,可以~

06-19 09:12

从财报和业务分析上看,美亚是一家非常干净的公司,但是目前主营受到业绩影响。等等看。

06-16 18:56

辛苦整理如此繁杂的数据资料,分析研判也中肯到位,謝谢分享。美亚基本面优秀,估值也中规中矩。产品基本盘稳定,但增长前景不明朗。关注点是二个,一是海外市场出现高增长(主要是色选机,CBCT也有可能),二是移动头部CT市场推广获得突破(只耍今年能卖出3~5台,就是极大成功)。市场关注度和估值提升,还是有希望的。

06-15 06:28

美亚

06-13 15:28

全部看完,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