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从低配做波段到超配持有,机构态度改变的核心是他们对券商基本面预期的改变。“半年前,大家看券商一堆毛病,但现在看的全是优点,当初的毛病全都看不见了。”深圳一位在大型基金公司就职的70后基金经理王林(化名)戏谑地说,现在机构谈起券商都是看好的逻辑,如市场成交活跃、个股期权、股指期权、T+0交易等。[摊手]


--------------------------------------------------------------------------------------------------
沪指飙涨153点真相调查 公募五日接力追买金融

证券要闻21世纪网宁夏2014-11-27 07:15 我要分享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9收藏成功查看我的收藏>>

11月26日,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沪指午后一举站上2600点关口,创出自2011年9月1日以来近36个月的新高点。金融股全线爆发,华泰证券(601688.SH)、光大证券(601788.SH)、新华保险(601336.SH)涨停,银行、券商、保险等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收报2604.35点,涨幅1.43%,成交3165.21亿元。深成指报8763.78点,涨幅0.81%,成交2567.08亿元。两市合计成交达到5733亿元,量能持续放大。

自11月20日至26日,上证指数在5个交易日的涨幅达到153.36点。拉动指数快速上行的主力就是券商、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其中,公募、保险、私募等机构资金在最近5个交易日都在追涨大金融股。

“降息后,公募、保险、私募等各类机构都在追涨大金融股,最看好的是券商保险。”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最近三个交易日,公募基金在券商保险板块的加仓比例普遍超过10个百分点。

追涨券商保险

自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开始,公募基金经理们都做出了整齐划一的动作:大幅加仓追涨券商和保险股。

“我们调仓比较早,上周就开始加非银板块。”上海一位管理着5亿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哲(化名)透露,11月17日,公司投研例会讨论后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蓝筹股的机会大于成长股”,其11月20日即开始加仓券商保险,持仓比例由0加到7%。

11月21日晚间,央行降息,24日开盘,广发证券(000776.SZ)涨停,中信证券(600030.SH)等券商股的涨幅也达到6%以上。

“没想到券商保险走得这么强,这几天又加了一点。”李哲说,最近三个交易日,他们卖掉一部分滞涨的成长股,转而加仓保险和券商的龙头品种,将持仓比例提升到15%。

李哲的调仓行为在公募颇有代表性。记者采访了解到,华南一位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陈韬(化名)在上周先买了一部分券商和地产,最近三个交易日再继续增仓。

“上周买券商的理由是基本面确定,佣金费率见底、创新业务还有增长空间。”陈韬说,前一周,券商股适逢调整,于是配置了5个百分点的仓位。

21日降息政策发布后,陈韬继续下达交易指令全面加仓券商股。此外,他判断降低利好地产股,挑选了一些偏主题性投资、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型思路清晰的股票进行加仓。

“我没有买招保万金这四只股票,这些标的只有配置价值。”陈韬解释,以前,机构看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时,招保万金是机构增仓的首选。但如今,他认为房地产行业只有结构性的机会,因此,他只愿意投资正在转型的地产股。

在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中,地产、券商、保险的标配比例约为20%。记者采访了解到,最近5个交易日,很多公募基金经理将这三大行业的持仓比例由5个百分点提升至15%至20%。个别风格激进的基金经理,将持仓比例干到了30%。

“一位管理着5亿以下资产规模的基金经理,在24日一天就完成了调仓动作。”上海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透露,其所在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一边下指令卖小市值成长股,一腾出头寸即以市价买入券商保险。

也有动作慢一拍的基金经理,在25、26日追高买入券商、保险、地产股。

“现在比的就是谁动手早,谁的调仓力度大。”深圳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混合型基金经理坦言,24日这天,他在外地出差没有调仓。但25日,券商保险股价强势向上突破,他担心基金排名会“掉队”,赶紧下令追涨买入。

机构持股预期改变

11月20日至26日,上证指数从2400点一路冲至2600点,短短5天的涨幅达到150点。在这期间,券商保险股的赚钱效应尤为抢眼。

代表性品种如新华保险(601336.SH)的股价从28元冲到38元,累计涨幅高达35.81%。光大证券(601788.SH)的股价在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32.25%。

券商、保险强势走强背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心态发生明显改变。

“我们三季度买过券商、保险股,但当时的策略是做波段,赚一把就走。现在是把它当作2015年资产组合的基础配置,放着不会动。”李哲介绍,他对券商和保险是长周期看好,未来会维持超额配置。

从低配做波段到超配持有,机构态度改变的核心是他们对券商基本面预期的改变。

“半年前,大家看券商一堆毛病,但现在看的全是优点,当初的毛病全都看不见了。”深圳一位在大型基金公司就职的70后基金经理王林(化名)戏谑地说,现在机构谈起券商都是看好的逻辑,如市场成交活跃、个股期权、股指期权、T+0交易等。

对此,陈韬亦有切身的体会。“11月以前,大家很担心券商的盈利增长。但股市红火,两融快速增长,注册制放开,大家觉得券商明年的业绩会有高速增长。”

上海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亦表示,他近期增加券商股的配置不是基于市场博弈,而是长期看好。而可以佐证其看法改变的细节是选股标准。

“以前选券商股的标准是盘子小,理由是弹性大、短期股价涨得多。但现在选券商是从业务角度来挑,标的集中在行业龙头品种。”前述上海混合型基金经理举例,注册制会提升投行的盈利能力。因此,他们会着重选择投行业务能力强的券商,如华泰证券。

当大部分基金经理赶紧加仓券商保险时,一些踏空的基金经理则还在焦灼地等待着调整介入的机会。

“如果券商保险股调整,会适当再加一点仓位。”广州一位管理着30亿规模的基金经理介绍,其管理的基金持有非银板块的比例不高,但在当前位置比较谨慎,不敢再追进去。

“底部没有买,现在短期又冲得快,肯定就不会去追了。”一位从业10年以上的老牌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配置非银的比例很低,这几天一直处于煎熬和纠结状态中。

“保险券商股最近涨得太猛了。风刮起来,大家一哄而上,但你没办法判断这股风能持续多久。”前述老牌基金经理颇为苦恼地表示,他认同券商保险股的投资逻辑,但这些标的短期涨幅较大,券商动态市盈率已有25倍,保险估值也有20倍,他实在“下不了手”。

深圳一位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同样在等待加仓机会。

“保险地产银行券商,我的基金一股都没有。虽然我现在看好券商股,但也不会在这个位置买。”一位管理着20亿规模的基金经理总结,看好蓝筹股是市场的一致预期,他只能再找机会配置金融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