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檀系列基金2023年5月总结

2023年5月,沪深300伴随疲弱的经济数据大跌5.7%,年度累计收益转为负1.9%;创业板指数同样大跌5.7%,年度累计收益负6.5%;恒生指数大跌8.4%,年度累计收益负7.8%;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大涨5.8%,年度累计收益达到23.8%。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最新动态市盈率大约37倍,在过去十年估值历史分位数大约70%位置;美股标普500指数最新动态市盈率大约24倍,在过去十年估值历史分位数大约80%的位置。资金面,美联储基准利率和代表无风险收益率的美国短期国债利率目前都在5%上方,处于过去十年最高位置,而过去十年大部分时间美联储基准利率和美国短期国债利率都在1%以下。无风险收益率5%意味着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最安全的美国短期国债以20倍的市盈率在交易,而有风险的标普500指数股票平均交易价格为24倍市盈率,更高风险的初创企业更多的纳斯达克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达到37倍市盈率,说明市场风险偏好保持在牛市情绪高位。经济基本面,美国债务水平处在周期高位,经济周期从2008年后经历了十余年繁荣周期,也处在从高处拐头向下的位置。美国银行系统收缩影响企业房贷总体规模,资金成本上涨叠加销售利润受到高通胀背景下消费收缩影响,上市公司预期盈利下降。从资金面和上市公司盈利基本面来看,目前美股估值水平处在非常高的危险位置。不过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叠加近期AI应用有突破进展,市场情绪面暂时回到过去十余年习惯性的牛市乐观情绪主导,推动了今年美股的上涨。但是缺乏资金面和盈利基本面的支持,仅靠情绪面支持的股市高估值上涨难以持续。

A股沪深300指数最新动态市盈率大约12倍,在过去十年估值历史分位数大约30%位置;A股创业板指数最新动态市盈率大约32倍,在过去十年估值历史分位数不到5%的底部低位;港股恒生指数最新动态市盈率大约9倍,在过去十年估值历史分位数大约10%低位。资金面,中国房贷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都下调到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来的历史低位。关键问题是,经济和企业盈利基本面如何?

占经济比重最大的第一大行业房地产,经历了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大约两年的系统性危机出清,是否已经见底?新房销售今年一季度确实同比和环比都大幅好转,可惜从4月份开始直转而下,进入5月份后,不但百强房企新房销售环比降低14%,就连二手房价格和成交量都开始明显走弱。制造业第一大行业汽车行业今年以来爆发激烈的价格战,严重侵蚀整个行业的利润。不只是汽车行业利润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2022年下降20.6%。

消费降级,通货紧缩,年轻人失业率高企,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短短几个月,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从今年初的信心满满逆转成了忧心忡忡,悲观情绪主导下,股市持续走低。中国经济是否会一蹶不振?

如果从半年的维度看,中国经济目前确实低迷。如果从两年以上维度看,中国人均GDP只有一万美金多一点,向上还有很大空间。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速最快的品类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和锂电池“新三样”,第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67%。“新三样”代表了今后十年全球制造业转向“碳中和”的最重要方向,中国已经在全球领跑。就像2008年开始启动的中国大飞机,终于在今年5月运来正式商业飞行的第一次起飞,象征着中国制造业的一飞冲天。经历多年磨练,中国制造业升级成功,具备在中高端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历史上制造业能够成功升级中高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等最后都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顺利成长成发达国家地区,中国也不会例外。

以中国未来能够顺利成长为发达国家为前提,消费降级就只是一个短期的伪命题。对标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我们提升生活品质还有很大的空间。就算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行业已死的房地产行业,我国还有数量巨大的在上世纪建造的质量较差的老公房需要更新替代。只要经济有向上空间,消费不会持续降级,也不存在长期通缩,只是短期大宗商品价格的向下波动。至于我国的地方债务,本质上是政府债务,一部分可以由债权人承担部分坏账,就像房地产去泡沫一样,另外一部分可以通过中央政府逐步印钞发债来偿还。

以三年维度来思考,我依然相信大概率在2025年底之前,A股和港股会迎来十年一遇的大级别系统性牛市。而我们目前投资组合里持有处在十年估值分位数低位的大消费、互联网、医药、保险、优质房地产和军工持仓,目前处于非常好的位置。如果各位投资人手里有到2025年底之前不需要使用的资金,现在就是最好的加仓购买利檀昊扬系列基金的时机。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2

全部讨论

besider06-11 07:52

陈总还持有互太吗

纳什嵌入06-08 15:13

看标题以为是对基金表现做总结的,结果进来一看好像没提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