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膜材料企业我真没发现地方政府宠爱的程度,相对双星受到政策政府扶持力度真是差距太大,我觉得双星的崛起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这个因子非常重要。
双星新材目前对应21年利润的静态估值是21倍,笔者把市场认知分为四类,并赋予不同的比例和估值,综合估值20.5倍。其中认为公司是传统材料股,但受益周期,确定性不高的比例最高。
进一步把“传统材料股,但确定性不高”的认知分拆。
这种认知又分为三种情况,先看占比最高的:竞争格局恶化,因为现在竞争对手各有一套说法,说自己的产品最牛,基材即将量产,导致市场预期混乱。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相信双星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而竞争对手大概率是迟迟不能量产。第二项是光学膜二期暂不确定,也需要不断的业绩验证。第三项认为公司学历不高,没技术含量,所以是传统材料股的比例5%。
而随着年报披露,市场会发现单吨价格变化不大,加上一季报收入高增长,公司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将被证伪。
我们进一步绘制年底的估值分布图。
到了年底,财务造假黑历史类型从5%下降至0%,材料股但有周期类型的比例从30%下降至0%,材料股但确定性不高类型从40%下降至20%,高成长高确定类型则从20%上升至80%,那么综合估值将上升至29倍。
如果高成长高确定的估值给予35倍,则对应的综合估值为33倍。
-----------------------------------------------------------------------