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51回复:120喜欢:324
林松立:投资的形而下
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具投资天赋、一个基本上没有付出多少金钱代价就领悟到投资真谛的大师。

格林布拉特毕业后,进入了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的公司,仅过了一年,就发现了股市利润的秘密隐藏之地,也是其著作《股市天才》中详细介绍的。于是提了一个投资计划给米尔肯,米尔肯虽不同意他的看法,但还是借给了他700万美元。短短一年时间不到,他如期完成投资计划,当年就翻倍,偿还了本金和利息后,他利用赚到的钱创立了GothamCapital公司。十年后他又关闭了Gatham Capital,把所有的资本返还给外部有限合伙人。

这十年里,其投资回报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0%,也即1美元十年后变成了52美元。

很有意思的是,格林布拉特是巴菲特的超级粉丝,他在电脑上弄了一个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的搜索,遇到疑难时,经常会搜索一下巴菲特对该问题的看法。格林布拉特跟中国一些资深投资者不同——这些资深投资者,动不动就或者改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或者质疑巴菲特的某些投资观点,甚至以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由,认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等等。

格林布拉特仔细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尤其注重考察巴菲特投资案例中对公司估值水平的测算。他在书中说,“巴菲特发现,同仅仅投资于严格统计标准下价格便宜的股票相比,投资于基本面良好的优秀企业能够大幅提高投资回报。

不过,在具体操作上,格林布拉特却没有复制巴菲特,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回报率更高、风险更低的掘金之地。

特殊事件投资的回报率极高

《股市天才》主要介绍格林布拉特在股市投资中的一个极其有效的策略:投资于特殊事件。

企业正在发生的一些常规活动会创造出很多投资机会:拆分、合并、重组、破产、认股权配售、资产出售和分配等。在这些活动中,一些证券被创造出来,而被迫接受的投资者,因各种原因会在上市不久就立即抛售,从而导致了供需极其不平衡,使得证券价值短期内被严重低估。比如这些企业活动提供给投资者诸如债券、认股权证等,但某些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仅能投资股票,收到分配的债券后,必须第一时间抛售;有些是因为分配到的证券占市值规模小到忽略不计,也会第一时间抛售了事。

维亚康姆兼并派拉蒙通讯是一个最为经典的例子。在这个兼并案中,维亚康姆支付的对价中,一半是现金,一半是各种各样的证券,而其中几个证券,如果你不花几个通宵的时间,是绝对无法搞清楚其价值的。再加上这些证券占整个支付金额的比重极低,而有些机构投资者还无法拥有,因此这些证券自上市开始就被一个劲儿地卖出,造成严重低估。所以这个兼并案虽然被广为报道,但绝大多数投资者还是错失了最大的获利机会。

而妙就妙在美国一直都有这样的企业活动,一周之内,这样的企业活动甚至数十例。

巴菲特在伯克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多次表示,如果他只管理100万美元的资金,他有能力将回报率提高很多。我认为巴菲特如此有底气,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巴菲特很早就知道特殊事件投资的回报率很高,但限于资金规模太大无法参与的缘故。

格林布拉特创建了网站valueinvestorsclub.com,实质上是一个论坛,申请加入者必须提供一个好的投资点子——当然是价值严重低估的个股,如果真的是好点子,他还会奖励你5000美元。他创建这个网站是希望有志同道合者一起来寻找这块股市利润,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贵州茅台跌到160多元/股的时候,我原本想提交一份入会申请的,但是茅台没有英文版年报,而且格林布拉特也不具备投资中国A股的资格。

在中国的股市上,也存在这样的机会么?我相信,即使有,也不值得花精力去寻找。在一个只要有点兼并重组的小道消息,股价就冲天的市场里,真实的如拆分、重组等企业活动,股价非但不会出现低估,相反,会因此而严重高估。但如果认为暂时还不适用中国A股,而忽视这本书,就大错特错了。

估值的核心是什么?

格林布拉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常年开设一门课,专门讲授价值投资,主要内容就是估值——如何正确地估出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当然,也重点讲授《股市天才》的内容——特殊事件的投资。

他反复地向学生指出这一点:你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地评估出公司的价值,然后等股价落入安全边际后,买入,耐心地等待股价回归合理价值即可——如果你的估值是正确的,市场一定会回报你。所以他的投资方法就是一年到头四处寻找这类的投资好点子,还创建了上述网站。

2000年,美国股市出现互联网泡沫,而价值股低落、低估,价值投资理念被处处质疑,当时格林布拉特在《华尔街日报》做广告:价值投资没有死,它在valueinvestorsclub活的好好的。他没有大言不惭,不久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大盘暴跌,但格林布拉特的股票市值在2001年翻倍。

