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0

$迪安诊断(SZ300244)$ c近期以及今天的走势上看迪安开始尝试摆脱单纯检测行情的影响,有跟随医疗设备,材料上涨的动向,比如新产业,康拓医疗等股,这更符合迪安主营构成的因素。渠道代理,自产就是医疗设备,医疗材料,器械。后疫情时代这个板块的行情类似前期旅游,酒店等逻辑。尽管金域医学达安基因等的持续下挫抑制了迪安的反弹上行,但迪安终究要走自己的行情,做自己的产业格局,不是鼠目寸光之辈所能理解。

全部讨论

股盈天下2023-05-20 14:04

你用网络上的文章就拿涵盖一切?他说的定价激进只是从他的理解角度,他只是单纯从ICl的角度去分析,没有去考虑两家公司的成本不同,渠道的代理和自产产品决定了两家公司做同一种产品的成就本就不同,他里面有提到?这个和大多数普通投资一样只从表面上去看?同一个产品成本优势决定了他的竞争优势,不懂?浮光掠影般的写谁不会?为什么以你的理解这篇21年时的所谓激进机制到现在迪安的毛利润还领先金域?别把全国统一大市场这种口号乱喊,不适合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任何事情专业有专工,你去查一下国企巨无霸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生物的低温冰箱都需要找所在地的代理商去竞标?以你的思维全过统一市场口号海尔集团不知道?什么商誉减持和还创造出什么成功的商誉一词?商誉本身没有成功失败之说,他是财务专业上的一个名词,商誉增减只是财务上的一个特定程序,大多数商誉都是增值的,他的增减只是财务记账的方式变了,就像大部分固定资产都要常态化折旧减值一样,难道你说固定资产就是不好的?因为商誉是资产交换后没法用固定资产计算价值的无形资产叫商誉资产,如果后面该资产因为收购后的特定约定时期暂时没有产生效益的可以用商誉减值把他去掉一部分,这个只是心理上利空懂吗?再说你生物·认知渠道只是人脉,人家渠道是建立在多年和上下游交易主体的信任关系包括周到的服务,包扣提供各种行业营销信息和售后维护的信用才建立的。你临时百度抱佛脚都理解不透还说什么?
别再说什么我喜欢体渠道,我的楼贴没有特别强调渠道代理,通篇只有提到一次,而是回复说他的产品+服务不太认可,你没觉得哪家公司做的特别好,我后面就给你举了N多有关的例子来证明只要有一定的渠道铺设产品会做的好的,哪里不对?不是我特意觉得渠道特别好,问题是讨论迪安的主营无法回避他的产品加服务,而这两样也无法和他的渠道优势切割。懂了吗?你认为他不好,什么违背全国统一市场的大格局,问题是现实就摆在那里?你认为他不合理?那么有着更红苗正的共和国长子之称华北制药也得找代理商怎么说?难道他也违背国家的重大政策?别用自己的主观肤浅的去理解这些。人有喜好不假,但必须建立在懂行的基础上。

冷风吹断树枝-2023-05-20 12:55

金域医学的第一大供应商是谁?是罗氏。对于医学实验室来说,试剂是日常支出,仪器是一次性采购+后续增购/更新,所以我说金域使用罗氏的仪器+试剂+自己的实验室网络,有问题吗?是不是我应该把所有供应商全部写清楚?
迪安有没有打价格战,可以看这个链接:ICL不是一门好生意?金域、迪安都在赌未来!|ICL|特检|普检|医保|医疗|-健康界 (cn-healthcare.com),里面提到“迪安的定价策略比较激进”。你说迪安不需要价格战,而它偏偏又在打价格战,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认知。
你总觉得人家不懂渠道,我来做个说明。你说的渠道主要指人脉,在中国做生意,合理合法的事,有时就是做不进去,但你只要找对人,谈好条件,这事就又能做了,并且还有只有你能做,别人不能做。这有什么神秘的呢?不光中国,全世界很多地方都这样。但你听说过中央倡导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吗?不要把顽疾当作核心竞争力,尽管它在某一阶段有用,甚至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在体外检测领域,还有一种做法是给医院免费提供设备,然后卖自己的试剂,以此形成“闭环”,这也是你说的渠道优势的一部分吧。但试剂集采中,你看看医保局的态度,如果中标的试剂与原设备不匹配,那么换设备!那点小九九谁看不明白。
商誉我也说几句。我同意商誉是竞争力,但动则要减值的商誉仍然是竞争力?恐怕这个商誉和那些成功的商誉不一样吧。
我尊重认认真真做产品的公司,也尊重认认真真做服务的公司,但是我不认可把渠道当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你天天强调渠道,这连年报里都不好意思再突出了,也就只能私下说说,何必呢。

