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天花板偏见与误区》系列之五: 创新的企业没有天花板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76回复:290喜欢:635

创新的企业没有天花板

如果大家有心去留意,不难发现格力企业文化里有这么一条: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这一篇讲创新,可能不会和大家讲太多某个技术的专业知识,我希望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说明支撑创新的背后逻辑,创新的方法论、商业计划怎么落地铺开、看格力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何为创新?创造了一种新技术新产品、创造了一种新的巧妙的商业模式、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等等。

创新如果说得大一点最终极的成果体现在一个国家的GDP体量上,例如大清帝国GDP逐渐走低,主要是没有新产品新产业,只能种田种菜,这时整个帝国只有30~50种行业;但今天我们有3000种行业,相同的人力产出的年GDP就一定是大清帝国的50-100倍,因为现代企业有分工有商业,城市化后有消费。

我们2018年还有5亿多农民还处在大清帝国的产业阶段,别看农村好像都有自来水有电有手机,但工作只能做那30~50种行业。而那2900多种行业分工,只有城市里面才有,对应各种新产品就是在这两百年科技创新下的结果。中国400多年来的衰落,几乎就是产业结构落后导致的。(下图是“中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


从早期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再从到20世纪科学浪潮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电力革命、信息革命各种发明史就告诉我们:创新的国家,GDP会一直增长。因为他们善于诞生新的消费品。就像人们的生活拥有电话之后不会嫌弃多一部电脑,有了电脑之后,不会嫌弃多一辆新能源车一样,而在大清帝国就啥都没有。

美国为什么从二战以来一直科技发达?首先因为美国从来不接纳农业人口,其次创造最公平的平台,提供最好的创新土壤和教育,完善的风投融资渠道,保护知识产权,然后才是接收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天才,接收最优秀的人来美留学就业;最后是不干预市场。有人才就有新的产业,自然就源源不断淘汰落后产业。大清帝国没有一条能做到。


回顾美国历史进程的人才结构(爱因斯坦为什么去美国)

美国的发家史,其实就是一个移民史。启蒙时代因为欧洲科学兴起,各种教皇开始迫害科学家,后来因为欧洲两次世界大战,不堪重负的科学先驱们最终投向了美国的怀抱,这其中就包括爱因斯坦等人。他们带去的是知识,带去的是先进生产力。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流向哪里,未来就在那里。

我们通过拉里佩奇用了十年时间对上千万本书籍扫描而成的谷歌大数据,看到了纽约在1911年开始对伦敦完成了超越,以至美国占领了整个20世纪:

世界科技最高荣誉也从英国皇家学会升格为诺贝尔奖,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从欧洲慢慢转移至美国。

美国的制造业一直很强大,制造业占比一直在下降但增长从没掉下来过(下图蓝色区)。占比下降是因为各种行业越来越多了,社会分工体系越来越细,人才聚集得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产品就迸发了出来,例如汉堡包、雪糕、微机、DVD、MP3、游戏等等。

这些产品是100年前没人能想象的到的,创新的国家很难有天花板,因为这帮人才能搞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太多了,美国的GDP长期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就来自于这里。所以这些产品都是创新之后的结果,所以中国几千年中1979年历史最低谷时只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本质上是被别人的创新打败的。

想知道一个企业怎么成功,就去研究一个企业怎么样才能死。大清的衰败非常有研究价值。

回顾格力历史进程的人才结构(人才为什么去格力)

要提供创新的土壤、公平的制度、雄厚的资本支撑研发与投产、知识产权保护、自由发挥的平台,最好就一人一套房。这样,有心从事科研的人就会源源不断进来。听着怎么那么像美国接纳欧洲科学家开出的条件呢?本质上是很像的,只是有一点会不同,例如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完善,落后于产业很多年(而美国高等教育离市场很近),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就转行现象极其严重,需要格力在中间搭建一个院校与市场直接沟通的桥梁,这相当于企业要成为半个学校培育学生。

格力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大家知道与其他企业招收高校人才的区别在哪里吗?区别就在于别的企业招收的是半个人才,是脱离了实干能力的人,处在理论阶段。

格力看到了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知道中国学校问题所在:基础教育不错,高等教育不行。为解决这个问题,宁肯把自己当成学校从零开始培育,好多企业看不透这点,是看待社会的角度太浅。所以,格力在人才上培养是很怪的,不是中国主流教育体系下的思维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哪怕抓个普通人,普通高中生,也能把他培育成强过各大院校工作了几年的毕业生,这种能力很可怕,我有时候会怀疑格力学院有可能会改写中国教育进程。

