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估值方法前后不一,商誉减值掏空公司,股民损失谁来偿?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0

市场有这样一种说法,投资者在A股进行投资是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因为除了会考量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外,他们还需要时刻提防上市公司的“愚蠢行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丈深渊。就在几日前,一家名为“百花村”的上市公司因为连续两年产生巨亏而戴上了“ST”的帽子,在公司面临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大股东选择清仓公司的股份,如果这项交易最终成型那么公司将面临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百花村”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但就在这样的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背后,却让投资者感受到了残酷的现实。大股东清仓抛售、巨额商誉减值、公司连续巨亏、股票已经被“ST”,一连串的利空背后,最受伤的实际是投资了这家“诗意”公司的普通投资者。

在2016年初,“百花村”刚刚完成重组,彼时的股价还处于20元/股,而如今经过多轮利空后,公司的股价已经仅为5.69元/股,三年跌去了近七成。尤其是从2016年底至今,“百花村”的股价可谓跌跌不休,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此期间买入了股票,那么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造成公司股价崩盘式下跌的“元凶”是公司在2016年3月进行的8倍价格的溢价并购。最开始“*ST百花”是一家以煤矿为主的传统公司,由于行业的没落,“*ST百花”在2014年和2015年就已经出现了退市危机。为了避免退市的窘境,公司管理层决定置出公司的煤矿资产,取而代之的是以8倍溢价收购医疗资产,以期望借此来让公司摆脱困境。

但谁也没有想到,主业从煤矿业务转型为医疗产业后,并没有让“*ST百花”产生质变,而只不过是让公司从“一个大坑”到了“另一个大坑”而已。收购医疗资产后,“*ST百花”没有一年是完成之间业绩承诺的,这也使得巨额收购的资产开始不断贬值。

2016年初,“*ST百花”收购“华威医疗”共耗资19.45亿元,并形成了17.04亿元的巨额商誉。但“华威医药”在2016年至2018年仅分别完成了业绩承诺的88%、51%和72%,为此“*ST百花”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计提了6.23亿元和9.08亿元的商誉减值,直接造成了公司连续两年的巨亏,并直接导致股票戴上了“ST”的帽子。

不过笔者在查阅“*ST百花”关于“华威医疗”的并购资料时,却发现其中存在极大的问题,或许“*ST百花”所遭遇的困境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ST百花”在收购“华威医疗”和进行资产减值时,实际上使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估值方式,从而造成了“华威医疗”的资产在短短两年间迅速贬值,17.04亿元的商誉也几乎蒸发殆尽。

根据2016年3月6日发布的相关公告,对“华威医疗”进行收购时,“*ST百花”采用的是市盈率的估值方式,在医疗产业市盈率整体偏高的背景下,“*ST百花”对以19.45亿元对“华威医疗”进行收购,对应的市盈率仅为27倍,远低于行业112倍的平均市盈率,因此才得出了这个8倍溢价并购的收购价格。

但在2018年4月28日公布的报告中,“*ST百花”对“华威医疗”进行商誉减值的依据却是根据现金流折现的方式进行估值的,直接导致“华威医疗”的估值水平大幅下降。但实际上,如果继续沿用之前的市盈率估值法,“华威医疗”2018年完成的业绩为1.06亿元,虽然没有完成业绩承诺,但较19.45亿元的收购价格相比,市盈率依然仅为18.35倍,实际也并不高。

笔者实在没有搞清楚,“*ST百花”一前一后采用两种估值方法进行商誉减值的依据在哪里?不在同一个估值体系下进行的估值,笔者认为都是“耍流氓”。如果“*ST百花”始终用统一方法进行估值,那么要不然之前不会花费如此多的高价,要不然不会减值如此多的商誉,都不会出现如今的窘境。

在一波“骚操作”后,上市公司已经一地鸡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大股东选择清仓出局,实在是坑惨了中小投资者。17亿元的商誉几乎不翼而飞,上市公司的资产被严重掏空,剩下的仅有渴望股价涨回去的中小投资者,如此备受质疑的并购操作仅用道歉就可以解决吗?亏损严重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该由谁来保护呢?股票的投资不应该是这样的!

$*ST百花(SH600721)$ $上证指数(SH000001)$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