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年维度来思考投资

很多散户买卖股票看3周,买入的股票3周股价不涨或者跌就失去了兴趣。很多专业机构买卖股票看3个月,非常注重企业的季度业绩,如果下个季度业绩预期不好,往往就会换股。比较有耐性的机构最多看3个季度,觉得一家公司3个季度业绩还没有起色就不值得持有。

 要想在股市取得超越大众和一般机构的超额收益,不能只看3周,3个月或者3个季度,因为短时间的公司业绩全市场都看得很清楚,短期的公司股价已经充分计价反映出了市场的一致认识。

 2018年,巴菲特和摩根大通CEO发表了联名文章并一起接受媒体采访,公开呼吁上市公司应该停止公布季度盈利预测,因为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已公布的短期盈利预测,往往会牺牲长期利益,比如会削减对公司长期有利而短期增加费用成本的研发、招聘等投入。

 多数上市公司热衷做短期的盈利指引,背后原因是大量机构对此有强烈关注。我参加过很多场上市公司的业绩交流会,几乎每一场都会有西装革履的专业机构人士操着熟练的专业口吻向公司高管询问下个季度或者下一个半年的业绩指引,而给了短期业绩指引又没有实现的上市公司,用金融圈专业术语说就是“MISS了业绩指引”(没有实现公司宣布的指引业绩),往往要承受来自金融圈的压力,短期股价会下跌。

不管是在美国华尔街还是中国A股,不论是在60年前巴菲特30岁时的年代还是在巴菲特现在已经90岁的年代,全世界金融圈注重短期业绩观察的习惯根深蒂固,一直没有改变。多数散户看得短,机构就趋向于迎合客户看得也短;多数机构看得短,上市公司就趋向迎合机构客户,热衷于发布短期业绩指引。不发布短期业绩指引的公司往往会被批评不透明,不愿意和投资者交流,甚至会受到金融圈的抵制。所以巴菲特宁愿住在远离华尔街的乡下,避免受到华尔街太注重短期业绩评估的噪音影响。

 因为看一年以上做投资决定的人少,看三年以上做投资决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反倒给坚持遵循从长期基本面分析出发选择股票的投资人创造了容易取得超额收益的有利环境。

我管理的基金2014年上半年开始重仓贵州茅台,2019年下半年开始重仓比亚迪,都是遵循看三年和持有股票三年以上的理念。2014年初买入的茅台,在2014和2015年连续两年营收和利润基本上没有增长,直到2016年才开始恢复双位数的营收增长。2019年下半年买入的比亚迪,从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连续四个季度营收负增长。如果只是看短期业绩表现,我们不会买入110元的茅台和40元的比亚迪H。如果要等到茅台和比亚迪实现季度业绩增长,我们就只能买到2017年300元起的茅台和2020年下半年100元起的比亚迪H,错过底部建仓股价起飞的阶段。

 看三年持有三年以上需要我们对行业和公司发展有准确的前瞻性判断,这个能力是需要不断磨练培养和提高的,如果看错,就会受到惩罚。我们历史上就有过对女鞋行业判断错误,买入达芙妮等赔钱股票的案例。今后我们会继续训练自己的长期判断力,坚持做好长期投资。

#利檀5期# $比亚迪(SZ002594)$ $贵州茅台(SH600519)$ @大道无形我有型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3

全部讨论

价投-知难行更难09-17 22:26

操作上,短视VS长视,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