我自己总结了格力在培养人才上面几方面看重的原因:1、兴趣第一;2、执着钻研;3、品行端正。品行与深度钻研其实是在价值观上与格力企业文化相同。企业文化是有一种排除能力,可以排除掉不属于这种精神品质的人,而融入这个文化后战斗力会直线上升。

本质上学校三四年校园时光的学习深度,是不及在企业半年到一年的效果的,也就是说教育因为没有方法论培养导致拖延启蒙时间,不在培养实干家,更不在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所以,很多企业招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方向产出值很低,tx和ali在这方面对毕业生纠正能力做得很好,而格力认为一张白纸一年就可以超过三年的大学水平了,不如自己教。

到目前为止,很多企业、很多学校也培养不出格力这种创新精神的人才,始终摸不着头脑,去格力挖最好,其实意义也不大,很多公司没有格力这样的创新平台与生态环境。就像把美国的科学家都迁到巴西去,这些人未来拿诺贝尔奖的概率会直接下降80%一样。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最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董明珠日常言行记录,格力电器从2010年开始就减人了,从十万人一直减减减到八万多人,而技术人员与员工数量都是一个比较机密的数字,各种年报里面的员工数量与实际董总说的有很大的出入,也防竞争对手挖人。

不过总的来说,从2012年开始减人,对于一家企业无异于要命的,因为营业收入不是从天上来的,要增长就得加人手。所以,其实按传统经营模式,全面减人,尤其在格力管理根本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劳动密集生产型的制造业,生产人员不断减少(最近格力分管企业管理与物资采购的负责人方祥建一度说出机器人替代了两万多人),收入是必定会下降的,增长才是没道理的。制造业谁敢这么玩?

马云就在内部曾经批评过“一味以加人模式才能增长”的管理层,还设定了不加一人,设定预算的方法,最终让企业的增长走向精简良性发展,人均产值更高,同样的褒奖也足以表现在格力的管理上。格力通过自主研发推动智能装备的转型,顶住转型的压力,化解人员过多的难题,彻底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摇身一变成为知识密集型的创新企业。而技术人员,在格力应该能占到大部分,几大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从1000人直接上升至13000人。如果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加人,要完成2000亿收入就得更多人,越大越痛苦。而现在的格力精简干练,生产线交给更精准无误不眠不休的黑灯工厂机器人去生产,专心投入研发与销售即可,未来在保证了严格的质量管控的同时从容应对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快速营销需求,届时营业收入6000亿的生产是很轻松应对的。而有同行只敢说5000亿,因为人员结构与生产力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看起来新潮但混淆了经营的本质,事实就是个传统加人的生产模式,古代喜欢加人,现代还喜欢加人,净利率提不起来源于产业结构落后,只能是劳苦的命。

我们看专利申请的数量在减人后,各大研究院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进入研究院的精英是越来越多,不光有自己培养的学生,还有各种社会人士与科学泰斗,格力这座学府对中国工业4.0的长远会是最深的。未来还要培养自己的院士。

在一个不断减少密集劳工增加知识型人才的企业是一种飞跃式的进步,不具备天花板与衰落的特征。就像美国20世纪减少农业人口,接收全球精英一样,未来就没有问题。只要中国最优秀的人才让格力培养出来了,未来就没有问题,他们会创造各种与格力产业链相关的稀奇产品并使之商业化。


人才有了,接下来观察什么?观察他们做事的方法,新技术都是方法之后的成果。

这里特别想用爱迪生的事迹来给大家指导格力电器这些年思路。爱迪生在我们的教科书里是一位发明家,但在美国各界看来就是个纯粹的商人,与今天的盖茨、乔布斯是同一类人,并不是我们传统思维中张衡那种发明家的角色。爱迪生有典型的美国几百年来企业家搞新发明的思维方式,总想着如果把一个事情自动化,让机器去做事多省力啊。

爱迪生一生痴迷发明自动化的东西,但那么多发明当中让爱迪生彻底改变创新想法的莫过一自动投票机,因为这个机器可以加快议会投票的过程,他满心欢喜拿着专利来到国会,但议员都告诉他这玩意没用,因为出于公平的原因,要给少数派更多时间说服很多人,所以流程上投票速度不需要加快,有可能还要变得更久。爱迪生因为这件事,懂得了一个道理:这世界不仅需要技术,技术还需要市场,从此他再也没有去做没有市场的发明了。

也就这样,爱迪生成了个实干型发明家,不能商业化休想让我发明没有意义的东西。和马斯克很像,马斯克早期每发明一样产品,基本上都会准备着怎么推广至全社会。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鼓励你们创新但不培养经济头脑完全是两个世界。

