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爆仓,2年前吃多了。还原当时质押情况,这里再问一次质押的钱大股东给搞到哪去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91回复:52喜欢:106

网页链接

现在爆仓的股票质押,都是两年前抢回来的好项目

来源: 宅基弟

2018-10-20 13:43

股票质押,短短两年时间,我亲眼看着它从见人爱,到人见人怕。

本文来源:宅基弟,华尔街见闻专栏作家,原文标题《现在爆仓的股票质押,都是两年前抢回来的好项目》

大领导都出来讲话了,坚决拥护领导们的讲话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犹豫和含糊,也不用讨论。

但有一个细节,我想可以讨论一下。就是股票质押问题,好像股票质押的爆仓强平是市场超跌的罪魁祸首,有点像15年的伞形信托配资

领导也直接指出了,要妥善处理股票质押的风险,不能简单粗暴的强平。

各家银行券商都是一头包,触及预警平仓的一大堆,监管又不让强平。

根据WIND统计,现在疑似触及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就有3万亿。而总的股票质押市值也只有4万,也就是说只有1万亿是安全的。------这让券商与 银行怎么办?硬着头皮自己赔吗?

这个数据不保证准确,但银行券商只要做这个业务,很多都出了风险确是事实。

短短两年时间,我是亲眼看着它从见人爱,到人见人怕。

现在出风险的股票质押,很多都是两年前拼了老命抢回来的优质项目啊。

两年多前我有个大项目,一家挺有名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质押,限售和流通股搭着做的,条件都基本谈妥了,我们内部流程也走完了。

费了不少劲,最后临门一脚,被另外一家券商抢走了,限售股给的折扣率,高的令人发指,实在是没有办法,前功尽弃。

现在嘛。。。想送个”救人一命”的锦旗过去,就怕被打。

有时候,业务做不成,也未必一定是坏事,冥冥中自有天意。

我们看一下数据,就知道股票质押最火的就是2016年,当年股票质押初始交易金额为3.1万亿。

你知道2013年是多少吗?只有900亿。

你可以想象这个膨胀的过程。大部分的股票质押都是在2016年做的。

股票质押本来只是券商的业务,规模并不大,为何在2016年出现井喷呢?

第一个原因,银行进场啦,券商自己才有几个钱?不可能做很大的。

2015年以后,银行能够借助通道,进入股票质押市场了,又叠加自身的资产荒。

一看股票质押真是个好资产啊。

上市公司自带光环,壳也能值不少钱,估值透明,又打折扣,风控好做,正适合银行大规模的投放。

当时大家的准入条件,基本是不看个股资质的。

只看你是沪深300,还是小盘股,流通还是限售,就能一刀切的定折扣率和价格了,这企业具体做什么的,都不重要。

甚至也不关心融资方的资质,管你阿猫阿狗,只要有股票质押,就可以放款。

现在想想有点不合逻辑,股票质押其实就是一笔有抵押的贷款。一般的抵押贷款,对贷款人和抵押物都是需要充分尽调,而股票质押并不太需要,很多是走个形式。

这背后的逻辑是,对上市公司的信仰,对股票变现能力的信仰,对现有股价能够反应公允价值的信仰,这些信仰现在都打破了。

上市公司的壳可能一文不值,股票价格可以跌掉80%,而且不是你想卖就能卖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通道业务的放开,如果没有券商通道,股票质押业务银行也是做不了。

这其实是默许银行资金,变相的进了股市。

股票质押的钱,去干了什么,其实是不好监控的。

一些股东利用股票质押放杠杆,再去买股票的也有。

券商也高兴,增加了资产托管量,又收了管理费。

通道业务造成了很多的监管套利,使得很多钱进入了不该去的地方,现在收起来是很痛苦的。现在资管新规出来,又是后话。

第三、减持新规限制了大股东的减持,很多只能通过质押来融资。

这得从上次股灾救市说起了,你会发现很多的事是一环扣一环的。

2015年7月,证监会第18号文

近期,证券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二、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规定减持本公司股份的,中国证监会将给予严肃处理。三、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6个月后减持本公司股份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这里明确规定了半年不得减持。

本来是好心的,没有想到又为下一轮股灾埋下了伏笔。真是天道循环,难以预料。

半年以后,也就是2016年1月,为了接续这个政策,又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规定》),其中规定了: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这个规定还是比较严厉的,大股东是很难套现的。