股盈天下2023-05-20 12:07

我能说出这个事就知道正大是中生的子公司,但天晴的股份里正大的基因特别明显,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更像是财务投资。

股盈天下2023-05-20 11:25

首先我做投资不会偏执,我尽管看好迪安但近3年都是告诫大家不要买入第三方检测,不看好疫情期间的迪安走势,事实也证明了我没看错,如果是偏执的人谁这样做?其次你总是罔顾左右而言它,你说金域加罗氏加仪器被指出错误后,明明是你什么都不懂,你又说迪安是价格战?谁说迪安打价格战了?他需要价格战?本身是罗氏的代理商拿到材料的成本就比金域低,同样的价格他的单位净利润就会比金域高,如果打价格战的话迪安的毛利如会高于金域?你没看到价格加服务的协同效应那是你的思维有问题,为什么金域检测规模比迪安大老利润比迪安低?为什么迪安会在检测领域连续逼近金域,按产业龙头效应规模大先行者只会拉开后来者的差距,同时你就根本不懂渠道的意义,我第一偏回复你的帖子你就没看懂,如果你没有好的渠道销售保障。一般不是医疗设备或者医疗材料资质的制造商不敢轻易开发医药医疗产品哪怕有的,所以你根本就是不懂,迪安近5年自产产品为什么研发投入多销量增长快?就是有自己的渠道。你以为他买渠道是纯布局检测领域?你以为渠道代理很容易?为什么疫情期间第三方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但上市公司里有几家渠道代理商?如果真不了解把我的第一偏回复贴在看一遍,渠道的意义,渠道代理不是你有钱有技术有业务就能开展,他的门槛比大部分实验室都的门槛高的多,迪安检测实验室可以自建,代理商只能去并购为主,懂吗,你让金域去收购渠道代理他敢吗?他的整个体系里就根本没有懂这个行业的人,所以金域也不敢轻易向自产产品发力,懂吗?迪安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位是代理商起家,一位是罗氏在中国业务主要拓展者,都是业内懂行的大佬。再其次别拿商誉说是。一家商誉不高的公司真不是什么好公司。商誉不是贬义词,商誉高说明轻资产多专利品牌等软资本多,世界上哪家著名的大公司商誉不高,辉瑞,西门子,罗氏,国内的美的,爱尔眼科哪家不高?也只有不懂的三脚猫才会把商誉看成利空,记住大多数商誉是增值的。和世界级大公司一比迪安其实商誉偏低了。

冷风吹断树枝-2023-05-20 10:30

你说话言辞激烈,态度偏执,但我就愿意跟你扯几句。
不要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自己不能理解,就说别人“非常混乱”、“完全不合理”、“强行狡辩”,这是对人的尊重。
不同行业之间到底可以不可以对比呢?显然多数人认为可以对比。比如,相当比例的投资者认为茅台是A股最值得投资的公司,包括大道、乐透等等,显然是拿茅台与众多不同行业的公司对比而言的,否则,他们应该说,茅台是白酒行业最值得投资的公司,而不是A股最值得投资的公司。
我拿同属医药行业的靶向药的例子与迪安诊断对比,请问哪里不合理呢?只能说你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迪安诊断的检测业绩在接近金域医学,这个数据我之前没有仔细看过,谢谢你提醒。但这是常理,你天天说渠道重要,迪安诊断不计商誉损失收购了那么多渠道,总要起点作用吧。花钱买规模嘛,道理不复杂。但这条路是否可以继续走下去,就不那么好说了,天天计提减值,股东都拿脚投票了,看它拿什么去收购。
我试图回答的是,产品+服务是否是一个行得通的策略,因为我要根据这个评判结果来预测企业的未来。如果迪安诊断真能成为爱尔眼科+华大基因+迈瑞医疗,加上目前这么便宜的估值,我没有理由不买入迪安诊断。问题是,我不会因为它这样布局就认为它会成,我没看到产品和服务之间有什么协同效应,谁不能提供产品+服务呢。你可能认为做了罗氏的代理成本低,有利于低成本获客,但你注意观察下,迪安诊断的这种价格战可能要终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股盈天下2023-05-20 09:51