童话故事里都这么讲:爱迪生历经千辛万苦用各种钨丝进行改良,发明了白炽灯,从此人类就都用上了电灯了,所以我们要学习爱迪生勤奋的美德。但现实爱迪生搞出了电灯泡之后,美国没有电,老百姓根本就用不了,也还是不能商业化,赚不到利润。不过爱迪生觉得它是可以商业化的,就制定了一个艰难的计划——建设一套供电系统。我们说过爱迪生是资本家,所以花钱去修建电厂,铺设电路到千家万户,再到每个家庭上门安装线路与电灯一条龙服务,与今天格力卖空调上门安装经营企业性质没两样,还专门雇佣人保护线路避免遭到人们的破坏,当时人们还是害怕触电老想破坏线路,电压也不像今天这么稳定,然后爱迪生制定城市直流电的标准等等。

爱迪生碰到的麻烦很多很多,但都是通过企业经营的方式把电和灯带向千家万户的,发明很重要但不是单纯靠发明,随后电灯开始商业化,老百姓很喜欢销路极好,G.E就起来了,出生贫寒爱迪生的财富也滚滚而来。所以,从来不是发明个东西直接大家就用上了,这当中还要搞一大批基础设施,相比于电灯,我更认可爱迪生为推广电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美国人都用上了电,使电气行业也得到了商业化,虽然他的后半生都在和西屋公司玩命竞争,但这种竞争却加速了电的普及。因为早期G.E对电的普及,美国社会也掀起电力革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开始提速,这算是彻底干翻了英国霸主的地位了。所以,爱迪生从头到尾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从没想过历史居然还能发展成这样子。


说说格力相同的案例,光伏系统领域。

相比于爱迪生,格力在行事风格也有他独到的地方,但在解决问题的角度剖析,与之对比却很相似。例如前几年董明珠看到空调用电消耗了太多的煤炭,而雾霾的罪魁祸首就是煤炭发电与锅炉供暖。有人叫她做空气净化器,其实她自己知道空气净化器迟早要被合并到空调里,当然话只说透三分,她回去就让研究院搞出来了光伏系列空调,几乎就是全球独有的产品,大金没有,英格索兰也没有,这两家公司更在于解决多场景的气温问题,仿佛不具备能源意识。

格力研究院和董明珠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你要雾霾我不费电不烧煤就行了,可当研究院开始着手考虑推广商业化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就是光伏你怎么保障电压稳定性和持续性?阴天下雨怎么办?断电吗?

讲到这里,就得和爱迪生一样思考问题了,这新玩意到底能不能商业化,光伏发电从能量与经济效益来说貌似是不能和传统用电比的,研究院里面的人估计很多都动摇了。董明珠认为完全可以商业化,尽情搞就行。

从过往的情况看,光伏空调出来之后,研究院认为得自己搞个供电系统最好,因为格力的各种直流电与变频技术积累下不存在太多电压不稳定的情况,而且空调与各种产品也相当省电,最后的方案落在了储能系统上面。只要把电储存起来就什么都好说,阴天雨天不愁,所以问题又落在电池上面。

买下银隆钛酸锂是关键,最大的特色是储电方面极快寿命长,不用客户老是像三元锂电池一样频繁更换,在充电上算得上是一种划时代的速度。

格力在此前已经创造了别人没有的光伏空调的基础之上,又搞出了G-IEMS 局域能源互联网系统,继而开发出了家庭级智慧能源管理系统(G-HIEMS)。也就是说别人要想超越,至少得在光伏空调与储能系统上进行两次超车才行了,这让对手显得有点绝望。2015、2016年的年报只有能源管理,2017已经升级为整个全覆盖的储能管理系统了。G-HIEMS系统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储能、居家用电、售电的高度集成,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储能,供高峰期使用,富余的还可以出售到电网,供其他用户使用,而且还延伸到了汽车储能与空调上了。原先不在光伏系统的离心机、多联机、智能变流器也加入到了光伏系列的大家族里面了,说明格力对各种电压稳定性的处理是超强的,只要大的储能问题解决了,移花接木是分分钟的事情。统统移植到光伏G-HIEMS系统里面去。

说卖电说法最早这起源于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主席乔恩·韦林霍夫,他说如果有几百万辆车加入电网系统,买低卖高,每辆车可从电价差额获得2000~4000美元。意思是,你们新能源车如果晚上不开就供大楼使用,卖给别人。这种卖电不切实际,光说汽车自个够不够电都不能解决好,储电慢问题更严重。

