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医妹没脸的表示一个月不发贴了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3.05.17
而对于风光储、医疗等传统赛道股而言,资金的不断稀释,也让整体股价不温不火。加之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作为港股医疗主力的创新药与医疗外包也都纷纷哑火。恒生医疗ETF多次下探0.52元关口,一时间人心惶惶。
但市场是有两面性的,机遇永远与危机并存。所以小医妹觉得,在如此境地下的港股医疗,反倒有了很好的投资机会与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听我细细道来~~~~~
一、板块轮动,医疗或迎活水
要说近期什么板块最热,那AI与中特估风头一时无二。但正所谓花无百日好,AI和中特估作为前期两大主线,目前已到了调整之时。AI线早已分化了,半导体、CPO、服务器等硬件端早在4月份就见顶回调了。而本轮中特估的涨幅主要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板块,但银行相比通信运营商和基建逻辑没那么硬、想象空间没那么大,轮动到银行也说明扩散到了尾声。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时间2023.5.23
而从上周整体表现来看整体资金也在陆续进入医疗行业,多支医药股资金持续进入,相对于目前AI与中特估的一路走高,港股医疗这条被遗忘多时的赛道,或将迎来其高光时刻。
二、高性价比下的港股医疗
我们从恒生医疗ETF的走势中可以看出,4月份有一波强势反弹,发生在4月初附近,彼时恒生医疗ETF已跌至0.52元关口,随后整体经历了超跌之后的一波反弹。而今时今日的情况似乎与彼时彼日如出一辙。5月19日恒生医疗ETF再次到0.52元低位。随后的两个交易日迅速拉出两条阳线。由此可见,当前恒生医疗ETF在0.52元位置有较强支撑,下跌概率较小,安全边际较高。
数据来源:Wind 数据区间:2022.12.09-2023.05.23
于此同时,我们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估值中可以看出,截至目前市净率已经到达2.52倍的极低位置,处于16.67%的分位点,对于港股医药的体量而言,目前的估值已经极具性价比,后续将会出现较强支撑。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3.05.23
三、利空出尽,否极泰来
上周港股市场可谓是多事之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整体资金流向美股市场,也让道指、标普500指数双双创历史新高。资金不断涌入美股市场也让港股市场震荡加剧。加之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这也导致了创新药融资受阻以及CRO整体订单萎缩。以药明康德为首的CRO行业,盈利出现大幅下降。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均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之中,从2021年7月跌到现在,医药板块是一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不少基金直呼难受。但黑暗过去后迎来的也将会是曙光。从时间周期看,从第一次反弹高点至今,医药调整了28个月,两年4个多月;从第二次反弹高点至今,医药调整了23个月,接近两年。如今第三次从高点下来已接近2年时间,在经历了政策底、估值低、市场低的“三底”行情之后,医药或将迎来反转之时。
写在最后
正所谓好饭不怕晚,小医妹认为现阶段对于港股医疗不用过于悲观,国内经济处于缓慢回升的轨道,从一季报来看,企业的盈利情况也有所改善,低估值、AH股高溢价使得港股具有足够吸引力。
随着集采成熟化、医保控费等鼓励行业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从供给端看各种高临床价值的医药产品会不断涌现。随着国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严峻等,常规医疗需求和高品质医疗需求会越来越多,中长期仍然坚定看好医药行业的发展。
若是对于投资哪条赛道犹豫不决的朋友,也可以投资相关基金,获取更高胜率。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513060)是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ETF,覆盖了创新药、CRO、互联网医疗等新经济医疗行业,具有稀缺性。场外布局的投资者也可以一键关注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联接基金(A:014424C:014425),更加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