首先你对医疗行业的认知和认识都非常混乱,其次你这回复有点强行狡辩的嫌疑了,上面的回帖不是我刻意说渠道有多好,而是针对你说的(但我还真没想到哪家成功的公司是两个都能做好的,这其中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句话而举出的例子。你拿靶向药起来比喻检测行业,这行业跨度太大,一个制药企业和医疗诊断行业之间的联系远没有诊断行业和医疗设备行业关联大,这个普通人都知道。
再其次说明你根本不理解金域和迪安的主营构成和他们的业务具体情况,金域几乎就是纯粹的检测服务,哪来的加罗氏的试剂加仪器?你知道罗氏在中国最大的代理商是哪家?你连这个都搞不清楚还分析啥?迪安是靠啥起家的?就是罗氏代理起家的,也是目前罗氏在中国的第一大代理商,金域如果要用罗氏的设备仪器试剂大部分得向迪安在各地的渠道商拿货,懂吗?比如广东迪会信是迪安的控股子公司,他也是广东罗氏总代理。你以为迪安的检测规模比金域小为什么毛利润反而比金域高是人家天生的成本就低?那是迪安是罗氏的代理商他拿到罗氏材料设备当然价格比金域低。迪安进入检测领域比金域迟好几年,他为何敢于进入这个?就因为他的营业成本全行业最低,这是无法撼动的优势,所以尽管金域有先发优势,但迪安已经全方位逼近乃至就要超越,举个例子,拿金域2016年上市时的数据诊断服务年收入32.2亿,迪安那年是14.2亿,金域超迪安一倍多,到今年一季度没有新冠疫情因素后的数据,双方检测收入金域21.11,迪安12.22,换算成全年金域诊断服务收入84.44亿,迪安是48.88亿,迪安足足追上了三分之一,要知道从2016年到2023年期间,金域是全力以赴搞医疗检测,迪安是同时搞医疗检测,自产产品,渠道代理,这期间他足足收购了5.6家渠道代理商,即便如你说他有点不务正业,但迪安为什么会在检测上追上三分之一?所以别拿金域来对比迪安,根本不是对手,迪安的目标可能就是中国的罗氏,迪安的经营模式也是金域根本没法比的,迪安是爱尔眼科+华大基因+迈瑞医疗,金域只是检测领域的爱尔眼科,但有迪安在金域也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成为检测领域的爱尔眼科。以目前的追赶速度,7年后迪安就在检测领域追上金域,或许不用7年,因为近3年疫情打乱了迪安的追赶节奏,

冷风吹断树枝-2023-05-19 17:19

为什么用靶向药公司比喻迪安的产业不合理呢?
你一直以来的观点是销售很有用,我不否则销售的作用。我说的是产品、服务是否可以绑在一起做,绑在一起做是否利大于弊,是否更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现在迪安的ICL业务规模比金域小,如果大家保持相同增速,规模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时竞争力又会下台阶了。
我试问,假设迪安的产品做的足够好,未来迪安是迪安的仪器、试剂+规模较小的ICL,金域是罗氏的仪器、试剂+规模较大的ICL,谁更有竞争优势呢?
在体外诊断领域,产品(比如仪器、试剂)、服务(比如医疗检测)是价值链上的两个不同环节,一般而言,不同环节需要由不同的公司来完成。不是说不能做多个环节,而是说术业有专攻,大多数公司不这样做,比如靶向药公司就不这样做。如果一定要这样做,并且能做成功,结果会是颠覆性的。但在成功之前,我们多问问几个为什么总是必要的。

上海嘉兴路2023-05-19 17:04

顺便说一下,正大天晴是中生的子公司,算是上市公司了,没上市的巨无霸你大概想说的是扬子江吧

股盈天下2023-05-19 16:22

你用靶向药公司来比喻迪安的产业完全不合理,但我还是给你普及知识,智飞生物,自主疫苗全年33亿,代理产品350亿,恒瑞医药年收入212亿,但他利用他强大的销售网络代理顺便收了5个多亿,恒瑞的渠道销售是A股上市公司里翘楚,他的药在国内比其他制药公司强主要就胜在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再给你普及知识,全球医药龙头罗氏制药他的业务几乎构成医药医疗全产业链。再给你说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国内医药龙头巨无霸,正大天晴,他的业务涵盖生物制药,化药,原料药,创新药开发,包括医学材料,而他的销售渠道代理也是他称霸国内的主营,上周国内某医药独角兽花了近10年,数亿的研发费的新开发成功全球瞩目的大分子药,不得不交给正大天晴国内总代理,据悉这个开发成功的独角兽只拿到百分之二十的提成。

冷风吹断树枝-2023-05-19 13:14

产品+服务这个策略,从直观上感觉不错,但我还真没想到哪家成功的公司是两个都能做好的,这其中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性。
同样是医药行业,靶向药公司自己不做前面的伴随诊断,可能也是同样的规律。
我们假设这个策略没问题,那公司具体做的怎样,也需要评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