格力的G-HIEMS系统就不透支汽车的该有的电量,是安装在每个人家庭里面的,这才是最理想的“智能电网”卖电形式,隔壁没电了,用户通过格力的能源互联网平台使用电就行了。格力不做电网公司,电都在用户那里,只做电力合理调配平台。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会停电断电的苦恼,不管是在传统供电时代,还是未来断断续续的风能太阳能供电时代,都是理想的储电形式。

格力光伏空调的五种可自由切换的情景模式:纯空调、纯光伏发电、光伏空调、光伏空调及系统发电、光伏空调及系统用电。

商业化方面。光伏空调系统客户已经覆盖 22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楼宇、农场等不同场合,2017年主要示范工程有美国凤凰城世贸中心项目和沙特利雅得清真寺等项目。差不多用光伏空调后,基本上都不需要再用电了,董明珠说有了光伏空调格力的工厂是完全不用电费的,而且还可以黑灯生产。有人问格力净利率是怎么来的,强大的渠道反季节销售只是一方面,更大来源于前面说的人才结构升级与技术升级,这是大师级别的成本管控与技术能力,要知道apple新总部大楼在前几个月RS手机发布时才宣布实现无电化,格力前两年就做到了。

这里可以讲讲美国凤凰城,很多人定义凤凰城是一个火炉,格力选择凤凰城做示范。凤凰城本质上是一个沙漠城市,气候炎热,在供水供电方面都是非常不方便的。相比供电条件,水来得艰难些,水得从300多公里外的河流运送过来。其实大家不晓得,发电需要消耗更多的水。

用太阳能与储能可以降低发电过程的用水量,间接降低单位GDP能耗。这很符合美国式的现代绿色发展需求,打比方说目前的煤、天然气之类的电厂发电,也是需要很多水的:水加热,沸腾产生蒸汽推动涡轮,产生电力。在美国,电厂总用水量占到灌溉整个美国农作物全部的水的一半。欧洲能源产业更可怕,超过一半,比美国更高,例如法国几乎就是用核能发电的。也就是说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在发达国家社会用电那么高,是在变相的在增加用水量。

格力光伏空调+G-HIEMS储能系统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领先世界各国的人观念的产品,省电的同时,做到同时节省水资源。

我们看,爱迪生与格力解决问题都特别相似:做出新产品,都要考虑商业化的过程,遇到麻烦时想尽办法解决,自己帮客户扫清障碍过程中诞生了新的产业。爱迪生搞起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格力搞起了城市与家庭储能系统。


说了这么多,总结些创新类的东西吧。我自己比较爱用红杉风投家对待创业者的看法来观察一项新技术,这就显得很苛刻了:

1、申请知识产权很重要,别人无法模仿。要具备技术垄断性,就是踏入未知领域,别人没有尝试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例如前面说的爱迪生创造了电灯与直流电;在格力光伏空调和储能系统之前是一片空白。假如爱迪生去搞传统的瓦斯灯、格力再回去搞廉价电器做得更精美,都是没前途的,永远有竞争者。

2、新技术有没有数量级别的提升,何为数量级别的提升?专利项目的速度能提升几倍几十倍以上,体积能减小一半以上,能耗能下降这些都是数量级别的提升,它衡量一项新技术究竟是革命性,还是革新性的指标。

例如爱迪生发明的钨丝灯可以用1000小时以上,而在他之前的灯只有几小时就烧毁了;

格力储能系统的钛酸锂电池充满电只需要6分钟,但市场上的锂电池都要3小时;这种就是革命性的提升。革新型只在于技术性能的提升一个档次。

3、商业计划。要能落地的商业化,脱离了商业化的新技术是没有价值的,看铺设商业化的过程中能不能创造新的产业等等。一定要能推广到千家万户。

如果社会没条件使用,就要有计划地推动人们使用,在推动的过程中如果一举两得创造另一个附加产业和增长点,是最好的。如爱迪生改良电灯时居然创造了直流电网公司可以源源不断创造现金流,而格力搞光伏空调不单创造了G-HIEMS储能系统,也变相成为一个供电局,格力一箭三雕三个方向都赚得到钱。所以我们看新投产品能不能创造更多现金流的形式,那些没有现金流的新产品,哪怕商业化了也得死。


看起来爱迪生离我们的年代很久远,但从企业现金流与创新思维角度看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我自己认为,具备以上特质的企业很难有天花板的,因为他们解决问题角度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


