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无人零售店不是不好,而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日话题$

曾经在2017年开始异军突起的无人零售店,在短短的一年间就遭遇挫折。2018年末,零售市场盘点发现,无人零售店不仅不再那么火爆,而且还有败退的迹象。是其什么到这样情况的出现,无人零售店还有机会吗?

昊博||撰文

从2018年8月份开始,曾经红极一时的“全天便利”、“友盒便利”在烧掉好几轮的融资后,最终选择了“撤店”。用曾经是无人零售操盘者的话说,一是那段被他们称作是“每天都在像梦一样子”的日子,终于醒了;另一是“我解脱了,你们(追随者)也解脱了”。

甚至是“京东到家Go”也被爆全国大批裁员。在曾经京东涉足无人零售时,曾经被那样子的被看好,毕竟京东实力雄厚有试错的资本,同时京东物流是长项,可以给予最有力的支撑。既就是像京东这样的渠道巨无霸,也是是无可奈何。

在此前马云更是推出了首家无人便利店,刷新了很多人的线下购物观念。更是突出强调了新零售的这个概念,并且全程无人陪伴与看护,自助付款购物的这种模式一听就让人觉得很新颖,这也是马云新零售的一大重要战略!

可见无人零售,在2017年的美好的想象和传说中,吸引了大批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一时间成为追逐的风口。但是,无人零售店是风口上站的最短的,虽然最短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思考。

无人零售,投资者和运营者曾经的想象那么美好,设计的那么有诱人的魅力,怎么就会短短一年间就坠入关门潮呢?其主客观原因何在?

主观上,一是投资者、运营者们把无人零售店想得太简单,自以为所推出的方便模式就可以赢得广大的用户青睐。实际上用户,包括90后用户宁肯网上下单让物流送,也不愿意经常跑一趟无人店去享受冷冰冰的自助服务。

二是把握进入的时机不对。以现在的消费观念,现在还没有到为无人零售买单的时机,不论是从用户层面的素质,还是各种物质条件的发育程度,都还距离成熟有很大的距离。硬要砸钱来上,那就是逆势而为,难以取得应该有的效果,

客观上,无人零售店的成本居高不下,还不能跟有人售货店在成本上相比。而无人零售进入市场的目的,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成,而现在无人店的成本反倒比较高,那就违背了当时进入的初衷,完全是靠融资来维持经营。

问题是像马云这样的实力雄厚的大佬烧得起,你其他创业者有这个实力吗?像全天便利、果小美等无人零售的先驱们,在烧掉了多轮融资后,就再也融不到新的资金,关张谢客是无奈的选择。

从主客观上来看,至少到现在无人零售还没有真正迎来风口。毕竟,无人零售是要与现在的终端模式要相比较的,相比之下除了新鲜感之外,无人零售模式还没有更多的比较模式,市场上没有生存的基础或空间,前面这些仅能算作是试错。在现实面前,该认错就得认错,否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些家电企业也在吵吵准备进入无人零售,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比较遥远。除了上述主客观方面外,就家电品而言,一方面在于家电并不是快消品,非快消品注重的是卖场的体验感,无人店无人指导现场体验,很难找到体验的感觉;另一方面家电品价值比较大,以现在人们的素质还无法在无人看管、咨询的情况下进行销售。

所以说,无人零售不能说不好,在未来肯定是大有作为,但在短期内还没有实施落地的条件。数年之后,特别是人们的素质确实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或许无人零售会卷土重来,成为未来商品的主流渠道。包括像家电这样的耐用消费品,也会在未来会有无人零售这样的终端商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