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募挑选经验一二三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7回复:109喜欢:186

 #我的私募年终总结#  

大家好!我是华哥稳赢投资,投资私募的时间不长不短,已近7年。其实以前我的ID是华哥躺赢投资,这应该是我从个股转战私募公募之后的心声。不过,很快我发现,天下难有躺赢,只有躺平。私募投资领域同样学无止境,经验也不可或缺。2021年已经过去,我也做一个私募投资经验总结,期待能帮助到有缘人,当然个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对不妥的地方,敬请不吝赐教。

一、我投资私募的原因

私募有业绩提成,申赎也不方便,为什么我会将大部分仓位放在私募上呢?
1.管住自己那双想频繁交易的手 
2021年10月,景顺长城、富国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共同发布《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有一条是“交易频率越高盈利水平越低”,也给出了投资加分项:定投、长期持有和更长的投资年限及经验。基金赚钱投资人亏钱的根本原因就是频繁交易、追涨杀跌。公募、个股、ETF流动性太好,用私募将自己的手绑住,不失为良策,再说私募相比公募,限制更少,与投资者利益捆绑更牢固,中大型私募也能做出很好的业绩。

2.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能力圈 
知道自己不行是好事,就怕“以为自己能行,结果不行”。个股投资是很难的,企业基本面深度研究(最为重要)、突发事件和大涨大跌的应对,宏观环境、政策与资金面的变化,都会影响股价,影响心态,影响操作。我不认为我对个股有很好的研究水平,所以我选择相信公募、私募的投研团队,让他们帮我管理绝大部分资金。

3.投资的本质是让生活更美好
如果投资让人夜不能寐,那就得不偿失了。投资私募,无法随时买卖,可以很大程度上免除频繁盯盘,心情也不会过度随股价起伏,将时间留给工作、留给家人或潜心研究产品与管理人,生活也会更和谐而美好。

4.投资品种多样性
私募相比公募,可投资产品类别更加丰富,除了主观多头之外,还有量化多头、指数增强、CTA(量化、主观)、中性、多空、FOF等品种提供选择。

二、资产配置需求先行

关于私募配置,我倾向于在股市低位区间增配多头产品;在高位区间增配CTA产品,而且多头产品也会更偏重逆向、择时与交易类型。2021年底,多头依然占据我90%+仓位,其余为CTA+指增产品,不过计划随着今后市场的走高,我会逐步增加CTA方向的布局。
多头产品也需要做好组合,在保障收益的前提下降低最大回撤,提高持有舒适度,兼顾不同策略(如高成长、高质量、GARP、行业轮动、逆向策略、量化指增)和不同市场择优配置。

市场前瞻:

宽基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沪深300的PE分位分别在6%、23%、78%,仍然在相当不贵的位置;中证500即使剔除今年周期股业绩大增的影响,也绝无多大泡沫可言;另外,中证红利指数、大中小盘价值、小盘成长、传媒、基建、地产、金融估值也处低位,港股和中概持续调整,医药消费电子新基建(5G、人工智能、云计算)盘整一年有余,在明年稳增长、货币宽松、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个人认为股市还有高点,至少结构性机会仍然会层出不穷。不过,相比2019年和2020年的躺赢模式,明年也会有不小的挑战,不少高景气赛道虽然从长期看潜力巨大,但短期来说估值较高,如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一些机构对这些板块明年的表现也偏谨慎,想等待回调之后再行介入,或者侧重于挖掘细分领域的机会(智能驾驶、汽车电子、绿电运营商等)。

三、主观多头私募挑选之望闻问切

除了少数资管和信托通道产品之外,私募最小投资额为100万元,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从业绩曲线出发,看路演和投资交流纪要、宣传推介材料、产品要素、市场观点、三方尽调报告、三方基金研报、业绩归因分析,天眼查,百度查,咨询直销或三方销售人员,参与现场交流调研,全方位了解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并做好跟踪与投后管理。