空调的领域无限多,我们讲述了很多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工业空调、城市移动交通空调还有其他各种,而不断创新开括的制冷与供暖空调领域并不像小家电、厨房电器一样停留在民用建筑领域这么简单。 因为创新,目前人类在开发的空调项目中,有新能源车空调、高铁地铁空调、海上空调、深海空调、核电空调、沙漠荒岛光伏供电空调(用于探险、地震救灾)、飞机空调、航天空调、外太空的月球火星空调。人类的活动空间越伸越大,欲望也越伸越远,贸易物品的运输量也随着全球经济的扩张而增加,全球商品数量的上升又扩大了工业生产时空调的使用量,等等。这种多场景的设定全部都安装上了空调需求,所以温度调节器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而且各个应用技术本不一样,不能再归类于“家”电行业。像大金、英格索兰联合技术本身就不是家电行业,格力也不是。国内机构对日立三洋飞利浦过于关注,喜欢把他们的多年衰落强加在格力的头上,但只字不敢提英格索兰与大金,这种只专注于本身就多元化的气温解决方案的技术行业,从没美国机构会要求英格索兰多元化再去搞小家电的,这才显得国内机构的无理要求有多无知,本身行业属性就够多元化了还不自知。

各种场景切入是创新的结果。汽车这一块市场,目前全球各种形式的汽车存量有10亿辆,到2050年,随着印度与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再加非洲人口上升至30亿需求逐步释放,会上升到25亿辆。届时大多以新能源车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传统汽车逐步会被各巴黎协议成员国政府放弃,都进入了各国节能减排、降低单位GDP能耗的国策里,哪怕不抵制维持目前的10亿辆,也只占到25亿辆的40%了。

新能源车与传统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不需要过于沉重的车身及复杂的产业链,如果大家没概念,可以简化地想象一下传统的摩托车的构造有多复杂,然后看看目前的城市里的电动车有多精简(因为摩托车外部看得到,汽车看不到造成了感觉汽车没变化),就能概括新能源车产业链减少了多少。选车技术重点最后落在了电机、电控、电池、空调上。是的,原本在传统汽车不是优先考虑的空调技术,居然挤进了前四的位置,空调在电池耗电上能排进前二。这就是时代的变迁带来的机会。


说说格力目前在做的几个汽车领域:

一、格力为什么能进军汽车空调与新能源汽车领域

为什么又是空调。给大家举个空调重要性的例子,前些日子“未来”等新能源汽车因为各种原因被投诉,原因就是涉嫌虚假宣传:说电池怎么耐用,结果连一半都做不到。然后这家在美股新上市的公司最后的回复居然是让客户不要使用空调,自己在互联网还搞了“舆论管理”平息了一些事端。很多新能源车的销售都说得很动听,最后被投诉了,无外乎都是充电慢,耗电快,冬天时有断电发生,温度时高时低,着火等等。而空调占全车的耗电率达到30~40%左右,是极高的耗点大户,目前的车企居然连这些关键指标都给隐瞒了,北方客户在冬天要遭罪。凭什么要我开车就不开空调,开空调就不开车呢?还一低于0度空调就“失灵”。

所以,基于以上的原因,传统的汽车空调技术在新能源车上并无太多优势了。性能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省电、极寒条件能供热才是首选了。

格力自然是不会忽视这个巨大的市场的,也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在所有人都不认为省电技术会成为购买产品的选择的年代(尤其是以雷军等公司为代表的时尚派)默默耕耘,格力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新能源车电动热泵空调,用的是自己研发的双级增焓热泵技术(见下图):

这款产品较传统PTC舒适性显著提高,例如PTC冬天采暖的波动2摄氏度左右,而格力这款产品只有0.5摄氏度波动,温度非常均衡,在最恶劣的零下-30摄氏度都可以超正常运行,这让目前市场上0度就嘎然而止的新能源车空调产品倍感凉意,因为他们0度时为了维持空调运行还得加大用电量。当然电车最关心用电量是不是够低:冬季超低温下空调耗电量依然节省60%,也就如前面所说,原本空调耗电要占30%~40%的,目前只需要15%的用电量便行了,这样就大大提升了车的续航能力,不再让空调占据电机的用电大头,车主也不用发抖了。所以这产品又直接填补了这块市场的空白了,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然“未来”可以去采购那些0度就让人发抖的空调耗电大户,只要多搞点“舆论管理”自然就可以把越来越多的投诉给压住。


二、银隆为什么长期能赢?

