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健品和药针对的人群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亚健康人群,后者是得病人群,中国这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带来社会压力增大,比如互联网行业996司空见惯,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大幅上升,各种猝死,这是一个大的市场趋势
2 汤臣倍健的产品相比冬虫夏草的优势在哪里? 在于年轻人的个人时间不够,更懒,他们不会去搞什么复杂的冬虫夏草的,根本没有时间。 但是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却很大,需要益生菌缓解久坐带来的便秘问题,需要褪黑素缓解无法安睡的问题,这些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年轻人消费能力强,个人时间不够,生活压力大,需要心灵抚慰,这就是核心优势。
3 是的,vds就是消费品,不是什么高端的东西。但是单单用品牌和渠道来定义它的核心竞争力,太缺乏洞察力了。 品牌和渠道的背后是什么? 一个是消费者要什么,一个是消费者在哪里。 简单来说,消费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力。能够把褪黑素做成爆款,一定是对中国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失眠的深刻洞察,老外理解不了。
4 企业的核心壁垒说到底是人创造的,我觉得汤臣倍建有这样一支深刻洞察用户需求的团队,这样就够了,好比微信的产品经理张小龙,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潜伏者莱恩01-12 23:03挺好,有人唱黑才有讨论,贴主说的观点我都赞同,但结论却相反一起讨论
1.没有产品差异化,是不是致命弱点。没错,汤臣产品没什么差异化,至少不明显。但是产品差异化不是企业成功的唯一途径,尤其在行业发展期。伊利是挺好的例子。其实牛奶酸奶口味差距真不大,但是你要喝到非伊利的奶不容易,超市全是他们家的,渠道做好,不断上新品、独立品牌,不断打广告。只能说牛奶保健品不是产品驱动的好赛道,也没有什么模式创新或垄断优势,但是真不妨碍汤臣享受行业成长红利和形成领先优势。
2.那汤臣到底凭什么领先。贴主说的挺对,品牌和渠道,也指出了这背后是企业文化的优势。不知道贴主发现没,汤臣的路线一直逆行业。人家走成分不清楚的保健品,他偏要走精准医学的膳食补充;人家走爆发力强但口碑不好的直销,他偏要走爆发力稍弱的药房;人家走包装礼品高端路线,他偏要走100-300的平民快消。可以说这些选择都是着眼长期,需要有一定的克制力。短期风头超过汤臣的不少,但拉长看却寥寥。汤臣可能是保健品行业的长期主义者,十年期看,他大概率胜出,因为文化胜出。
3.汤臣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商业模式确实不够顶级,没有垄断也没有绝对的产品优势,不能躺赢,也导致ROE不到20%不够顶级。这事只能靠快速成长和低估值来弥补,相比恒瑞,我觉得优秀模式中低估值的赔率>卓越模式极高估值。二是太不把市场当回事,也不和资本市场交流。就说调节利润这事吧,人家都藏着掖着分季度调节平滑,他直接摆在桌面上干,其实都是做账,他非要做的很明显,要不情商不行,要不觉得这事该咋样就咋样,不去粉饰。其实更可怕的是一些永远30%增速的公司,那不叫确定性,叫做账做的自己下不了台,最后暴雷,比这种明牌做账的潜在风险大多了。但这种风格不被资金喜欢,估值上不去,这真是硬伤。好在企业价值不会受估值影响,我们盯好价值就行,万一估值上去了就当超额收益吧。
有点晚了,先讨论这几点哈$汤臣倍健(SZ300146)$
尖峰JEFF01-12 20:22产品有一定同质化我同意,但是恒瑞医药想做保健品,局部还可能,全面硬钢小汤,应该要被虐安逸。医药公司那么多做保健品的,没有一家做到小汤十分之一。
其实同质化的行业非常多,小汤研发的很多配方是有差异性和垄断性的,只是体感没那么大是事实。但是关键是行业大
爱投资的王胖子01-12 23:10我不抽烟,因为抽烟有害健康,是个人都知道,为啥不掐死这些企业?六个核桃最大成本是易拉罐,年赚20多亿,喝酒对身体健康吗?哈哈。可口可乐存活上百年了,基本算是全球大多数人都知道可口可乐这个品牌,为啥现在还要继续投放广告?伊利蒙牛中国家喻户晓了,打什么广告嘛,变成利润多好?值得我们思考。很多老年人几千几万元的买不知名的保健品被骗,小汤产品贵吗?吃药比保健品好,你让一个没病的人去吃药?去医院治病的人,如果医生告诉他,有两个价位的药,一个100元,一个1000元,但是医生不告诉他其实这两个药是一模一样的,但是花1000元买的比100元买的恢复的更好,这叫心理作用。炒股的人知道恒瑞医药,你大街上问100个人,看看知道恒瑞医药这家公司的人多还是汤臣倍健的多。
游牧股民01-13 07:30楼主有句话说的是:“也就是这个行业的真正的壁垒是品牌和渠道。”
我觉得楼主虽然说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理解。
品牌和渠道,正是高频消费品的护城河。同质化的日常消费品,为了让消费者记住,就是需要不停地做广告,树立品牌形象,进而促使消费者记忆,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然后你渠道优势可以让人家买到。这个是行业特点所决定的。茅台基本上家喻户晓了,为什么还要在新闻联播前做广告?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卖酱油,海天也是广告和渠道优势,把其他品牌比下去了;酱油有区别吗?
公牛电器,有技术含量吗?也是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楼主认为产品有差异化才有壁垒,并不适用同质化日常消费品。消费者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选择很多的品牌,尤其这种价格不高但是频次高的产品,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最可能买的。
汤臣倍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个并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