1.望:长期业绩>短期爆发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途经熊市的长期公开业绩”是我重仓一只私募的必要条件,这可以避免踩绝大多数的坑,这也是我踩坑之后得出的血泪教训。
我投资私募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不像个别投资者能在大牛私募刚成立的时候就重仓进去,赚得盘满钵满。我买过微博写手新成立的股多私募、买过公开业绩并不理想的“赌博份额”、买过投向单一项目的“情感股权”,买过指望平台背书的新晋基金经理。其实这些磨难单靠“途经熊市的长期公开业绩”这一条就能pass掉,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看起来不值一提,但重要性却被我摆在第一的位置。不想做私募小韭菜,就把这一条记在心上啊!
说起长期有多长,我认为至少要经历过2018年的市场。但是,也并非说没有2018年公开业绩的私募产品就绝对不能投,在其他方面经过考验的前提下上小仓位,作为卫星仓还是可以的,不确定肯定要大一些。
还有三条:非公开的先前业绩可能是吹的(或者未必可持续),熟人的产品不要降低考核标准,谨慎自己出钱他人代持。

tips:业绩曲线探究竟
1)业绩与市场比对:将私募产品的业绩曲线与沪深300中证500、行业指数进行对比(如果有投资港美股,则加上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医疗、KWEB之类),找出相较指数表现突出或萎靡的时间段,探寻背后的缘由以及是否与管理人说法一致。分区间比较业绩,通常能持续贡献超额的基金比仅仅某个时间段大爆发的基金更具可靠性。
2)回撤归因以及最大回撤未必可保持的特性:了解最大回撤、回撤修复时间,并重点关注回撤发生的原因,结合市场走势加以考察,是不是加杠杆了?是不是个股或行业过于集中导致的?是不是踩雷了?另外举个例子,看到一个私募产品2018年至今回撤不到10%,年化收益35%+,就可以推断出今后该产品进攻强回撤很小的结论吗?未必的!还得看私募的投资策略以及风控体系,我相信一个做高成长股、不择时的产品,是很难持续将产品回撤控制在10%之内的。如果私募产品运作时间较短,最大回撤指标的可参考度就更差了,用一句吐槽的话来说就是“最大回撤是用来被打破的”。
3)业绩一致性:剔除新产品安全垫以及产品不同条款(比如杠杆比例、投资范围与市场)的影响之后,产品业绩应该大体一致,否则选到好产品就只能靠运气了。采取复制策略、母子基金结构的私募基金,业绩一致性会好得多。

2.闻:投资策略与风格认可
看完业绩就能买了?没那么简单!基金赚的是企业长期成长的钱还是交易的钱?主要投资标的是大盘股、中盘股还是小盘股?主要投资市场是A股、H股还是美股?投资策略是高成长、高质量、低估值、行业轮动、行业主题、宏观择时、“看图画线”还是其他?如何风控?只有深入了解并信任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论,才能在净值颠簸时拿得住,才能知道净值波动的大致原因,进而赚到认知的钱。
1)价值投资为主
对价值投资有很多种解释,我这里指买入并持有高增长、稳定增长的优秀企业。长期来看,我们在资本市场赚的大多还是企业成长的钱,持有优秀企业所获得的盈利比通过交易获利更具确定性。因此,高成长、高质量类别的投资策略是我投资私募的核心。选择久经市场考验、投研扎实的私募产品,是有不小概率实现稳赢的。而纯粹的低估值策略并不高效,像这三年基建、地产、金融包括周期,获利难度要大很多,搞不好两三年仅买了个寂寞。

2)交易策略为辅
行业轮动、趋势策略、高频买卖都属于以交易为主的策略。不管公募还是私募,还是有少数擅长交易的股神的,他们擅长行业比较与个股挖掘,能更好地应对风格切换,低买高卖,将换手率转化为收益。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的增长会降低交易所产生的收益,所以对交易型基金经理,必须关注他先前的换手率、标的市值大小,预判规模增长对未来业绩的影响。

3)其他策略锦上添花
看好某行业未来5~10年的发展,可以在风险收益比较佳的时候配置相关行业主题基金,譬如以创新药、消费、科技、新能源为主要投资品种的基金。逆向策略利用市场非理性因素,在悲观中布局,在熊市、震荡市以及风格大幅切换时占优。