新能源车是能源革命的其中一个产品而已,传统的汽车市场负增长似乎已成社会共识。

说到新能源车,可能大家会想到银隆。确实,银隆今年在补贴消退之际,客车前11月创造了80%多增长的强劲业绩,几乎满负荷生产,订单快排到了19年6月了,今年营业额能超过100多亿元,而且全都是新能源车。头部几家大车企集体走向了衰退,明年政策补贴会继续降30%,而19年银隆的订单已经明朗,6分钟快充的公交运行模式+格力的城市储能系统成功打开市场。其实今年只是银隆整顿管理后业绩的新起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这套公交运行系统,后面依然会有很好的业绩保障。


银隆为什么长期能赢(技术模式决定的),其实有很多,大家可以看下图都是与别家公司的比较,我们都知道钛酸锂拥有耐寒(-50度电力不衰减)、快充6-10分钟、寿命长达30年,不燃烧不爆炸等。缺点就是能量密度低些,格力与银隆各研究院的开发人员未来打算通过钛酸锂+氢燃料电池的优劣互补技术的形式进入乘用车的市场。但格力各种能源管理与节能省电强大技术的支持,在城市300公里内运行绰绰有余,所以一致获得了公交车、卸货叉车、物流车、金融押运车、冷库车、机场或码头摆渡车等领域客户的喜爱。所以银隆一直都有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光这些领域的需求足以让业绩大爆发,只分享几个观点:


1、城市公交系统运行效率。我们前面篇幅已经说过了怎么样通过互联网风投公司的形式看一个新投产品的技术优势了,钛酸锂电池具备革命性的快充技术,6分钟整车充完电。大部分三元与铁锂都是三小时左右,他们在物理材料值设限的情况下野蛮加速充电会有安全隐患,而钛酸锂轻轻松松做到了这一切。可以说这是一项能一举改变世界的领先技术,令人震撼。而目前全球的钛酸锂技术差不多都集中在银隆与格力的手中了,这就为自己未来独步市场奠定了基础。

我想分享另外一个快充技术的优势,就是效率值的大幅提升,一方面当然来自格力的大数据管理与智能电网的对公交运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自己钛酸锂充电快+格力伺服机器人技术自动管理充电的整体效率的提升。也就是说,银隆不光是电池能力效率高,各种城市公交运行全覆盖服务是众多头部客车企业及不能企及的,他们不光是和银隆斗,他们根本是和格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城市储能系统斗,在生产线上又得和格力工业4.0斗。从售后服务来看,银隆是没有售后的,力出一孔集中精力专心打前阵,因为电池是不用换的。另外就是企业制度管理,前五家公司中以格力系的银隆执行力最强,一个格力区域总经理竟有如此能耐这么短时间把企业拉回轨道上来。长此以往,又很难让人相信其他车企的创新能力能否跟得上。

因为以上原因很多公交车效率低下,最典型的表现在:用三小时充电来算,充电效率低+人力充电挪车的客车买100辆能跑60多辆,如果夜班强行轮值充电挪车,最乐观情况还是上不了80辆,大部分车都挤在充电站里面出不来;用六分钟充电算,银隆充电快+人工智能充电管理只需要买60多辆就跑出你100辆的效率,因为大部分车都在外出行驶中。也就是说后者才是智慧城市公交的典范,银隆车光夜班不需要值班就省了不少人力资源,司机与公交部门是不需要加班加点的,其他车还要多买40辆。

2、城市土地资源问题。在中国乃至各国,城市的土地紧张是众所周知,尤其以人口加密度式集体管理化下的中国,土地是一个地方的“命根子”,他做城市规划政策时,只会按照最低标准的土地供给的形式划拨土地。这时银隆肯定比其他公司有优势,因为正如1所说,只需要60多辆,我就直接减少了40辆的土地划拨、充电桩的土地规划设施,政*府特别看重能减少土地使用又保持原有高效的项目,让政*府对土地把握更从容,确定性高。因为他们加快了充电的连接速度,只要有速度的数量级提升,就能带动各方利益成本的减少。如果产用三元电池的公交车,则要投入更大的城市管理与土地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像第二篇文章中讲的,你不光要资源集中,还要有保持住那个速度,至少你得和燃油车相持一致,不然你又得增加充电设施,连停放车辆还要增加土地,这和浪费城市资源有何区别?

一个是快周转下的资源节省,一个是慢周转下的资源增加。在中国一定要明白土地的意义,例如深圳使用比à迪的客车,在这一平米土地就卖5~8万元的城市里,少卖点地得省下多少亿的钱去发展别的规划呀?居然要浪费这么些土地资源在无效的充电过程中,这显然违背了要绿水青山同时也保持金山银山的经济规律。

3、电池环保问题。环保问题一直是政绩的考核之一,仿佛是死命令。像电池中,市面上为了发展新能源车搞的补贴一窝风的上各种锂电池问题就出来了,三年一回收显得很频繁,这也是很多电动车主心里的痛,买个车那么不省心,没多几年就要换电池,这又是一笔大费用,公交车也一样。其实最头疼算政*府,最怕电池回收难,污染环境后突发被问责,像一些有机溶剂、电解液里面的砩等等,砩剧毒无比,能腐蚀各种玻璃水泥材料,被有机溶剂感染过的水,浇出来的菜都是不能吃的,很多时候都是突然出的事。

