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非逻辑感悟碎片(五十三)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47喜欢:21

1、写书是督促自己不断突破的一种方法,尽管我之前做了20多年地产,也长时间从事市场研究,但仍有很多东西是在写这本《看透地产股》时一点点学习到的。很多人喜欢说自己是从事地产工作的,在对某些问题的论述时表现出权威的样子,实际上这个行业中绝大多数从业者,对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不比普通地产股投资者理解得更深。

在很多行业中,这个观点仍然有效。一个企业中,真正能理解行业,理解企业长期战略的人,有1%就算不少了。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地产需要专业,而地产股本身也是一个专业,这期间还有很长的距离。写这本书我付出了多少,只有我自己才清楚。有很多知识点是在写作过程中,改变了我对企业的认识,这是我写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看透地产股-从价值投资的根本逻辑出发》,可以理解成以价值投资的视角来研究地产股,也可以理解成用地产股作为案例,来诠释价值投资。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最深的一个点,这是能力圈的基点,以此为原点不断外扩的同心圆,也就是我们投资中不断加宽的护城河。对我来说,地产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地产股,它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吧。


2、股市里,脱离资金量谈收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如果一个人只拿几个月工资投在股市里,只要不是在很高的位置上拿着烂股,他可以一直补仓,相当于永续现金流,熬得过时间,赚钱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而资金量大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就只能依靠场内资金来应对市场变动,这个操作难度自然会大很多,相当于外挂没了。


3、做职业投资三年了,我在投资体系上的变化是巨大的,为此放弃了很多,相当于在修炼嫁衣神功。2018年之前,我在追求对市场趋势的预见,也把握住了2015年股灾、2016年熔断、2017年白马牛市、2018年大底,这是那几年里最主要的趋势和节点(雪球上都有记录)。但这里有一定的偶然,很多东西缺少复制性。

做职业投资,对我而言是最后一份职业,没有退路。这个时候考虑最多的是必然性,是在任何一种环境下都能够复制的成功,那就只有把自己融入企业这一条路。我们每个人都脱离不了交易,但摆脱交易思维是可以做到的,紧紧把握企业的内生价值,让比我们更优秀的企业引领我们走出平庸,这是我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中,寻找到的一条确定性最强的路。


4、 基金都是在最需要钱的时候钱最少,最不需要钱的时候钱最多。这种体系下做价值投资的困难,比个人投资者大很多。这和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投资理念无关,是资金属性的根本问题。巴菲特能成为毫无争议的股神,也是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公司体制直接相关,在对资金的掌控上,比普通基金的优势大很多。

5、高收益率并且具备长期可持续性,还要低风险,这三者同时具备,往往只会出现在大市不好的情况下,譬如2018年底、2020年3月底这种环境。但这种时候,往往都是成交量最小的,从不例外。
价值投资很多时候都是逆行,能保证自己的操作不变形,不是有了深入研究就可以,还需要超人的勇气和意志。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和拾2021-11-26 10:58

平原老师太谦虚了

张平原2021-11-26 10:52

水平不够,不敢贻笑大方。

51nxp2021-11-26 10:52

嗯,特别认同这点。别人的高收益会让你浮躁。
其实干实业那么辛苦,收益并不高,而我们投资的都是干实业的公司,当收益超高时要知道这种收益不是常态。
我已经充分认识了自己的平庸,所以我对高收益的朋友只羡慕和佩服,但是我会固守自己的初心。

和拾2021-11-26 10:51

平原老师啥时候出本书,总结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和领悟。

龙之娇子2021-11-26 10:46

张老师,你的分众还持有吗

张浩磊2021-11-26 10:39

我们每个人都脱离不了交易,但摆脱交易思维是可以做到的,紧紧把握企业的内生价值,让比我们更优秀的企业引领我们走出平庸,这是我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中,寻找到的一条确定性最强的路

朱酒2021-11-26 10:38

实现自己的投资预期,就是好投资。

51nxp2021-11-26 10:33

我有一个养海参的博友---盛世裕丰,我们结识于2013年,他拿交通银行,后来换了一部分中国石化。刚刚我读了他今年11月20号的持仓----中国石化,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港股,中国再保险,中国华融。这么多年他就是真正的投资,当股东拿分红。
还有一个老友,干实业的,同麟,一直坚守银行股。
从来不在乎市场报价的,只有这两位。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心中最划算的股。

豆丁大叔2021-11-26 10:24

发现不管多“悲观”,如果能从“买了就不能卖”,只能吃股息的角度,只要预期股息相对稳定/增长,就不会因为“股价何时起来”这种问题而心神不宁了。反而低的价格可以让新的个人现金流(工资奖金等收入)买入股息率更高的资产。

把买股票当成一次性“消费品”,只不过这个消费品能持续带来现金流,只是我们需要判断这个现金流是稳定/慢慢增加/逐渐消失。
其实从我们个人角度看是和企业一样的,现金流才是真正“财富”,价格再好不代表能“装口袋里”,真正“装口袋里”的是现金流(分红)。

从这个角度,或许能坚定长期持股的定力,似乎也没那么难了。


只不过有时候,还是会“白日梦”:这波如果起来了,到了多少多少,我就有多少多少的资产。乐观的时候,这种“白日梦”助推我们对未来憧憬,悲观的时候,却增加了我们的难过,似乎憧憬已经是现实然后在悲观中破灭了。

其实,公司还是那个公司,持仓还是那个持仓,只不过是心动了。

退之在股市2021-11-26 10:21

活下来要强于任何收益。布局大于预测,预测不过是扔飞镖而已,雕虫小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