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1.5万亿,最后谁来买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27回复:67喜欢:16

昨晚,让利1.5万亿的消息传出来,很多银粉估计要睡不着觉了。说的是金融系统让利,但保险和券商、信托等与企业的关系没有这么密切,大头还是要银行来承担。有些人开始算:2019年,整个银行业的利润是1.99万亿,如果让利1.5万亿,那不就剩下0.49万亿了吗?这就相当于原来的收益打了2.5折,5.83PE的建设银行,很快就要变成23.3PE了,银行股将彻底崩盘!

这么理解,就完全错了。有些名词,是有其内在含义的,不是表面字意所能涵盖。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吧,关于减税降费的。

 

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56401亿元,非税收入26951亿元。2019年全年全国减税降费规模达到了2.36万亿元,按照字面意思理解,2019年的相关收入应该是大降的吧?

但实际上“2019年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同比仅增长1%,较2018年增速下降7.3个百分点;非税收入32,390亿元,同比增长20.2%,较2018年增速提高24.9个百分点。”2019年的增速确实是下降了,但仍然是正增长。


可银行的利润不是说让,马上就能让得出的。首先要有利可让,不赚钱哪有利润可以让呢?而且银行主要是靠为各行各业提供贷款来实现让利,没有足够的资本金,贷款又怎么能如数放出来?

仔细看看原文,“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二是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

 

1、别只看着“1.5万亿”,前面还有“合理”两个字,就是让利的程度是在“合理”这个线上的,不会无底线地让;

2、“降准”,这是帮助银行扩大资产端规模的,这对银行是大利好;

3、“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自2020年6月1日起,人民银行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央妈是最后买单的。

这里面没有提及存款利率,可实际上现在银行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的收益都已经明显下降,随着CPI的稳定,下半年降息也是很有可能,银行负债端的压力肯定有办法缓解。今年M2的增速,预计会比2019年增长40%左右,水是用来稀释压力的,但用完了会流到哪去呢?让利是确定的,但最后买单的绝不仅仅是银行,而是我们所有人。

 

今年银行业增速下降是必然的,但银行股当下的估值已经体现了这一预期,不必过于恐慌。银行高负债的特点和万业之母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这就像要收庄稼就必须先播种一样。

“让利1.5万亿”把今年大家都担心的东西具体化,靴子落地了。到年底看,银行业的利润仍然会是正增长,至于增长多少,要看扩大的规模与降低的利润率之间的博弈了。

 @今日话题   $ $建设银行(SH601939)$  $招商银行(SH600036)$  $工商银行(SH601398)$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