而钛酸锂电池就不存在上面的各种弊端,银隆秉承格力精神:让客户彻底没有售后才是最理想的产品。因为钛酸锂电池可以用三十年,十年后公交车报废了,你抬着电池去银隆那里再订一台车,他会给你用老电池装上新车,十年后车又报废坏了,再拿旧电池去订一台车,直到第三台车报废了,电池才宣布退役。

算笔经济账:普遍锂电池三十年时间居然使用了9个电池,而钛酸锂居然只用了一个。你说客户会选择哪个产品?环保政策会限制哪个产品?

所以最环保的电池,就是永远都不需要更换的电池,最恶劣的电池就是频繁更换的电池。如果连电池都不用换了,还担心环保问题吗?


综合以上因素,银隆长期会赢,因为银隆顾及了社会各方的利益。而银隆对格力各种技术与配套的采购也会助推格力的业绩,各种汽车空调市场也会开始发力。


三、进军冷链冷库行业。

人们看不起这种空调产品,认为这种产品没技术含量。但看不起就看不起,不代表没社会价值。只不过令众人失望的是只要企业够努力空调的运气就足够好,他的制冷制热技术应用范围极广还自动避开摩尔定律骚扰,这就包括我接下来要讲的冷链冷库。

冷链主要涉及鲜活品:蔬菜、水果、肉禽、鸡蛋等;加工食品:速冻冷鲜肉、水饺、水产等;医药品:针剂、药剂、疫苗等。

运输形式以卡车、拖车,铁路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厢、冷藏船、航空集装箱等。格力自主研发了集装箱空调是专门用于集装箱冷藏运输的机械制冷机组,在环境-30~60度可正常运行,这也是国内冷藏集装箱领域空白的。

我以前告诉过大家,空调不单只是商品住宅有需求;我这里想说,不光人有需求,商品也有需求;动物生长与产出也有温度需求,我们就不讲动物了。

大家都知道格力做的魔法冰箱,长期保鲜且不用解冻就可以切肉。传统的技术解冻是个痛苦的过程,硬邦邦的根本就切不下去要等好久,格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不需解冻轻松切肉又保存了口感与营养,尤其是卸货后各零售商更需要这个技术。其实这也是从空调制冷技术延伸出去的产品,目前商业化是开始帮助冷链冷库的公司,例如JD的全国2000多个的冷库布局都将采用格力的产品。

从集装箱卸货到冷库,从冷藏展示柜到食品柜,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各种环节都有温度保鲜需求,银隆也在做新能源冷链运送车,岂是套个房地产天花板论就能解释全部需求的?格力的技术产品无所不在,试问,空调技术延伸出的市场是不是无比开阔?但长期不具备技术积累的公司就只能待在家用空调领域搞组装产品了,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我国冷链市场前景巨大,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规模在2500亿左右,最近几年增长率高达50%以上,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4700亿。

所以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大力抢入这个市场,因为中国整体的冷链物流技术与集中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2015年我国冷链流通率平均为19%,欧美日国家90%以上。相对于欧美日,中国整体冷藏运输率极低,腐损率却极高平均各种食品达到13%,欧美日只有5%。这个市场非常混乱不健康,每年果蔬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造成的食品中途浪费损坏数不胜数。

从冷库体积上对比,美国人均体积0.36立方米/人,而中国居然只有0.06立方米/人。行业集中度也极低:美国前三大企业占比13%,中国前100企业占比仅10%!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个行业在美国诞生了很多长牛股,例如以空调技术进入的$英格索兰(IR)$ ,以食品供应链为主的$西斯科(SYY)$ 等龙头,他们都没受到科技革命的影响业绩不断稳定增长,各种商品需求不断上升,美国法律法规对食品的冷链极其严格,非常专业,中国至少得有30年以上的发展空间。所以格力在这行业的制冷、节能、极寒恒温技术领先国内同行甚至国外同行,为国内生鲜食品保驾护航的前景无比巨大。

只要创新能力一直在,汽车相关领域的市场空间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格力也在大力进入其他场景的空调,例如航海船的空调,比如与江南造船公司有了很多合作,董明珠已经说格力的空调已实现任何场景的全覆盖。空调技术公司是不会轻易没落的,因为行业特性决定了它始终随人随物而存在,有商品贸易的一天就难言天花板。


