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采购是标杆采购,比如说一季度的标杆价格是5200元(pta),如果出现了这个价格,就会采购一部分。如果到了二季度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标杆价格提升至5500元,那么二季度出现这个价格也会采购。
四季度往往会采购多一些,因为四季度客户会把第二年的订单额说一下,所以公司有一个采购量的目标。而如果四季度pta价格仍然较高,则公司会年度提价,就像去年底一样。
原材料价格不用去预测,因为按照标杆采购和年度提价,公司会保证一个毛利率中枢,比如30%,然后每年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来小幅提升毛利率。
将年报中原材料成本除以销量,就得到原材料成本吨价,有球友疑惑,21年原材料价格明明比20年高,为什么成本吨价差不多呢?
我们回溯一下过去几年的pta运行情况。
公司的标杆采购,在每年的年底采购最多,因为到年底才能拿到客户第二年的订单需求,所以一般情况,公司年底会根据客户订单和价格,来采购大约半年的存货,18/19年年报中存货原材料和预付款*3,可以算出过去大致上是半年的存货。如果赶上原材料处于明显的低位,则有可能备9个月的货,比如20年和21年底。
所以我们看到,17年底备的18年的货,和18年备的19年的货,价格差不多,因而年报中原材料成本吨价也差不多,19年备20年的货,价格低一些,而20年底备好货之后,第二年暴跌,有半年的价格偏高,但经过下半年低价采购后,综合成本和20年差不多。21年的采购则是最后一个蓝圈处,相比20年高20%。
2.毛利率研究
公司过去的收入大部分是传统功能膜,毛利率是周期性变化,不过18年开始,由于供给侧改革,新增产能不多,加上pta产能过剩,毛利率恢复到17%的正常水平,不过19年由于技改,功能膜当年的毛利率仅12%,不能视为正常情况。而功能膜之外的新材料,如光伏、可变信息、光学显示膜等,在19年即达到了20%的水平。
这是19年年报,国外这一栏,主要是光学膜基材出口三星和LG,毛利率达到了19%,而当时还没有进行技改,良率还不够高。
之后20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较高,导致上半年毛利率比较吃亏,我们看:
功能膜毛利率还是只有13%,其他光学材料20%。
而到了20年下半年,高价原材料用完,毛利率就起来了,这可以视为公司在技改和量产成功后,毛利率的起步水平。
这是20年年报,感兴趣的球友可以计算公司20年下半年的毛利率,比如光学材料膜、光伏膜的毛利率就达到25%以上。
所以说,20年利润爆发,在财务上是不充分的,因为有半年是高价原材料,吃掉了半年五六个点,全年两三个点的毛利率。这也导致20年基数较低,21年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
到了21年,在原本25%的毛利率基础上,比如说光学膜提升了10个点,光伏提升了9个点。这里大约有三四个点是原材料价格低的原因,在电话会议中董事长也有说,其余的则主要是公司产品力的提升,比如复合膜从二元产品(二供,照着做,不需要研发)升级为一元产品(一供,合作研发),光伏膜品质有明显的溢价等。所以,在不考虑原材料盈亏的情况下,公司21年新材料的脱水毛利率大约是30%。
3.今年毛利率测算
由于低价原材料有三四个点的毛利率贡献,22年1季度低价原材料用完,原材料成本提升20%,而公司在年底提价10%,所以毛利率下降至29.5%,和一季报后电话会议披露的差不多。之后每个季度价格环比提升2个点。假设原材料用到3季度,4季度开始如果涨价15%(pta涨20%,目前的价格,meg不涨),产品价格环比增3%,则4季度毛利率下降至26.1%。
毛利率的决定因素,一方面是公司的产品提价能力,季度环比涨价有可能2%,也有可能3%,笔者还不能确定,需要跟踪,一方面是油价和pta未来的走势,有没有可能因战争结束回落下来,现在也不能完全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前三季度毛利率还是比较稳定的,即便4季度毛利率回落至26.1%,全年的平均毛利率还是有29.6%,而到了22年1季度,如果产品年度提价5%,而成本和4季度相同,则毛利率将再度会升至29.6%。而如果价格提升更多一点,原材料涨价幅度少一点,比如10%,则全年毛利率30%以上还是没问题的。
这是四季度原材料价格提升10%的测算结果。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按照目前的pta价格,也只是回到18-19年水平,那么公司按照这个水平的pta提价,产品价格也只是回到当时的水平而已,并不存在价格太高客户难以接受的情况,只是公司从客户心理上考虑,不想一次性提价太多,而是采取逐步提价的策略。
至于公司如何提价,由于公司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是定制化,一供合作研发,有实业经验的人应该知道,这一类产品由于没有竞争对手,没有标准化产品对比,其实是很好提价的,稍微提几个点,并不明显,因为有与其匹配的质量提升,客户容易接受。
我们看21年年报,光学材料膜吨价提升11%,光伏材料膜吨价提升19%,可变信息材料吨价提升11%,虽然也有说光伏材料膜提价较难,但实际还是可以提的,关键点是公司竞争力突出,可以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分享部分提价收益。
所以说,由于新材料属性,定制化和合作研发,公司的毛利率中枢是稳中有升的,只是因原材料波动,毛利率会出现区间震荡,在今年这种原材料暴涨的极端情况下,毛利率最大波动幅度也就是五六个点,如果原材料价格波动不大,则公司将更多体现出新材料属性,毛利率因研发驱动、产品迭代、规模效应稳中有升。
-----------------------------------------------------------------------
原材料的采购是标杆采购,比如说一季度的标杆价格是5200元(pta),如果出现了这个价格,就会采购一部分。如果到了二季度产品价格有所上涨,标杆价格提升至5500元,那么二季度出现这个价格也会采购。
四季度往往会采购多一些,因为四季度客户会把第二年的订单额说一下,所以公司有一个采购量的目标。而如果四季度pta价格仍然较高,则公司会年度提价,就像去年底一样。
原材料价格不用去预测,因为按照标杆采购和年度提价,公司会保证一个毛利率中枢,比如30%,然后每年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来小幅提升毛利率。
22年1季度低价原材料用完,原材料成本提升20%,而公司在年底提价10%,所以毛利率下降至29.5%。
@对牛弹琴yy 牛大请教一点不理解的地方,22年q1毛利率30.37%,2021年各季度毛利率32.73%,34.69%,32.65%,31.72%。22年q1的原材料和21年Q4的原材料价格差不多,都是21年q4采购的,加上年底提价10%,那22q1的毛利率不是应该比
21q4高吗?$双星新材(SZ00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