4)基金风格甄别与市场匹配
a.主要投资市场:有的基金主投A股,有的主投中概,有的主投美股创新药,有的三地市场灵活配置。例如,希瓦在去年2月份猛涨20~30%之后,一路回撤,至去年年底近乎亏损,就是因为港股和中概惹的祸;希瓦在2022年投资策略会中也说明了继续看好港股和中概。在大幅回撤发生之时,你肯定需要结合市场特点和管理人的观点,理智分析,选择去or留。我认为:希瓦在连续踩雷教育、互联网,恒生科技指数和中概指数大幅下挫的情况下,仍能创造不少超额收益(当然也暴露了希瓦宏观zc不够重视、投研还不够默契的缺陷,大金链子也认识到了并在加以改进);另外,希瓦以企业基本面研究为主,重视估值,即使港股和中概今年继续萎靡,我预判大概率只是输时间,所以我仍然会留给希瓦不小的仓位。不要因为基金阶段表现不佳就着急砍仓,当初的买入逻辑还存在吗?基金经理有无漂移,言行是否一致?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再做决策。 @梁宏  
b.集中vs分散:如果行业与个股集中,则进攻强回撤也容易更大,不确定性也会更强;反之,行业分散,个股分散,能更好地控制回撤,或许会牺牲一些收益,但是业绩可持续性会更好。举个例子,大禾就是典型的通过深入研究,持有少数几只个股的私募基金,当持仓与市场匹配时,净值会拔地而起;但是如果持仓个股长时间窄幅震荡甚至大幅下挫时,基金净值就会表现平平甚至大幅回撤。知道了基金的这个特点,才可能在基金出现大幅回撤时心不慌手不乱。
c.平均仓位:各家基金在仓位的态度上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直满仓,有的还偶尔加杠杆,有的会在觉得市场有风险或者净值出现一定回撤时,主动降低仓位或对冲。难说哪种策略孰好孰坏,我个人还是建议在高位区间时,增配仓位灵活的产品,不认购杠杆产品。其实,我在今年4月份是打算购买一小份带杠杆的正圆的,因为正圆注重估值,风险相对可控,先前几年也很好地抓住了不同的行业机会,但是因为没到达我预想的30%回撤,结果错失良机。尽管如此,我依旧坚持谨慎选择带杠杆产品,*亚*方就是最好的例证。再说,带杠杆的产品顶多也就敢低仓位配置,所以其实也无关痛痒。
d.市值偏好与换手率:持股市值大,换手率低,则规模容量会更高。如果某私募以前重仓股皆为小市值,双边换手率达到15,说明平均持股周期不到2个月,相信随着规模的增长,该私募基金必须逐步提高持仓股市值、增加持股个数或降低换手率,策略乃至业绩都会受到影响。
e.大幅回撤发生的应对:有的私募不择时,一直满仓操作,遇到大幅回撤时单纯依靠行业分散和持股分散来抗,如 @百创资本陈子仪   @百创资本-刘智超  ;有的私募会在回撤发生时,根据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来有限择时,如 @三希资本  为了提高持有人的舒适度,在出现15%回撤时会降低仓位先稳一稳再说,如果遇到系统性风险会降仓到6成,不加杠杆不对冲。择时很难,所以这两种应对方式孰优孰劣很难预判,关键是基金经理别漂移,投资人能明白其中的利弊,做好心理预期就好。

3.问:管理人靠谱

除了看业绩曲线,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还需要细致调研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出身、人品、投研水平、管理水平,言行是否一致,是否与投资人保持良性沟通......
1)基金经理其人
不管是来自公募,还是来自券商,亦或是民间派,都不乏高人。通过了解基金经理的学历、工作与投研历程,可以充分认知他的优势和能力圈,有可信度高的历史业绩能参考更佳。

2)基金公司的支撑
公司投研人数、水平、激励机制、稳定性怎么样?研究员覆盖的行业有哪些?卖方研报和专家资源投入了多少资金?基金经理在公司的地位以及持股情况?*翼、*源、*鸣都出现过基金经理出走的情况,通常与股权或利益分配有关。认购一个私募之前,利用天眼查获知股权情况还是非常重要的。

3)跟投情况
基金经理、基金公司是否与投资人利益深度绑定?基金经理和公司大比例跟投,基金经理可投资资产大部分都在自己的基金里,这无疑都是加分项。

4)规模的诱惑
某基金长期业绩可圈可点,阶段表现大爆发,难免会有一些渠道去推广,会有一些投资人趋之若鹜,此时管理人的确也最易募资。这个大蜜糖实在是相当诱人!为了避免高位较长时间套住投资者,基金经理需要结合市场情况,在募资过程中保留一份清醒,做好投资者教育与筛选,千万不要一味大声叫卖,落得今后被非理性追高者谩骂的下场。规模过大势必影响收益,如果基金经理能适时真正封盘运作,我会对他好感倍增,尽管我可能因此而买不到了。