最后最后最后,回到建筑空调领域的消费升级。就结束全套系列的文章:

见下图,整体的公用建筑空调用电量是大于民用建筑的,如果算公用建筑+工业空调更是大于民用建筑。而民用建筑中商品房建筑的空调占比又全面高于非商品房建筑,所以未来,我们整个行业处于消费升级的上升过程中,当然这会伴随城市化推进而进行。人类社会需求就是消费升级的过程,空调不会例外。

消费升级无限可能,每一次技术革命与产品升级都酝酿在价格上升,空调行业有很大的误区,被认为永不涨价永不消费升级。但真实情况不是这样子的,不涨价的只是低端的那几款产品而已,如最低价钱的分体机,中高端空调产品(七千元~几万元以上)因为技术升级与产品定位的原因每年都在涨价,所以就把整体均价都有拉上去了。格力这几年平均单价都以4%~5%的价格往上拉,第二名也微涨3%左右。其他的公司销售价格原地踏步有的继续降价,他们未来还会遭受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

因为空调产品类目繁多,场景各不相同,升级模式也与一般电子行业大不相同,不会出现销售产品全换掉旧产品的消费行为,比如普通产品依然可以占据每年营业额,我给升级归了类。

未来空调每年的消费结构会从1.0上升至2.0,再上升至3.0,这是由比例决定的。见示意图:

目前我国目前只是处于1.0普及阶段;各种暖通系统(不局限中央空调)占比从10%上升至40%为2.0时代,光伏储能空调占比从10%上升至30%进入消费3.0,届时暖通系统也占到三分之一。也就是更新换代下,低价普遍空调依然还是拥有三分之一的市场。目前欧美日普遍处于2.0,暖通系统是绝对超过一半的。因为发达国家建筑能耗中40%的空调能耗都来自于2.0结构下的暖通系统,随着格力光伏空调储能系统的诞生,会开始走向3.0。

这种情况下,未来格力的收入中暖通系统占比上升会快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高价位的产品自然就助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例如相同的格力五千万台销售额,暖通空调系统比例占空调比例到40%时,营业额的数字是不可能低于10%时候的收入的,那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种消费升级,直接就推翻了天花板的逻辑。目前市场上的机构喜欢用销售多少台,来定义一切,显然认知过于业余,虽然销售数量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但那是另外一回事,消费是会升级的。

说到光伏占比提升,可能有人有疑惑,这种消费升级的说法的是不是还要商榷?其实不会,不管未来怎么发展,空调作为城市与能源车耗电大户,从能源角度解释是最合适的,尽管未来可能会诞生我们意想不到的产品,但都得用电,使空调减少供电压力是必然,原因有二:一是建筑能耗要让电给众多的城市新能源汽车,甚至家庭储能还要供应汽车;二是降低单位GDP能耗是任何时代都在执行的政策,永不过时;政策也会一直抓环保。

其实我们现在就已经看到了,下图是来自中美两国用电量的对比,美国在用电量不增长的情况下到今天GDP翻了一番,这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尽管两国发展阶段不一样,但美国这种发展模式会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虽然美国人均用电量还很高,但基本上比任何国家都先做到了减耗增效的理念,显得经济模式高效可持续发展。

好了,以上的是我对整个市场的人对空调消费升级认知的填补,因为我没有见到过有人提这件事,就像我以为有人会知道家庭数量增长可以提升社会总保有量一样,并没想到我成第一个给大家普及这个知识的人。


这一篇也终于讲完了。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确实也写累了,不想再写了,在图书馆翻阅借鉴的资料太多了,总觉得这本不是我的工作,究竟是为何?也可能是我的性格使然,喜欢琢磨。

总之,希望大家可以学到东西,集思广益,拥有自己的方法论,思考能力。

创新的企业没有天花板,向格力研究院的员工致敬,世界因你们而精彩。


@闲来一坐s话投资 @滚一个雪球 @mbzsd @陈光友 @梁孝永康2017 @股灾亲历者 @HIS1963 @HED24 @凡夫俗子euvbrv @黑暗大法师 @加班的会计 @天下晃晃悠悠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滚一个雪球2019-01-03 20:28

通篇拜读完兄台的文章,自愧弗如,感谢分享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8,也推荐给你。

格老巴老价值投资2019-01-03 20:34

$格力电器(SZ000651)$ 确实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正是因为一直存在着的“天花板担忧”,以及不断的证伪,才有了这些年持续的超额收益!这就是逆向投资的魅力所在!

格老巴老价值投资2019-01-03 22:26

林奇兄所言极是,这有点类似于医药行业里的适应症拓展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