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4喜欢:12

一、行业空间

二、行业竞争分析

三、伊利主要营业情况分析

四、盈利预测及风险分析

五、伊利股份估值分析及买卖决策

一、行业空间分析

1、定性分析:伊利主要从事乳制品加工销售。乳制品从人均消费额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仅43美元/年,远低于美国人均225美元/年。考虑到欧美饮食中包含黄油、奶酪等乳制品,与中国消费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对比饮食习惯较接近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人均189/90/115美元/年的乳制品消费水平,中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额也仍有提升空间。从人均消费量角度看,中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为22kg/年,显著低于欧美国家100kg/年以上的人均消费量,也低于日韩平均40kg/年的人均消费量。横向对比日韩,预计中国乳制品消费量有一定的增加空间,这也是少数横向对比量还有一定增加空间行业。

2、定量分析: 2010-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售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复合增长率2.63%,2020-2022复合增加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

乳制品目前综合来看一二线城市消费量已和日韩接近,乡县城市消费量有增加空间、另外一个特点是液态乳基本饱和,空间不大,奶酪干酪及再制干酪、黄油等看起来是尚有发展空间。不过人的饮食习惯是比较刚性,变化很慢,乳制品消费总量整体会比较稳定。乳制品是一个看起来还有一定空间的行业,我们暂定未来十年每年量增加1.3%,这个速度应该算是比较保守的。

、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竞争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过去业绩经营稳定性(这里我们只统计伊利、蒙牛、光明,其余市值太小暂不统计),我们从市占率和毛利率情况来做定量分析,另外我们从波特五力来做定性分析

(一)、定量分析

伊利、蒙牛、光明历年毛利情况

(2020会计口径有变动,运输等费用等从销售费用转移至营业成本,导致毛利率下降,实际毛利率变化不大。终端销售价格下降,乳液公司出厂价不变,而是通过返利、奖励等方式补贴经销商,从而稳定毛利率,我们在看下净利率变动情况)

(从净利润来看,行业很苦,需要不断打广告,持续投入销售费用,龙头因为规模优势净利润基本稳定在8%左右)

伊利股份市占率情况

伊利的液态奶占有率稳定在32%左右,婴幼儿奶粉近年占有率比较快。冷饮业务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第一,连续 29 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成人奶粉也是市场第一)

伊利毛利稳定、净利润及市占率近10年较为稳定,从定量角度来看,行业竞争格局还好。

(二)、定性分析

1、上游分析

上游是个养殖是个苦行业,基本不赚钱,国外也有很多大包粉供应,上游议价权很低,基本不赚钱。

2、下游分析

伊利从事的是同质化比较严重行业,伊利通过常年持续广告轰炸占领消费者心智,说到常温奶,我们能想到的是经典、安慕希、特仑苏。另外有区别于国外的一点,中国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品牌可以为质量背书,且因为我国牛奶具有礼品属性,我们不会仅仅因为便宜一点就选择不知名品牌,这两点让伊利对于消费者有微弱的定价权。

3、颠覆者分析

人类食用乳制品已有几千年历史,目前尚无看到有相应替代品,或许对于伊利最大的风险是中国液态乳从引用习惯从常温转变成低温。

4、新进入者和现有竞争者分析

(1)、液态乳(常温)

目前我国已常温液态乳为主,蒙牛和伊利合计液态乳市场占有率超过60%,预计常温液态乳已超过70%,其它企业基本已经没有竞争力,就像新乳业招股说明书描述的一样“全国性乳企如伊利、蒙牛等凭借其奶源优势和先发优势,主打常温奶品牌, 通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规模经济及全国品牌影响力,竞争优势较为突出。而区域 性乳企则深耕优势区域市场,特别是一、二线重点城市市场,以低温奶产品为主,不断 扩大其影响力,确定了区域性市场的龙头地位。”,蒙牛和伊利通过多年巨额广高投入,已牢牢占据消费者心智,在加上巨大渠道和规模优势,别的企业在常温液态乳已经没有机会了。高额的广告费用就像轰炸机,渠道优势就像地面坦克,在常温液态乳者个品类,其它企业已经没有机会了。以后局面应该是双寡头局面。伊利管理层稳定,战略有延续性,以后有可能和蒙牛拉开差距。

伊利液态乳(常温)是伊利的基本盘,和蒙牛双寡头的局势已稳定,目前伊利有轻微的优势,且伊利有更优秀、稳定的管理层,伊利这块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常温液态乳品类的衰退,国外液态乳是以低温为主,我国会不会也一样?