《减持新规》的初衷是好的,就是防止大股东套现,坑害小股民。这种案例也并不少啊。

但也有些意外的结果,就是大股东不能通过减持股份来融资啦,只能是做质押,意外的催生了大量的质押需求。

减持新规里面还有一条规定是:

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这条本来也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但后来却成了股质平仓的最大障碍。

因为怎么可能提前15个交易日,知道股质要平仓呢?只有触及平仓线才会知道。

但如果不能提前15个工作日公告的话,券商就不能强平。合同没有办法执行。

又如果我在触及平仓线后,再公告要强平,等15个工作日,我还能平的掉吗?连渣都不剩吧,这中间的损失算谁的?

所以股票质押的风控措施,看着很完善,抵押物看着很充分,但到实行起来都是各种困难。

前面三个理由,大体说清楚了这个过程,有人出钱,有人借钱,有人做通道,三者一拍即合,大干一场。

更深层的原因,还是上一轮货币大放水,监管大放松的后遗症。

风险不是一天累积,戳破风险也是多因素的结果。

如果非要找一个戳破泡沫的针眼的话,那就是20181月份的股票质押新规。

回过头来看,这也许是压死这个市场的最后一根政策稻草。

这个新规没有问题,初衷很好,条款也很合理。因为已经看到了风险。

主要的几个规定是:

1、单一股票市场整体质押率不能超过50%,就是说这个股票有10亿股,最多拿5亿股质押。

2、单一股票证券公司集中度不超过30%,单个资管计划不超过15%

3、折扣率不超过6折

4、资金用途只能用于实体经济,不能再用于买入股票。

这些都是很好的规定,很正确的规定,但出台的时点慢了一拍。

比如说我原来有80%质押了,现在最多50%,你质押到期了,没人给你续的,你只能还钱。而且各个股东的额度是加总计算的,其他人占了坑,你就没法用了。

这种一刀切的紧缩,跟银行抽贷是一样的道理。

监管要求提高了,股票质押的门槛和标准一下子提高了,再加上出几单风险事件,资方的风险偏好一下子就下来了。

资方从抢项目,到挑项目。股票质押从人见人爱,到人见人怕。

大体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股票质押业务的膨胀和收缩,往大了讲,是中国信用环境变化的缩影,是大时代的缩影,各方因素一环套一环,因果循环,走到今天有必然性。

如果让我们再来一次的话,可能还是这样。

南美蝴蝶翅膀煽动的时候,谁也想不到北美的龙卷风正在路上。

个税的抵扣政策出来了,还是振奋人心的,看到了减税的诚意。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能省不少个税。就苦了各单位HR啦。。这工作量剧增。不说了,该去准备起来抵扣材料啦,哪里有最便宜的职业技能考试?

这是本号运作3年来,第196篇原创文章,每周更新,有5万金融同业在看。

宅基弟

全部讨论

明源舍20212018-10-22 22:33

/@sauronmordor:回复@世德散人:这个文章真不错,基本把这波股灾的逻辑讲清楚了,其实隐含着的就是,后面行情还是不可能有起色,顶多银行和质押股东商量着办了,说实话,指望质押股东还钱已经不太显示了,价格跌破平仓线,还可能拿钱来解质押的真是活雷锋...

佛心道股2018-10-22 15:18

一起见证

利率上行杀消费2018-10-21 20:14

解决了股票质押盘,同时美股崩盘到一定阶段,中国股市才能见底。美股崩盘初期,我敢肯定,A股肯定是跟跌,因为A股就那尿性!只有美股崩盘而A股不跟跌,才算是真正见底。这轮大熊市的底部太好判断了!这是历史上最容易判断的大底之一!

慢一拍的2018-10-21 19:50

理性的分析没用 赚钱效应来了再垃圾也有人追 就像新股 拉了十几个涨停板 开板以后还那么多人追进 我看的都无语了

小蝶和小蜗牛2018-10-21 19:25

股权质押这么大比例,太可怕。就算这次救了,也是暂时的,雷还是总有一天要炸

自由快乐坦然2018-10-21 19:09

看看资金是怎样投票的。。。

慢一拍的2018-10-21 18:29

只想骂MLGB 一群猪还想学老毛

颜成子游amtf2018-10-21 18:00

散人,现在地方又开始放开房价的限价、限购。看来房价泡沫要破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