5)自营盘
没有自营盘,将客户和内部员工的资金同等对待,这样的私募管理人是受人尊敬的,像磐泽就是如此,全部产品跟投,全部复制策略,无自营盘。

6)申购赎回费、提成频率、比例与基准
提成太勤是会影响复利收益的,我能接受的提成频率最高是一年一次,业绩提成比率不能超过20%,我也不想掏申赎费,否则太过与民争利的私募我会选择用脚投票。选择私募虽然重点不是看费率,但管理人能舍得让利投资者,降低管理费、提成比例,甚至设立年化收益6%以上才计提报酬的基准,这样的管理人是不是难能可贵?!雪球还是有不少这样的管理人的,如 @青侨阳光  、 @丹书铁券  、 @黄建平 、 @张小丰 、 @璟恒投资  、 @DAVID自由之路  等。 @进化论一平  进化论曾经的提成比例是25%,我在雪球向一平总表达过不满,后来他将主动产品的carry降至20%,我十分赞赏一平总能采纳投资人的谏言,把投资人的利益放在心上的态度,所以一直持有进化论的产品,2021年也取得了稳稳的收益。进化论具备深度研究、量化分析、宏观择时以及持续的进化能力,回撤控制较为出色,虽然攻击性不是很强(费后年化预计15%),但个人认为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产品。

7)投资者交流
基金经理做好投资者交流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对市场的看法,缓解投资者焦虑,也有利于投资者长持。

4:切:如何使用要素表选产品
选好管理人之后,有必要对产品要素进行评估。
1)投资范围
并非基金经理发行的每款产品投资范围完全相同:有的可以走收益互换,有的未必能行;有的是渠道改良版,对杠杆、集中度甚至回撤提出了更高要求;有的主投港美股(如shiva fund和希瓦圣剑),有的主投A股,需要了解清楚。

2)主打产品优先
挑好基金经理之后,优先选择代表作,尤其是基金经理大幅跟投的产品。

3)新产品or老产品
除非特别不看好市场或者老产品没有名额,否则不建议认购新产品(假设产品要素完全相同),因为新产品通常会在建立安全垫之后才上仓位,在收益上很难比得过老产品。

4)谨慎选择封闭期过长的产品
长封闭期是一把双刃剑,投资人可能因此获益,在出现一定回撤后大放异彩,但也极有可能让你备受折磨。这几年我就见过不少深陷长封闭期的基友,目睹着当初的买入理由消失殆尽,却无法抽身离去。我也曾经在软锁期内,花2%费用赎回了不及预期、投资理由被证伪的产品。所以,封闭期超过一年的产品慎投,这与我鼓励长持优秀基金并不矛盾。

5)谨慎选择季度以上开放的产品
眼见股市狂飙,却无法及时止盈,产品每月开放尚可,如果超过一个季度,我就觉得有些枷锁性质了,也不便于适时调仓。

6)清盘线
其实我觉得清盘线也是把双刃剑,好处是可以将极限亏损控制在30%-35%左右,缺点在于一旦净值到达清盘线附近,基金经理就必须大幅降低仓位,如履薄冰,将净值做上去的难度大增,甚至很多产品从此一蹶不振或清盘。或许不设清盘线,将止损的权限交给投资者,更合理一些?我觉得在市场高位时,要谨慎购买不控仓带清盘线,主攻成长股或个别高景气赛道的新基金。

如果能找到穿越牛熊,长期跑赢市场的私募产品,十年十倍,实现躺赢,自然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以前有不少老牌大私募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在市场中销声匿迹。我认为在房住不炒、慢牛可期的背景下,未来能长时间跑出好业绩的私募会大幅增加。投资私募,躺赢很难,但做好研究与跟踪,实现稳赢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期望也不要过高哟,长期来看能有费后15%-20%的年化收益就很不错了。好运,亲爱的私募基友们!一起加油2022!