(2)、液态乳(低温)

目前市场不大,我国还是以常温液态乳为主,蒙牛、光明、新乳业在发力这块,液态乳(低温)全程低温冷链运输、保存,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供 应链及生产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再加上我国主要奶源集中在北方地区而消费分布在全 国各地,使得活性物质保有量相对较低,而保质期更长,不易受运输半径限制的常温杀菌奶产品成为目前我国液态乳市场的主要产品,我国奶源产地地和繁华城市是错位的,低温液态乳受限于冷链和奶源问题,容易形成区域品牌,因为低温液态乳保质期比较短,运输距离不能过长,且需要冷链车运输,远距离运输费用也比较高,所以拥有优质牧场的企业容易在局部地区形成竞争优势,低温液态乳保持期比较短,一般是用来自饮(需要冷藏,不方便送礼),拥有优质奶源的企业可以深耕优势区域市场,在渠道和营销方面形成区域优势,比如光明在上海,新乳业在四川、云南等。目前从几家企业经营结果来看低温液态乳生意模式不好,因为是自饮,所以很难享受较大的品牌溢价,且保持期短,几天卖不出去就要作废了。

3、奶粉喝和冷饮

婴幼儿奶粉本身是个好行业,父母为了孩子很愿意花钱,相对于孩子的健康,多花点钱找个大品牌大部分家长还是愿意,伊利最近几年发力这块,确实做的很好,继续加大投入,做好消费者教育,伊利金领冠是有能力和飞鹤一决高下,但是我国的生育率惨不忍睹,目前这环境,生育率基本没救了,所以这块不看好。

老年人奶粉是个增量市场,目前欣活已经是行业第一,伊利基于渠道和品牌优势,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应该没有问题(市占率23.3%)。

冷饮伊利已经连续29年行业第一,基于渠道、品牌、规模优势,未来不出意外还是第一。

三、伊利主要营业情况分析

伊利股份营业收入连续31年上涨,净利润连续11年增长,ROE长期稳定在20%以上,伊利的经营业绩过去十分亮眼,2021年融资120亿之后ROE开始下降到20%。

四、盈利预测及风险分析

伊利股份2024年业绩指引已经给出来了,2014-2020的业绩指引基本都达到了,但是2021-2023业绩指引都没有完成,2024年业绩指引为2024 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 1,300 亿元,利润总额 147 亿元,营业收入增加3%,利润总额扣除一季度卖煤炭公司25亿后为122亿,相对于2023年118亿增加约为3%。管理层在三年没有完成业绩指引目标后2024年给出一个相对保守的预测,我认为大概率可以实现。

伊利股份液态乳吨均价从2016年7576元/吨变为2023年8816元/吨,吨价格年复合增长约为2%,奶粉从2016的6.46万元/吨增加到8万元/吨,吨价格年复合增加约为4%,冷饮2016年1.08万元/吨增长到1.7万元/吨,吨价格年复合增加约为7%。液态乳基本跟上CPI速度,奶粉和冷饮是超过CPI,假设伊利整体吨价未来十年增加为1.7%。销量增长为1.3%,该部分内生性增长为3%,考虑到目前伊利总产能为1600万吨,远大于实际销售量1000万吨,现有产能完全可以支撑10年的产量增长。

伊利分红率为70%,留存资金投资收益率假设为10%(该部分可能是大健康、奶酪、矿泉水、现泡茶等新产品投资),则该部分资金产生的增长为30%*10%=3%.

预计伊利未来业绩增长在5%—7%之间,现价买入股息率为4.4%,未来实际预期收益率为10%左右。目前国债无风险收益率约为2.3%,内部潜在收益率为国债收益率的4倍,股息率将近2倍。

CPI数据

伊利目前真实风险有三点,1、以后液态乳消费以低温为主,乳制品集中度下降,生意模式变得很糟糕。2、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我们食品安全度很好,大家不在担心食品安全,乳制品去品牌化,质量无需品牌背书。3、伊利相对于蒙牛和光明最大优点在于管理层稳定,且管理层大量持股,管理层基本和股东利益一致。蒙牛2006-2012为杨俊文,2012-2016为孙伊萍,2016-2023为卢敏放,现为58岁的高飞。伊利一直为潘刚,蒙牛中粮集团控股23%,拥有绝对话语权,国企人事调整一言难尽,光明也是12-24年换了三个董事长。伊利管理层控股高(潘有4%股权),管理层有话语权。但是伊利潘刚年薪太高,远高于第二名,这是个君主制的公司吗?潘拥有绝对话语权,是一个报时者,而不是一个造钟者?如果潘刚离开,伊利还会继续优秀吗?

伊利的风险其实是偏长期的,饮食习惯和社会观点改变需要很长时间,另外潘刚年纪也不大,目前53岁,还可以干10年以上,以上风险需要持续观察。

五、伊利股份估值分析及买卖决策

伊利估值稳定在15-30倍区间,和国外快消品估值差不多,可以考虑18倍估值开始买入,29块买入仓位10%,26块买入10%,23.5块在买入10%,达到上限。如果不考虑中途有更好标的换股,我会在28倍市盈(45块钱)率卖出三分之一、30倍市盈率(50块钱)全部卖出。

全部讨论

健康消费品不是很担心,现在很多人还是注重养生的

06-15 20:23

学习了

06-18 12:41

看好它的竞争力,和未来增长空间

06-19 00:11

相对于2023年118亿增加约为3%?2023年不是扣非100.3亿嘛?

06-18 12:30

根本就不可能上30倍PE,最高25倍PE到顶,因为长期成长速率上不去,与中国经济同步。

06-15 23:04

伊利的负债率62%,正常吗?怎么理解呢?

06-15 21:45

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