目前国内很多价值投资方面的书籍,基本上就是炒炒巴菲特的冷饭。比如宣扬“长期投资就是龟兔赛跑,长期内复利可以战胜一切”,“安全边际越高越好”。客观地说,国内小部分价值投资者投资决策也很重视安全边际,但这些人对于个股估值只是毛估估,比如类似“70元的平安闭着眼睛买”这样的估值。倒不是因为平安股价跌到70元后还被腰斩,就事后断定他对平安的估值只是毛估估,甚至无任何根据,而是因为保险公司类估值是极难极难的,从他对其他个股的估值结果来看,我不太相信他有如此深厚的功力。有趣的是,这些人还喜欢拿巴菲特的一句“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地错误”来为自己辩解。

国内符合价值投资的个股并不多,几个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观察对这些公司的估值争议就能发现,有不少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类:价值投资的骗子,或者价值投资的傻子。

如果不会正确估算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毫无疑问,他都不是价值投资者,虽然他对待“市场先生”的态度很正确。如贵州茅台年初因反腐败和塑化剂等因素影响而大跌,不少一直宣称自己是纯粹的价值投资者的,一下子就露出了“尾巴”——他们只是一个劲儿地看空茅台,却拒绝告诉别人茅台到底应该值几何——以茅台这样的优秀企业,总应该有一个价吧。

银行股、保险股(财险)的估值虽然较高科技股容易不少,但也属于极难的一类。高科技股难就难在,虽然你能看清楚科技产品的未来,但看不清该企业的未来(巴菲特语);保险股难在对未来风险的估算,而银行股难在它的庞大资产,你不知道它都贷给了哪些客户。

史玉柱投资民生银行,广为市场所津津乐道,但我认为他不一定了解银行,或者说金融企业。从媒体报道来看,史玉柱认为民生银行优于其他银行——“你到晚上11点再去看,民生银行的房间里灯都还是亮的,其他房间早全瞎光了,这就是区别”,他也谈到对民生银行的中层比较了解,所以对民生的贷款质量很是放心。从刚刚发生的流动性事件来看,我认为,史玉柱并没有掌握民生银行的贷款质量。这次流动性危机,就显示了民生银行的管理也不过尔尔。年初以来,上海钢贸企业大规模违约,仅4月19日至5月19日期间,民生银行作为原告起诉钢贸企业的就有42起。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我并非质疑史玉柱在民生银行上的投资,只是质疑史玉柱并没有正确估算出其内在价值——投资这玩意妙就妙在,即使没有正确掌握银行的贷款质量,投资结果依然可以让史玉柱成为一个“随机致富的傻瓜”。

最简单最直白的投资公式

除了《股市天才》外,格林布拉特之前出过一本小册子,《股市稳赚》。确实是很简单的一本小册子,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全书只是介绍他的两个选股公式——没错,就两个公式。一个是投资回报率,税前经营收益与占用的有形资本的比,EBIT/(净流动资本+净固定资产);另一个是收益率EBIT/EV。牛的是,格林布拉特并没有实验很多种公式,而是从投资的根本出发设计出这两个公式,一下子就抓住了投资何种企业的核心,经后视检验,极其有效。

格林布拉特还有一本书,《The Big Secret for the Small Investor: A new Route toLong-Term Investment Success》,台湾有译本:《不买飙股, 年均获利40%: 在股市中永保获利,你得不做哪五件事?》,书名似乎都很有点俗气,但一目了然,很符合格林布拉特的特点。在这本书里,格林布拉特强调一点:我们投资时,尽量不要用折现现金流去估值。作为巴菲特的超级粉丝,格林布拉特当然知道巴菲特反复强调其估值方法就是折现现金流。为什么?一个很有价值的疑问,就留给读者亲自去探索吧.

本文刊载与《证券市场周刊》的“私家书斋”,2013年7月12日。

看看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怎样估值的@价值at风险 @其实 @见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释老毛 @梁山居士 @东博老股民 @TOPCP @有智思有财 @中国资本市场 @自由老木头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金融道2013-07-16 17:29

根据我的理解,乔尔格林布拉特的方法,就是选好绩优股,准确估值,在其由于各种因素股价大幅下降时买入持有,高估时卖出选择另一个标的,也就是技术派所说的做波段,只不过技术派根据技术面,价值派根据价值面,如果一年能够发现几个很不错的捡漏机会,那你的收益率将会是惊人的。

友联老羊2013-07-16 17:26

回复地-----------好!妙!  给 任sir一个  **的

星流2013-07-16 17:25

记录。

huangxinpei2013-07-16 17:23

转发//

有智思有财2013-07-16 17:20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都喜欢熊市,我可是天天求神拜佛的,就盼着牛市赶快来[买入]

雪花不飘_ROE2013-07-16 17:15

那也不可能用比千里马更高的价格去买个可能是千里马的东西吧。

金融道2013-07-16 16:56

好文章,不过我早已收录

金融道2013-07-16 16:55

中国的特殊事件投资就是恶炒,不管好坏,所以没有投资只有投机价值

金融道2013-07-16 16:54

如果你真的懂了,就不会问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