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估值的“愿景溢价”

本文所谓估值,并非值因成长性不同而不同的PE估值,相反是说同样的公司,愿景可以让一个公司的估值长期溢价。

传统上,投资利润认为市场是冷静理性的,专注于财务分析,不会因为A公司CEO擅长演讲会忽悠就给高估值,B公司老实低头做事就给低估值。这不同于人们接受的消费品售价,营销学很早就清楚的明白,理念能卖钱,二流公司卖产品,一流公司卖理念。那为什么,对于消费者很受用的更高层心理需求,投资者就不容易上当呢?这里,投资者恐怕是高估了自己。

本周,科技界有两场非常受人瞩目的发布会,诺基亚和亚马逊。诺基亚的那场,基本就是消费品的理念溢价(或者说品牌溢价)最好的说明。想象下,如果Lumia920的科技出现在iPhone5上,那会是多么让人兴奋的事情?无线充电、更敏感的电容屏(戴手套操作,用指甲操作)、街景识别(打开相机,能识别街上的一排店面,附带评价信息等)、强大的照相能力……但是,但是,这不是水果,这是诺基亚。虽然前面用的还是溢价这个词,恐怕实际上是折价。如果小米2拥有了这些,说不定销量也会更大。资本市场的反应是,大跌16%。

亚马逊,则是估值的“愿景溢价”好例子。国内赌市有个说法,一个好的董秘能让公司估值增加两成。那如果是CEO亲自上阵卖愿景呢?下面是亚马逊的5年PE图。

亚马逊是家著名的卖愿景公司,Jeff Bezos本身华尔街出身,深谙此道。Bezos毫无疑问是有理想的人,投资4200万美元建造万年钟就很典型。此钟秒针每年走一格,分针100年走一格。亚马逊同样也很有理想,客户服务和体验做到了极致,虽然公司从创立到现在也没挣多少钱。甚至,在数字商品整合平台的名义下,亚马逊从来不公布kindle的销量,连发布会用的也都是增长比例这个概念。舆论普遍认为的成功范例Prime到底用户有多少?谁也不知道。

但是,如果大量投资者认为愿景是价值,那它就是。正如各地资本市场对相同行业的不同估值一样,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有些票就会长期很贵,有些就会长期很便宜。推而广之来说,我们投资者判断资本市场的各种折价溢价不合理时要谨慎,因为这些非财务因素可能会永远持续下去。比如港股小盘股继续折价,A股小盘股继续溢价……
雪球转发:9回复:12喜欢:4

全部评论

阿卡林2013-01-24 12:46

现在四大科技股的情况是,苹果有用户品牌溢价,资本市场愿景溢价已经从有到无;谷歌也有用户品牌溢价,资本市场愿景溢价已经从无到有;亚马逊有一点用户品牌溢价,资本市场愿景溢价从来很大;微软苦逼的啥都没有。

国之良栋2012-09-08 19:07

投资心理学,前景负面的公司和前景正面的公司估值是不一样的。许多人靠的是想象或者幻想炒股,股价就会有短暂的低估和高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