 $百创长牛2号1期(P000846)$   $希瓦小牛1号(P000531)$   $进化论稳进一号(P000700)$   @雪球私募  

精彩讨论

86的老刘2022-01-06 06:13

不知道林园总说的,挑选私募方法,长期看发的所有私募没有一个是亏损的,有一个亏损的都不能投

华哥稳赢投资2022-07-15 09:41

CTA如何选择三言两语说不全面,如果求稳,以前没有配置过cta,建议配置:
1.cta fof,博孚利是最早做cta fof的管理人,历史业绩也非常不错,可以考虑。$博孚利CTA-FOF5号(P001012)$ $博孚利CTA-FOF5A号(P666027)$ 虽然双重收费,但是底层基金会有管理费和业绩提成打折,而且其中可投一些高杠杆cta,所以整体费后收益战胜绝大多数cta管理人,回撤风险更可控一些。
2.买多周期多策略(主要是趋势跟踪、截面、基本面)的复合策略cta产品:像量道(6成截面4成趋势跟踪)、千象(85%多周期趋势15%套利)、均成(70%截面30%中低频趋势)、博普(50%基本面25%趋势25%反转,偏中长周期)。
3.在中证500低位的时候,配置cta+指增产品,性价比很高。
雪球做过一个cta专题,可以看看:一文读懂CTA——雪球相关精华帖吐血整理 最近CTA的策略讨论度很高,风云君也吐血写了两篇了,最近翻翻资料发现雪球里也有很多写得不错的内容,就赶紧整理出来了。目前... (xueqiu.com)

小点1232022-01-06 10:20

华哥既然回复的这么认真,那我也说点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我记得之前雪球有一篇文章讲的是连续几年无脑买入上一年前十私募的组合和无脑买入后十的私募组合后的整体成绩,结果前十的5年收入大概是后十的3倍,这还是加入了一个不清盘条件帮助后十。
我觉得买私募就是要买当年或者上一年业绩好的,这证明目前市场适合这个私募,当然不是说买那种几亿规模杠杆单屌,甚至我都不推荐买三希那种近两年突然爆发的私募。而且买过去稳定收益,去年稍微爆发的,比如白犀这种。
我买私募从不买上一年排名最后的,而且我就是去年三季度割的希瓦,我觉得私募管理者有一个信心回馈问题,就是如果业绩不好 基金经理压力大操作会变形的,反而业绩好了,经理操作的会更加顺手。
最后我没有说华哥你有利益驱使,也相信今年小牛肯定比21年好(也不会更坏了)但我确实不建议现在还没有小牛的人员去买小牛,至少看看再说。

暖东风2022-01-06 09:36

个人觉得投资私募最重要的是资金的安全,这个应该放首位。所以投资平台最重要,选好平台,投资收益预期15-20%,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

私家股探2022-01-05 15:57

一派胡言。

全部讨论

您说啥都对2022-01-06 12:00

哈哈哈哈我发了个梁宏言行不一的截图直接被雪球删了

华哥稳赢投资2022-01-06 11:58

韭圈儿

DigBottom2022-01-06 11:56

自己操作才是躺赚吧,择时比选经理容易太多了

三斧头交易系统2022-01-06 11:34

私幕业绩提成一般怎样算提成。望能告知,谢了。

长坡厚雪-扫地僧2022-01-06 11:10

哥们写得非常好,赞一个

您说啥都对2022-01-06 10:59

?????

嗯嗯嗯_2022-01-06 10:31

文章不提希瓦非常完美。时代在进步,链子没跟上,为什么要陪他在谷底磨练?

CHARLES__CHEUNG2022-01-06 10:30

这位博主你根本不懂什么是投资。

小点1232022-01-06 10:20

华哥既然回复的这么认真,那我也说点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我记得之前雪球有一篇文章讲的是连续几年无脑买入上一年前十私募的组合和无脑买入后十的私募组合后的整体成绩,结果前十的5年收入大概是后十的3倍,这还是加入了一个不清盘条件帮助后十。
我觉得买私募就是要买当年或者上一年业绩好的,这证明目前市场适合这个私募,当然不是说买那种几亿规模杠杆单屌,甚至我都不推荐买三希那种近两年突然爆发的私募。而且买过去稳定收益,去年稍微爆发的,比如白犀这种。
我买私募从不买上一年排名最后的,而且我就是去年三季度割的希瓦,我觉得私募管理者有一个信心回馈问题,就是如果业绩不好 基金经理压力大操作会变形的,反而业绩好了,经理操作的会更加顺手。
最后我没有说华哥你有利益驱使,也相信今年小牛肯定比21年好(也不会更坏了)但我确实不建议现在还没有小牛的人员去买小牛,至少看看再说。

珠池资产2022-01-06 10:16

华哥这篇的望闻问切四部曲选基大法值得点赞👍私募在投资策略的多样性上具有比较优势,除了多头之外,还有中性、多空、CTA、套利、指增、T0等等,还可以基于目标风险构建不同策略的组合$珠池景元锐盈1期B(P001001)$ $珠池景元相对价值1期(P0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