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号下跌后的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19喜欢:4

10月18号周五的下跌,如果硬要找原因,有。

一个是公布的最新的GDP的数据。但三季度GDP的增速是6%。78两个月下滑比较严重,9月有所趋稳。那么未来的经济怎么看呢?9月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回升至5.2%,而10月前17天发电耗煤增速为19.5%,较9月进一步回升。国庆节后,生产逐步恢复,汽车、钢铁和化工等主要行业开工率也是涨多跌少,指向工业生产继续改善。只要红蓝的外贸不出幺蛾子,经济这里是在趋稳的。


还有一个我们得归结于Ipo的爆增。且不说下周十几只的新股申购。针对创业板的重组新规也在10月19号收盘后发布,允许符合国家规定的战略资产行业借壳,取消净利润的重组要求,将静默期从60个月调整成36个月。

很多人视这个犹如洪水猛兽。把下跌的原因归咎于此。这让我想到7月下旬科创板刚上市的时候。去看看那个时候到现在走势其实觉得也不过如此。

对此我是这么看待的,凭借目前的现有的创业板公司的质量,是不足以支撑指数走出长牛行情。放开行政规定的部分,让优质的公司能够以新陈代谢的方式进入到创业板的指数体系,才有可能迎来中国资本市场的长牛。

放开并不意味着纵容。下一步,证监会将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依托“三点一线”监管体系提升并购重组全链条监管效能,对并购重组“三高”问题持续从严监管,坚决打击恶意炒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等市场乱象。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指数在下跌的时候北上的资金一路在买?这是因为未来集市将党之后,中国经济增速依然是所有经济体里面最有竞争优势的。在中国资本市场面向全球扩大开放的同时,未来外资,中国内部的长线资金,地产的资金都会进来,不用担心没有钱。

源源不断的会有钱进来,如果不匹配相应的规模增长,存量的股票又会被炒成一次快牛,还不如做好监管的同时,促进整个体系的健康的新陈代谢,将资本市场作为未来资金的蓄水池替代地产市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Ipo的利空最终也会被消化掉。

全部讨论

2019-10-19 07:40

逻辑有硬伤,外资进来会买什么票?来会买那些小票吗?永远不会,他们只会盯着大蓝筹,IPO越多,中国股市越是一潭死水,股民手上都没钱了,中产阶级全部是被打死了,经济还能上来吗

2019-10-22 15:39

事后看,是不是还算正能量,而且并非是为鸡汤而鸡汤

因此从明面上来说,Ipo的加速,经济的下行,确实是短期利空市场下跌也是正常的。
但是等待这些利空出尽之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韧性。这种韧性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监管,建立在中国高层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立在国内外的资金未来广泛流入资本市场的预期之上的。
总结一句话吧。短期因Ipo加速和经济数据的下行带来的下跌是短期的市场共识。中远期中国经济的任性和中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常识。这个中远期的常识是可以突破这个短期的共识的。

2019-10-19 10:38

学习了

2019-10-19 08:42

十年了原地不动,新股多了一千多只。

2019-10-19 08:30

所以还是偏离了估值才是主因

2019-10-19 08:29

情绪结束以后,回到估值。但现在的确有的票下不了手

2019-10-19 08:23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指数在下跌的时候北上的资金一路在买?

北上资金买的是公司呀,,,又不是指数

2019-10-19 07:36

现在“炒业绩”和当初“炒概念”其实一拨人,细细想,有些个股高管拼命减持反而新高,购买的人还偏偏说价值投资,人家高管可不比你了解公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