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这些数据进行了筛选,剔除2021年的(今年还未结束)。2015—2020年共有310只可转债。其中2015年2只;2016年9只;2017年25只;2018年38只;2019年72只;2020年164只;超过130元的分别为0、1、9、12、30、53。汇总表如下表。
这样统计下来,强赎+满足强赎条件的可转债占比就少很多了,但针对上市流通的这里面没有考虑两个因素:
1.可转债低于130元的,之前已经涨到过130元之上,后又降下来了,即之前满足强赎而未强赎的。(才能计算出强赎的占比)
2、.满足强赎条件而未强赎时的准确时间(才可计算出强赎的平均年限)
但是这两个数据该如何统计出来?又如何将已退市的和上市流通的可转债数据合并到一起,从而得到准确的数据?目前我正在思考,还未想出好的对策,有好办法的朋友可交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