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大模型低算力成本、低部署成本、低训练成本是促进其快速落地最有效的办法!
2001年初,移动信息处理方式刚刚在国外兴起,微软推出的基于WINDOWSCE的终端设备PDA,小i集团创始人袁辉认定,3G即将爆发,人类将进入移动时代,于是他辞掉了微软华东区渠道经理这个让人羡慕的高薪稳定的工作,选择创业。初期的第一个成果是一款智能机器人,产品被放在MSN上,取名为小i。早期小i所掌握的聊天库,都是小i机器人团队一句句“教”出来的。
凭借着与QQ和微软的合作,从2004年到2009年,小i机器人从默默无闻快速走向发展顶峰,其用户达到近一亿人次,团队成员从最初的两三人,成长为一百多人的中型公司。赞誉、用户、流量、资本蜂拥而至,媒体争相报道。
2009年,他们发现,从长期看,AI的魅力不再仅仅局限于To C领域,受人口结构、消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其真正的潜力市场反而是To B领域,但To B领域场景的落地还较为稀少。于是小i机器人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转型,开拓面向B端市场。
上海市科委是小i机器人转型后的第一个客户。这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政府部门,他们请小i机器人团队设计出一个可全天接受市民咨询的“海德先生”机器人,从此,小i机器人以更直观的方式让更多客户了解什么是“机器人自动回复”系统。之后,小i机器人开始与江苏移动合作。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强调,“移动运营商、金融业的合作门槛很高,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创业公司很难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凭着多年积累,小i机器人硬生生迈过了这道槛。
2009年之后,智能客服领域迎来爆发期,小i机器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钻研,其业务覆盖通信、金融、政务、法务、医疗、制造等多个细分垂直领域,合作对象也拓展到联想、京东、联通、建行、招行等大型机构。有数据表明,国内几乎所有大型银行、金融机构都是小i机器人的客户,小i机器人依托其掌握的多项核心技术,持续深化完善产品,不仅打造出了一批成熟的应用领域,还实现多个商业化落地。
2020年—2022年,小i机器人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3年间其研发资金投入分别为424万美元、536万美元和2400万美元,其中,2022年的研发费用远超2020年与2021年总和,同比增长348%。一系列的研发投入,为小i机器人构建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截至2023年7月,小i机器人已获得授权专利302件(其中,中国发明授权专利211件,实用新型授权38件,外观设计授权25件,境外发明授权专利28件),软著登记132件,注册商标232件,作品登记16件。
2023年3月,小i机器人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并挂牌上市,发型股票代码为“AIXI”,以此开启国际市场拓展,启动全球化战略。
2023年6月,“颠覆认知·万象新生”小i大模型发布会在上海正式召开,会上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发布小i机器人“华藏”大模型,并表示:“小i华藏大模型的特色为可控、可定制、可交付,这解决了全球通用大模型的三个挑战,这是小i大模型的最大特色。”“可控”即在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算力算法、文化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做到可控,包含国家层面的数据安全可控,以及企业层面的内容输出可控等。“可定制”主要体现为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包括模型定制,内容定制,组件定制,场景定制等。“可交付”表现为大模型具有低算力成本、低部署成本、低训练成本等特点。
小i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辉认为:“当今我国已经到了相当于‘两弹一星’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有属于自己的ChatGPT”。小i机器人作为本土最早进军对话式AI的公司,完整经历了AI发展史上的专家系统时期、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时期、大模型时期三个成长阶段。目前,小i机器人也已形成了AI+联络中心、AI+金融、AI+城市公共服务、AI+建筑、AI+元宇宙、AI+制造以及AI+医疗等多元化产品及服务形态。
作为土生土长国内AI企业,小i机器人拥有极为丰富的“中文语料”,这将成为训练本土化智能AI的珍贵养料,也将成为小i用户体验上难以被超越的优势。未来必定是AI产业的黄金时代,创新革命必将推动AI技术在各大行业场景的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渗透。而“华藏”大模型,可以看作是小i机器人发展历程的集中总结。厚积薄发,利刃出鞘,小i机器人,将以持之以恒的创新科技引领AI产业化落地,迎接人工智能的奇点的最终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